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综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384908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综述(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补充),本章内容,重叠需求理论( 需求偏好相似贸易模型教材107页) 消费者行为假设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技术差距论 产品周期理论 初始期(introduction) 成长期(growth) 成熟期(maturity),第一节 重叠需求论,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taffanB.Linder)在论贸易和转换一书中提出了重叠需求 理论。,核心思想: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一、消费者行为假设 1. 假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必需品; 2.假

2、设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 根据上述两条基本假设,我们可推断两国的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即两国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也就越相似。,图中,横轴表示人均收入水平y, 纵轴表示消费者所需的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q, OP表示二者的关系。E和F之间的商品是两国的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y,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图52,结论:,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

3、成为贸易品,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 依据重叠需求理论,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断地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适用范围不同,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 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Intra -industry trade),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基本假设: 两个国家A和B

4、,两国的要素禀赋状况和经济规模相同; 两种产品X和Y; AB两国的消费偏好不同,A国更偏好消费X,B国更偏好消费Y;,补充:需求偏好差异导致的国际贸易,模型分析,第二节 技术差距论,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伯纳斯(R.Posner)提出了技术差距论,试图从技术变化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问题。 1、主要内容 各国技术进步不一致,技术领先的国家可以享受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在世界市场上暂时居于垄断地位,成为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后,它可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外国通过进口此新产品或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了

5、该先进技术,能够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模仿生产并出口该商品后才逐步消失。而创新国又会不断创新技术、工艺、产品,并大量出口以赚取垄断利润,这样又创造出新一轮的技术差距。此时,外国生产者继续模仿、生产并出口。,2、技术差距论的图示,T0-T1为需求时滞阶段 T0-T3为模仿时滞阶段 T0-T2为反应时滞阶段 T2-T3为掌握时滞阶段 T-T3为由于技术差距而导致的贸易期间,第三节 产品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在国际投资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新产品刚引进生产时要求高度熟练的劳动力来生产,当该产品成熟

6、并被广泛接受后就变成了标准化产品,许多生产技术已经被设计到机器和生产装配线上去了,只要非熟练劳动力就可以生产。这时,比较优势就从先进的发明国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落后国家。这种转移可能是通过发明国的厂商对外直接投资造成的。,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比较优势的转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产品阶段。 第二阶段是技术成熟阶段。 第三阶段是标准化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与比较优势转化: 1、初始期(Introduction) 产品的初始期是指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阶段。 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先进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因为这些国家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且比较接近。,2、成长期(Growth),产品进入大量生

7、产与销售阶段。在生产上从研究与开发密集型转化为资本(物质资本管理、营销所需的人力资本)密集型。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发达国家在这一产品阶段拥有比较优势,产品将主要由发达国家输出到发展中国家。,3、成熟期(Maturity),产品已实现了标准化,并普及到广大的市场中,厂商的生产基本达到了最佳规模点。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工业化方面已取得相当成效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亚洲“四小龙” 拥有比较优势,产品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国际贸易演变图示,图5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技术转移),t,出口,进口,O,美国:,德国:,中国:,贸易由于两国技术水平的差异而 发生,解释了不同

8、国家在不同时期 的产业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图示,第一阶段(o-t1)为新产品阶段 第二阶段(t1-t2)为产品成长阶段 第三阶段(t2-t3)为产品成熟阶段 在第四阶段(t3-t4) 到第五阶段(t4以后) 第四、五阶段为产品衰退期,第一阶段,创新国研制与开发新产品,于t0开始投产,产量较少,产品主要在本国市场销售。在这个阶段创新国处于垄断地位。 第二阶段,随着创新国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国外需求的发展,于t1开始向国外出口该产品。 第三阶段,于t2处,国外生产者开始模仿新产品生产,与创新国竞争,新产品进入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随着国外生产者增多及其生产能力增强,创新国的出口量下降,其他发达国家

9、于t3变为净出口者,使该产品进入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产品已高度标准化,国外生产者利用规模经济大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使创新国开始失去竞争优势并于t4变成净进口者,使该产品进入第五阶段,及到t5,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低工资率使它们具有该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该产品由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出口到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即产品由发达国家完全让位给发展中国家。,产品产品生命周期的图形解释,基本评价: 技术差距论和产品生命周期论把科学技术因素引入到国际贸易的分析中来,并同其他因素相结合,共同解释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变化,从而进一步推进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案例1,收音机就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真空管收

10、音机刚在美国发明时,其市场前景并不确定,它并没有吸引许多顾客,生产规模也较小,价格非常昂贵并且具有手工艺的特点,因而需要大量技术性工人,经过最初错了又试的阶段之后,收音机成为适应大规模生产的成功产品,随着电台网的扩张以及收音机的有用性对消费者越来越明显,对收音机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不久收音机成为出口商品,收音机成为非常成功的一种商品,二战后,随着生产技术的普及,日本利用其廉价的劳动力扩大生产,使得日本占领了这一市场的很大一个份额。,美国收音机研制开发了半导体收音机,并在几年内成功地与仍在使用旧技术生产的日本厂商进行竞争,后来日本又学会了半导体技术并利用劳动力优势挤占美国市场份额, 美国厂商又研制

11、开发小型半导体技术,使美国又获得技术优势,但是这个技术最终再次为日本学去,日本再次控制收音机的世界市场。 现在,日本成为这一领域的创新者,用最新的技术生产收音机,用比较过时技术生产的收音机已转移到亚洲其他工资较低的国家,但工厂常常由日本厂商所拥有。 摘自国际贸易教程尹翔硕,案例2,袖珍计算器经历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该产品由Sunlock Comptometer公司于1961年发明,并很快以近1000美元的价格投放市场。与滑尺(当时被高中生和大学生广泛使用)相比,Sunlock的袖珍计算器更为精确,并且较机械计算器和计算机等功能相似的产品便于携带。 到1970年,几家美国公司和日本公司陆续

12、进入袖珍计算机市场;这些公司包括德州仪器、康柏和卡西欧日本。日趋激烈的竞争迫使价格下降到400美元。 接下来的几年里,又有一些企业进入该市场。其中的部分企业开始在新加坡和台湾等国外地区设厂,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装配自己的计算器,然后再把这些计算器运往美国。技术的稳步提高在完善产品的同时却使价格不断下跌。 到70年代中期,袖珍计算器的售价通常在10美元至20美元之间,有时甚至更少。 进入70年代后期,袖珍计算器已经达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标准化生产阶段,产品技术在整个产业趋于普及、价格(成本)竞争成为最重要的制胜因素,产品差异化得到了广泛运用。不到二十年,袖珍计算器就已经完成了其国际产品生命周期。,不是所

13、有的产品都具有生命周期转移,某些产品由于革新速度快,生命周期较短,以至于不可能通过产地转移获得成本节约 某些奢侈品,消费者并不十分关注价格。 某些产品运输费用昂贵,以至于尽管生命周期较长,也几乎不可能出口销售。 某些公司采取差别化战略,以高促销维持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靠低成本。 某些产品在生产中十分强调专业化技能,需要不断培养新的技术工人,不断发展新一代技术。如美国的医疗设备等。,原料产品的生命周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合成代用品不断涌现,原料贸易的流向受到经济学家们的关注。 1978年,经济学家梅吉(Majee)和罗宾(Robin)提出了原料产品的生命周期。他们根据一些初级原料发展的历史,将初

14、级原料产品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原料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类国家在原料的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 在原料周期的早期,发展中国家凭借其自然资源优势,在原料的国际贸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原料产品的主要出口国。 随着发达国家以先进技术生产合成代用品,使该项初级原料进入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在该原料贸易中的优势丧失,而发达国家在该原料的合成原料贸易中占据优势,它们不仅减少了初级原料的进口,而且开始出口合成原料。 近百年来,世界主要原料贸易的发展基本上都经历了上述演变过程。,本章小结,重叠需要理论是从消费者行为,即需求方面,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的。两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则这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重叠部分就越大,因而两国的贸易关系就越密切。 基础差距论和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该理论按技术变化的特点,将产品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