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核心制度学习概述.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081736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核心制度学习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医院核心制度学习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医院核心制度学习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医院核心制度学习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医院核心制度学习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核心制度学习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核心制度学习概述.ppt(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增核心制度学习,儿一,危重患者护理常规,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min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认真填写危重护理护理记录单。,危重患者护理常规,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

2、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交接与记录。 7、确保患者安全:对谵妄、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禁闭、抽搐的患者,放置牙垫,预防舌咬伤 。 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患者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胃肠外营养。,危重患者护理常规,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9.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9.

3、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9.3皮肤护理: 每12h翻身一次 ,按摩受压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9.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h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9.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尿袋应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10、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者可给予人工通便或缓泻剂,必要时给予灌肠。 11、做好情志护理 ,限制探视人员。 1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床头交接班。,危重患者护理技术规范

4、,1、评估 评估患者病情,随时准备抢救。 2、准备 2.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态度严肃,有急救意识,戴帽子口罩,反应敏捷。 2.2用物准备:抢救车(急救药品、物品)、气管插管、深静脉导管包、吸痰装置、除颤仪、简易呼吸气囊、按压板、喉镜等; 2.3患者准备:体位符合要求,清醒患者予以解释; 2.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适合抢救,无关人员禁止入抢救室。,危重患者护理技术规范,3、操作要点 3.1抢救人员分配: 3.1.1主抢救:站立于患者床旁,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除颤、深静脉穿刺、吸痰、各种抢救药物的应用,保持各种管道通畅,防止脱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3.1.2辅助护士一:传递抢

5、救物品,配制抢救药品,保持有序状态; 3.1.3辅助护士二:负责一切抢救医嘱执行,抢救过程记录。,危重患者护理技术规范,3.2评价抢救: 3.2.1抢救成功:遵医嘱按护理级别给予护理,并给予多脏器功能监护,并由特护护士完善病房管理及表格书写,辅助护士负责抢救物品补充,抢救仪器维护,整理用物等; 3.2.2抢救无效:当班护士及时完善抢救过程记录、督促医生完成抢救医嘱、整理病历,辅助护士完成尸体料理、整理用物、抢救仪器、设备、病室、床单元消毒等 ; 3.2.3整理、记录:清洁消毒抢救用品,整理抢救用物,洗手、记录。,危重患者护理技术规范,4、注意事项 4.1态度严肃认真,动作迅速、敏捷,确保抢救工

6、作有序进行。 4.2做好各种导管护理工作。 4.3严格执行医嘱,认真做好三查七对。 4.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皮肤护理。 4.5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危重病患者处理应急预案,1、建立危重患者管理工作机制 1.1建立危重患者日报制度 :危重患者是临床科室、医护人员重点管理对象,也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对象。各科室危重患者,及时填写危重患者上报表,上报护理部; 1.2建立、健全抢救组织: 医院成立由各科主任组成的抢救网,各科成立由业务骨干组成的抢救小组,抢救组织成员应随叫随到; 1.3夜值班的护士长全面掌握全院危重患者情况,有重点地巡视危重患者,参加或组织危重患者的抢救与讨论,及时解决护理管理

7、工作中的各种重大和特殊问题。,危重病患者处理应急预案,2、严密观察和监护病情变化:各科危重患者,各班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注意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情况,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2.1加强护理观察和监护; 2.2各科护士长要加强对危重患者的查房,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情况,对责任护士进行护理要点的指导,提出科学的护理措施; 2.3要充分运用现代检测、监测技术,对危重患者进行连续的定期的检测、监测,及时上报值班医师,指导诊疗工作。,危重病患者处理应急预案,3、提高应急能力: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可能骤然恶化,需要争分夺秒地及时处理或抢救,否则,就会失去抢救时机,付出难以

8、弥补的代价。因此,保证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对危重患者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危重患者救治应急能力,护理人员应注意: 3.1建立和保持畅通的通信呼叫系统; 3.2保持抢救物品、装备处于完好状态; 3.3加强抢救技能培训,如心肺复苏技术、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术、吸痰、洗胃、心电监护等抢救技术,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保证病情突然恶化的危重患者能及时得到救治。,危重病患者处理应急预案,4、组织协调 4.1护士长应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要善于计划、组织和协调、控制,做好患者家属与抢救人员的思想工作; 4.2遇大批伤病员入院抢救时,护士长要派有经验的护士参与抢救工作; 4.3在抢救过

9、程中,护理人员应与医师团结协作,分秒必争。 4.4参加抢救的护理人员必须服从组织者的统一指挥,组织者应对参加人员的工作迅速作出临时分工,人员不足时应及时申请支援,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5.3 N2护士岗位职责 5.3.1在护士长及N3护士的指导下工作,全面负责对患者的护理及管理,并指导下级护士的工作; 5.3.2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临床辨证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中医特色的健康宣教; 5.3.3严格遵守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治疗护理任务; 5.3.4在责任组长指导下,参加科室

10、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落实重症患者的各项护理措施,并客观及时完成护理记录; 5.3.5落实各项护理安全措施,确保护理安全; 5.3.6参与科内护理业务查房和科室业务学习。参加护理部规范化护士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5.3.7指导低年资护士实施中医临床护理并具备中医临床护理理论与技能的教学能力; 5.3.8协助责任组长做好病房管理,做好患者的随访工作。,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5.4 N1护士岗位职责 5.4.1在护士长及责任组长、上级护士指导下,开展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完成各项护理任务。完成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工作; 5.4.2严格遵守护理规章制度,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

11、医嘱,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治疗护理任务。为患者提供中医特色的健康宣教; 5.4.3严格执行查对及交接班制度,落实各项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保证患者安全; 5.4.4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参加科室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并客观及时完成护理记录; 5.4.5协助上级护士做好病房管理,保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安全、温馨; 5.4.6参加科内护理业务查房和科室业务学习。参加护理部规范化护士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5.4.7主动参与病房管理,保持病房及办公区域的环境整洁。,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5.5 N0护士岗位职责 5.5.1在护士长及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完成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及一般注射等护

12、理操作; 5.5.2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完成危重患者的生活护理; 5.5.3严格遵守护理规章制度,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治疗护理任务; 5.5.4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向医师及上级护士报告; 5.5.5在上级护士指导下,为患者提供中医特色的健康宣教; 5.5.6参加科内护理查房和科室业务学习。参加护理部规范化护士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5.5.7积极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做好出入院患者的接待与服务工作; 5.5.8协助上级护士做好病房管理。,患者身份标识制度与核对程序,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

13、、护理活动中,应同时使用床头卡、治疗卡、腕带等方法确认患者身份;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EICU、病房、手术部、ICU、产房、NICU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3、对住院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4、腕带识别信息填好后必须经两名护理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填写后,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5、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14、与核对程序,6、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护士在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人核对;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 7、护士在采集标本、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患者的识别方法(床头卡、手腕带、双向核对),不得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 8、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如:手术患者进手术部前,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手术部护士核对后方可接入手术间。 9、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

15、者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让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作为最后确认身份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4、ICU与病区交接登记制度 4.1 ICU医师和普通病区医师综合评估患者,可转出者,通知患者家属; 4.2 ICU主班护士电话联系转入病区,准备床位及相关医疗设备; 4.3 ICU护士书写转科小结,整理患者用物; 4.4 ICU主班护士完善收费工作,办理转科手续; 4.5 ICU医生和护士一同将患者转送至病区,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治疗护理工作; 4.6 ICU护士和普通病区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神志、生命体征、诊断、患者的腕带、各种管

16、道、病历资料和药物等; 4.7 ICU护士详细填写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双签名; 4.8 病区保存好患者交接记录单,以备核查。,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9、产房与NICU交接登记制度 9.1当班护士接到接诊患儿通知,做好相关物品及抢救治疗准备; 9.2患儿转至NICU与转诊护士进行患儿病情交接,报告值班医生; 9.3根据病情予以正确的护理评估,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 9.4认真查看出生记录,询问转诊护士患儿出生抢救治疗情况; 9.5询问患儿两苗接种及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 9.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核对婴儿姓名牌(包括产妇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体重)、婴儿腕带、性别与出生记录是否一致; 9.7认真填写交接登记本,确认无误与转诊护士签名于记录中; 9.8为患儿做好各项入院处置,配合医生及时、准确的进行抢救与治疗。,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上报流程,、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 3.1一般不良事件(0级级事件):立即报告护士长,2448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3.2严重不良事件(级级事件):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同时上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