人教版数学七上 4.2直线、射线、线段 教学设计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6385949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七上 4.2直线、射线、线段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数学七上 4.2直线、射线、线段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数学七上 4.2直线、射线、线段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数学七上 4.2直线、射线、线段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数学七上 4.2直线、射线、线段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数学七上 4.2直线、射线、线段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七上 4.2直线、射线、线段 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课题名称:4.2直线、射线、线段姓名:罗天寿工作单位:江油市厚坝初级中学校学科年级:初一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小学学习过的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基础上,开始比较系统的研究有关图形的知识,是进入初中以后接触几何知识的第二节课,直线、射线、线段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以后学习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由它们构成的,所以,直线、射线、线段是今后研究比较复杂图形的必要基础。从本节课开始出现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法、几何语言的表达,几何图形的画法,这些也是今后系统学习几何知识所必须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学生今后的整个几何学习中,起着奠基的作用。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本节

2、课教学内容特点,针对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法;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 (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法,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2)学习三种线的区别联系,并且能够表示,能过在图形中找到一定要求的线段,射线,和直线 (3)探究活动,积累一定的操作活动经验,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抽象及用语言表达结论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 (2)通过对直线性质的探究

3、,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根据以上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理解经过一点可以确定无数条直线。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线段、射线、直是人们通过对自然世界现象的观察和生活实践的体验抽象出概念,是教科书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学习后及内容的起点。学生对已有的关于线段射线直线的知识淡忘的太多,故从生活中寻找线的影子入手,以引起学生思考和回忆,为突破三者的表示、联系打下基础。是由直线类比得到,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把课堂活动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主

4、动获得知识; (2)联系现实中的生活现象,组织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积极参与,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3)在教学中,以生活实例为载体,以学生熟知实例为主线,贯串整个教学过程。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难点:不同几何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合语言)的相互转化.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探求新知(1)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截图(2)我们班为了解决同学们在寝室凉衣服的问题,决定在我们班每个寝室外牵一根2米长的绳子,为了固定绳子,需要钉钉子,我们班有四个寝室,问至少需要买几颗钉子?你能帮班长出谋划策吗?(3)同学们,你们注意过吗?建筑工人在砌

5、墙时经常会在墙的两头分别固定两根木桩,然后在木桩之间拉一条细绳,沿着细绳砌砖。这样做有什么道理呢?(4)军训打靶怎样才能一击命中学生观看、思考、感悟引入课题,让学生感悟知识来源于生活以旧悟新问题1:小学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习过直线、射线和线段,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他们的形状并分别画出一条直线、射线和线段学生动手画、展示台展示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出发,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 问题2:点通常用_表示(1)过一点A可以画几条直线?(2)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应用:1、 植树时,只要定出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的树坑所在的直线。2、建筑工人在砌墙时会在墙的两头分别固定两枚

6、钉子,然后在钉子之间拉一条绳子,定出一条直的参照线,这样砌出的墙就是直的。 教师参与学生讨论交流,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教师参与学生讨论交流,举出生活中的实例 通过动手实践,由学生自主发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有利于学生对这一基本事实的理解和接受,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抽象概括”的认知过程,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的产生和发展 加深学生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理解,并体会这一事实的应用价值2、学习语言,丰富新知问题3:为了便于说明和研究,几何图形一般都要用字母来表示。用字母表示图形,要符合图形自身的特点,并且要规范。通过以往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点,那么结合直线自身

7、的特点,请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用字母表示一条直线呢?结合以上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然后独立完成下面的任务:(1) 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图中的直线 LLLLLL A B(2)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并把错误的语句改正过来:一条直线可以表示为“直线A”一条直线可以表示为“直线ab”一条直线既可以记为“直线AB”又可以记为“直线BA”,还可以记为“直线a” (3)归纳出直线的表示方法(4)想一想,用两个点表示直线合理吗?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小组内讨论、纠正,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并明确直线的表示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并尝试阐述:用两个点表示直线符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所以表示

8、方法是合理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得出直线的表示方法,教师再结合学生易犯的错误加以规范,利于学生准确掌握 使学生理解表示方法的合理性 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不仅要认识图形的形状,还要学习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问题4:(1)观察下图,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l p O 点O在直线l (上,外);直线l (经过,不经过)点O点p在直线l (上,外);直线l (经过,不经过)点p总结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与同学交流一下学生独立完成,鼓励展示台展示 学生完成后尝试回答,教师点评纠正,并明确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加深学生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理解,并体会这一事实的应用价值 让学生熟悉掌握简单的几何语言,规范

9、几何语言的运用练一练: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直线EF经过点C点A在直线l外(2) 如图,尝试描述直线a和直线b的位置关系,与同学交流一下 a O b(3) 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P三条直线m,n,l相交于点E练一练:用恰当的语句描述图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a A B C b c3、类比迁移,拓展新知 问题5 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类比直线的表示方法,想一想应怎样表示射线、线段?(1) 用适当的方法表示图中的射线和线段(2) “一条射线既可以记为射线AB又可以记为射线BA”的说法对吗?为什么?(3) 如图,怎样由线段AB得到射线AB和直线AB? 4、 综合练习

10、,巩固提高(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线段AB与射线AB都是直线AB的一部分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端点相同的两条射线一定是同一条射线把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可得到射线,把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可得到直线。(2) 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点A在线段MN上射线AB不经过点p经过O点的三条线段a,b,c线段AB,CD相交于点B5、 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呢?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6、 布置作业教材复习巩固习题4.2第2、3、4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在点评的基础上明确: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他们的交点。 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1、强调表示射线时应注意字母的顺序学生独立完成后尝试回答,展示台展示,教师点评纠正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探索并掌握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相交的概念;通过及时练习,学习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转化,培养学生运用几何语言的能力。以直线的表示方法为基础进行类比迁移,明确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培养运用几何语言的能力通过综合练习,巩固学生对直线、射线、线段表示方法的掌握;着重练习文字语言向图形语言的转化,提高几何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回顾,以突出重要的知识技能;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要点,理清知识脉络,以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