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理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341332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务贸易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服务贸易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服务贸易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服务贸易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服务贸易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务贸易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务贸易理论(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服务贸易理论,唐中君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本内容,绝对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 要素禀赋理论与服务贸易 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绝对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假定世界上仅有两个国家:美国和英国,两国都提供教育和医疗两种服务。未发生贸易时,两国必须提供这两种服务以满足国内需要。以服务提供者人数衡量服务量:,分工前的两国服务提供,绝对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美国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英国在提供医疗服务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运用绝对优势理论解释服务贸易,两国形成国际分工:美国专门提供教育服务,英国专门提供医疗服务。,分工后的两国服务提供,绝对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分工提

2、供两种服务后,两国交换教育和医疗服务,用以满足国内需要。美国向英国提供能够满足200000人需要的教育服务,与之交换的是英国能够满足600000人的医疗服务,双方都得到了好处。所以,服务产品的分工和交换也为整体带来了收益增加。,绝对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绝对优势理论,第一次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阐述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和动因,指明了贸易双方通过分工和交换达到双赢的理论依据。 亚当斯密看到了贸易双方能够通过分工和交换获得最终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这无疑是对国际贸易行为理解上的巨大进步。,绝对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斯密认为,贸易双方各自至少存在某种绝对优势,符合服务贸易的许多现实情形。 20世纪80年代以

3、后,杨小凯等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者,利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将斯密的分工理论与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结合起来,阐述了分工在国际贸易乃至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肯定了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合理性。 现代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上的以边际效用和边际生产力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就是边际分析,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

4、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理论表明,即使在所有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也可以进行国际贸易获得福利增进,条件是绝对劣势并非在所有产品生产上的程度都相同。 比较优势理论把国际贸易的研究从流通领域延伸到生产领域,指明了贸易理论分析的前进方向,其重要贡献使之成为传统贸易理论的核心和新贸易理论的起点。,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对于比较优势理论是否适用国际服务贸易,至今仍有许多争论。 在诸多针对比较优势思想普适性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中,学者们发展出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服务贸易模型,比较优势思想开始

5、伴随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进展而不断演化。,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迪尔道夫模型(1985) 利用传统222(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一种货物、一种服务)模型,考察比较优势理论是否能够用于解释国际服务贸易。 迪尔道夫在模型中将服务贸易分为作为货物贸易补充的服务贸易、有关要素流动的服务贸易和含有稀缺要素的服务贸易三类,分别讨论了各类服务贸易中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演化。,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德杰克与凯茨考斯基模型(1989) 德杰克与凯茨考斯基提出了按要素密集度划分的服务分类,他们通过两国模型验证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适用性。,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克拉维斯模型(1984) 一个典型穷国比富国

6、的服务价格显得更低。各国贸易品行业的工资因生产率的差别而不尽相同,由于各国贸易品行业的工资率决定非贸易品(主要是服务)的工资率,而且服务行业的国际生产率相对较小,所以穷国的低生产率贸易品行业的低工资,运用于生产率相对于富国并不低的服务和其他非贸易品行业,结果导致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的服务和其他非贸易品的低价格。,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 琼斯和凯茨考斯基(1986)分析企业产出水平提高、收益增加和要素分工的关系,研究促使企业转向通过服务链联结各个分散生产区段的新型生产方式。他们指出,一系列协调、管理、运输和金融服务组成服务链,当对国际服务链的需求明显上升的时候,国际服务贸易将会

7、发生。,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技术比较优势模型 诺德斯(2010)利用OECD国家的投入产出表,研究货物与服务在生产和贸易方面的内在联系。 通过使用投入产出数据,模型计算了产品生产和贸易过程中服务作为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的比重,确定货物与服务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知识和技能的差异引起货物和服务的比较优势,从而促进贸易。而当各国提供服务的技术和产业组织技能存在差距的时候,服务贸易中的技术比较优势就此形成。,要素禀赋理论与服务贸易,标准H-O模型 H-O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 对H-O模型的扩展

8、 S-S定理 罗布津斯基定理 H-O-S定理,要素禀赋理论与服务贸易,萨格瑞模型(1992) 萨格瑞将技术差异导入H-O-S框架,借以分析国际服务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该理论假定技术要素无差别且相对不变带来的局限性,使修正后的模型更加符合国际服务贸易的现实特征。,要素禀赋理论与服务贸易,梅尔文模型(1989) 梅尔文构建了两个国家,两种要素和一种商品、一种资本密集型服务的222模型框架,并指出属于不同范畴的货物和服务未必需要不同的理论模型。 只要尽可能多地开放各领域贸易,服务贸易就将遵循要素禀赋理论,即服务要素丰裕的国家,出口密集使用服务要素的商品和服务本身;服务要素稀缺的国家,进口密集使用

9、服务要素的商品和服务本身。,要素禀赋理论与服务贸易,伯格斯模型(1990) 伯格斯认为,经过修正的H-O模型能够适用于服务贸易,进而揭示不同国家服务提供的技术差异如何形成和决定服务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 要素禀赋理论在思想内核上能够解释国际服务贸易的运行规律和逻辑。,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传统贸易理论统治了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数百年,但日益复杂和鲜活的国际贸易新现象使得传统贸易理论受到质疑。 例如,全球贸易的2/3以上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了很大比重等。 在解释这些现象面前传统贸易理论一筹莫展。,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20世纪70年代末,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学

10、者们发现,国家之间即使没有比较成本差异,规模经济也会引发贸易,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从享受产品多样化和由成本降低带来的低价格中获得好处。 他们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随即创建了一系列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贸易模型,被称之为新贸易理论,以区别于以比较优势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假定:世界上仅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两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完全相同,要素禀赋也完全相同。 两个国家只生产一种商品:汽车 (红车和蓝车) 在每个国家中有人喜欢红色汽车,有人喜欢蓝色汽车。两种汽车除了颜色以外没有任何差别,生产成本相同。,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封闭经济时,每个国家有1000人,每人购买1辆汽车,A国

11、和B国各自制造500辆红色汽车和500辆蓝色汽车。 完全竞争市场中规模报酬不变,无论产量高低,每辆车的成本(要素报酬)不变。,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规模报酬不变,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规模报酬不变:在所有生产要素数量同比例增加时,收益也同比例增加,从而生产要素的平均收益不随生产成本的增加而增加。 完全竞争市场的规模报酬不变,这个传统贸易理论的假定合乎现实吗?,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现代生产技术的特征是规模报酬递增,所谓规模报酬递增指平均成本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增加1单位的要素投入所产生的价值增加逐渐提高。 规模报酬递增又称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要素可以进一步专业化以提高效率,这

12、是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规模报酬递增,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生产可能性边界,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当A国的1000个工人一半生产红车,一半生产蓝车时,产量是500辆红车和500辆蓝车,表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M点。 如果A国的1000个工人都生产红车,规模报酬不变时产量会是1000辆,而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产量则多于1000辆。假定所有工人都生产红车,产量为2000辆。 封闭经济均衡点M,在每个国家中有人喜欢红车,有人喜欢蓝车,在M点上每个国家生产500辆红车和500辆蓝车,每个人购买1辆汽车,红车和蓝车的比价为1。,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A国和B国会发生贸易吗?,新贸易理论

13、与服务贸易,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连接CD的直线是贸易条件下的消费可能线,和CD直线相切的无差异曲线表示国际贸易均衡中每个国家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水平。显然,国际贸易提高了每个国家消费者的效用,带来了贸易收益。 国际贸易不仅源于比较优势,而且可以来源于规模经济。,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规模经济条件下的服务贸易: 琼斯和凯茨考斯基(1986)-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 马库森(1984)服务业内部专业化 弗兰科斯(1990)服务业外部专业化,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琼斯和凯茨考斯基分析各生产区段规模报酬递增的影响,认为生产规模的扩大受到来自国内和国外需求增长的驱动,进而提高了生产分散化水平,服务贸易或服

14、务链正是起到促进生产区段国内外分散化的作用。,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如果只交易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和服务,一国将生产并出口集中反映本国比较优势的产品,规模报酬递增加剧了对集中生产的重视,最终产品贸易带来的专业化分工能够改善贸易国的福利。 任何一国不可能同时拥有在每一个生产区段和服务链上的成本优势,厂商为追求更高效率,将生产分布至全球,引入外国服务链。,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降低国际服务链成本,使得跨国生产所需的最小规模越来越小,刺激厂商利用国际服务链进行高效率跨国分散化生产的积极性,国际服务贸易特别是生产者服务贸易获得巨大推动力而迅速发展。,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马库森模型:规模报酬递增是资本

15、密集型中间产品和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的共同特征,在含有高度熟练劳动的生产者服务贸易中,相对于初始固定成本,实际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比较低,使得服务贸易具有和传统H-O模型不同的成本特征,这在相当程度上引起专业化程度的加深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结论:生产者服务贸易优于单纯的最终产品贸易,但其核心不是服务和商品的区别,而是中间投入品与最终产品的区别。,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与马库森强调的服务业内部专业化相反,弗兰科斯重视服务在连接各专业化中间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他讨论了生产者服务与专业化导致的报酬递增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者服务对商品生产的影响。,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弗兰科斯理论:服务业的专业化导致规模经济出现,专业化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程度依赖于每个厂商的生产规模,而生产规模又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服务贸易自由化增加了服务产品种类,扩大了生产规模,使服务进口国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并使与要素报酬相联系的产品价格下降,随着本国厂商数量的减少,外国厂商数量增加,但最终存于市场的本国厂商的规模较贸易自由化前增大。,新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企业异质性模型在服务贸易理论中的拓展 我国服务贸易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