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知识针对练 第16练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291470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知识针对练 第16练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知识针对练 第16练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知识针对练 第16练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知识针对练 第16练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知识针对练 第16练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知识针对练 第16练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知识针对练 第16练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练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1(2018福建省厦门市二模,29)农民反对“新政”是晚清最后十年民变中引人注目的内容。新式学堂、劝学公所常设在寺庙、祠堂之内,遭致农民的普遍憎恶;此外,还有层出不穷的反对清丈土地、反对钉门牌、反对调查户口、反对禁种罂粟之类的斗争。这反映出清末新政()A具有鲜明的封建专制色彩B未对基层民众产生广泛影响C受到思想和经济因素制约D催生了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2(2018河北省石家庄市一模,29)清末新政期间作为振兴商务重要内容的“自开商埠”得到推广,仅“关内”就有济南、武昌、昆明等省会城市开放。另外,一些市镇如山东潍县、江苏海州、福建鼓浪屿、湖南常德等,也纷纷开辟商埠,招徕

2、中外客商,从事经营贸易。这一做法()A抵制了日趋高涨的革命运动B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C促使中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D旨在推动内地经济发展3(2018湖南株洲二模,29)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清朝日常政务主要归六部等分理,没有外交部,对外关系一直都由类似于藩务、夷务和商务机构来承接。外交部之所以出现很晚,主要是因为()A“闭关锁国”政策排斥对外关系B儒家“天下一统”的意识惯性C中央机构叠床架屋的权力体系D内阁与军机处涵盖了外交事务4(2018安徽马鞍山二模,27)有学者认为:“科举制的废除,斩断了2000多年来经过许多步骤而加强起来的社会整合制度的根基,好像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的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

3、社会进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该观点旨在说明()A科举制的废除冲击清朝的根基B戊戌变法加剧社会秩序的混乱C政治制度的变革应当循序渐进D传统入仕渠道受阻引发了革命5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但是,1907年,部分会员联合会党成立共进会,宣扬反满的民族主义。1910年,部分对孙中山不满的同盟会会员在东京重建光复会。1911年7月,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其宗旨放弃了“平均地权”。20世纪初同盟会的分化()A迟滞了反清革命的爆发B放弃了暴力革命的主张C导致了革命队伍的瓦解D隐藏了革命失败的危机6有学者研究表明:在革命的前夜,由于缺乏中央权力,政府当局腐败,常常导致由城市精英管理市政。清政权倒台以

4、后,在长达数月之久的时间里,大多数中国城市实际上是由商会和行会协同管理。这一情形()A体现了城市管理的近代化B说明商人的宗族凝聚力较强C反映出城市管理的系统化D有助于保护商人的共同利益7(2018广东珠海市二模,28)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由此可推知()A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摈弃B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D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8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写到: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

5、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里的某一时期是指()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义和团运动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9(2018安徽宣城期末调研,29)1912年,孙中山即将接任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后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对总统权力作出严格限制。袁世凯为了称帝,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又恢复总统制。材料主要反映了民国初年()A法律制定服务于权力斗争B国人积极实验各种共和制C国家逐渐从人治走向法治D责任内阁制不符中国国情10(2018山东潍坊二模,29)下图是漫画家马星驰创作的作品但闻心语响。该漫画反映了()A革命派对清廷预备立宪失望

6、B民众期待建设新社会的心理C袁世凯称帝引发社会的不满D革命以后社会风气发生改良11(2018陕西渭南二模,29)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指出:“辛亥之役,汲汲于制定临时约法,以为可以奠民国之基础,而不知乃适得其反大多数人民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这反映出()A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B人民不支持辛亥革命及其宪法C临时约法制定得太过仓促D社会变革缺乏相应的群众基础12梁启超曾说,(民国初)“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这主要反映出辛亥革命后()A国民言论渐趋自由B民主政体初步建立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资产阶级地位提高答案精析1C从材料

7、中可以看出农民反对“新政”是因为“新式学堂、劝学公所常设在寺庙祠堂之内”、“反对清丈土地、反对钉门牌、反对调查户口、反对禁种罂粟之类的斗争”这反映出清末新政受到思想和经济因素制约,故C项正确。2B“自开商埠”无法抵制日趋高涨的革命运动,故A项错误;“自开商埠”促进了城市和市镇的发展,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故B项正确;促使中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是改革开放,故C项错误;福建的鼓浪屿是在沿海,故D项错误。3B清朝尽管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依然与外国有贸易往来,并不排斥对外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清朝没有设立外交部,对外关系由类似于藩务、夷务和商务机构来承接,说明清政府秉承传统“华夷外交”,并没有把其

8、他国家当成主权国家看待,这与儒家“天下一统”的意识惯性有关,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央机构叠床架屋的权力体系,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内阁与军机处主要负责内务,而对外关系一直由类似于藩务、夷务和商务机构来承接,故D项错误。4C据材料“科举制的废除,遂使社会进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可以得出该观点旨在说明政治制度的变革应当循序渐进,故C项正确。5D反清革命一直在持续进行,故A项错误;同盟会的分化放弃了暴力革命的主张与史实不符,同盟会成员在暴力革命方面主张一致,故B项错误;同盟会出现分化但革命队伍没有瓦解,在革命问题上意见一致,故C项错误;20世纪初同盟会的分化表明内部的分歧和分裂,说明革命隐藏失败

9、的危机,故D项正确。6D清末伴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城市管理出现了早期现代化的趋势,主要表现是专门城市管理机构的出现、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法规的颁布实施、先进工具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城市管理方式的改进等,材料中只提到了清政权倒台以后,在长达数月之久的时间里,大多数中国城市实际上是由商会和行会协同管理。商会一般是指商人依法组建的、以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促进工商业繁荣为宗旨的社会团体法人,具有互益性、民间性、自律性、法人性,故D项正确。7D材料的主旨是辛亥革命的迅速发展,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辛亥革命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是革命派、立宪派等派别相互妥协的结果,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辛亥革命推翻清王

10、朝统治,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可见辛亥革命是各地共同推动的结果,故D项正确。8D辛亥革命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借助西方人文思想,冲破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束缚,但由于中国近代民族矛盾严重的形势,“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故D项正确。9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符合民国建立之初的政治需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符合孙中山等革命派要求对即将上台的袁世凯的权力进行限制的政治需要,袁世凯为了称帝,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又恢复总统制,是为加强

11、其地位的体现,据以上分析可知,法律制定服务于权力斗争,故A项正确。10B根据图片可知“逊位”声音来自于宫殿而不是革命派,故A项错误;据图片有人听见“逊位”的声音,结合标题但闻心语响可知“逊位”成为百姓的心声,故B项正确;据“逊位”二字可知指的是清帝,袁世凯称帝并未得到民众认可不存在逊位一说,故C项错误;材料“逊位”说明清帝尚存,可知革命还没有发生,故D项错误。11D题干没有提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故A项错误;“大多数人民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并不能说明人民不支持辛亥革命及其宪法,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强调后半部分,即“大多数人民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而不是临时约法制定得太过仓促,故C项错误;“辛亥之役以为可以奠民国之基础,而不知乃适得其反”导致了“大多数人民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这种现象,说明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故D项正确。12C材料反映了各界言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故A项错误;从舆论上反映不出B项,故B项错误;据材料“官府”“政党”“报章”“街巷”“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可得,人们普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故C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不出D项,故D项错误。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