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落花生 公开课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785633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落花生 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5落花生 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5落花生 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5落花生 公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5落花生 公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落花生 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落花生 公开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录课教案 15 落花生孟 磊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句段。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理解课文中深刻含义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二、过程与方法1、自学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懂得做人的道理。3、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写身边的食物。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

2、,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掌握详略得当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1、出示谜语,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猜猜它是什么?(课件出示1)“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2、(出示花生的图片课件2)对,同学们猜得很对,是我们都很熟悉的花生。说说你对花生的了解。它的外表它华丽吗?光鲜诱人吗?它给我们的感觉是很普通,不起眼的,不引人注目的。那它有好处吗?谁来说一说。花生的好处有很多呢,我们可以把它做成多种美味可口的食品,是非

3、常有价值的农作物。3、思考:同学们,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件3)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4、了解作者,导入新课(课件4)落花生也是本文作者许地山的笔名。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许地山: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他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 作者为 什么以“落花生”为笔名呢? 带着这个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落花生,看看在作者的眼中花生有什么价值。(板书课题 15. 落花生)请同学们一起读题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4、?同学们会产生许多的疑问:落花生这么普普普通通我们平常都能见到的东西,有什么值得作者写的呢?说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一一来解答这些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词画出来。(出示课件5)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得很流利。听课文录音,注意不会读的字词的读音。2、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出示课件6)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上这些词语,谁给来读一读?我们开火车来读一读。收获 半亩 榨油 体会 可贵 茅亭 爱慕 分辨 便宜 石榴 吩咐 尝尝3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出示课件7)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几件事?用你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讲了四件事)(板书:

5、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这几件事情分别集中中哪些段落,请同学人快速地找一找,并把这四个小标题标注在相应的段落旁边。4、根据自读提示学习种花生和收花生(出示课件8)说一说种花生和收花生是哪个自然段?(出示课件8第一自然段)谁来读一读?读得很流畅。现在请同学们仔细浏览第一自然段,课文用哪几个词来写种花生的过程,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板书:买- 翻-播浇)(课件9)课文中有一个词用得非常好,是哪个词?对,“居然”,你们说一说“居然”是什么意思?对是很惊讶,很意外出乎意料想不到的意思。为什么是出乎意料呢?因为这是我们家第一次种花生,没有经验(板书:居然收获了),所以感到惊喜、意外。如果把“居然”换成

6、“果然”所表达的意思还一样吗?所以说用词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是非常重要的。 5、学习尝花生过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请父亲一起来品尝花生,(板书:做成了好几样食品),同学们作者写了一家人怎样品尝花生的具体细节了吗?那么尝了花生了吗?主要写了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作者一家是怎样谈论花生的。三、细读课文、重点感悟(学习议花生)1、有感情地朗读4-9自然段,(课件10)找出父亲与孩子们的对话,分角色朗读这部分课文。(课件11)在孩子们的眼中,花生有什么好处?同学们在课文里找一找,画一画。(板书:味美、榨油、便宜)姐姐说它味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2、父亲认为花生的可贵

7、之处是什么呢?(出示课件12课文第10段)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看看父亲是怎样赞美花生的。(课件13,(观察图片) (2)、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比较有什么特点?默读第10自然段,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完成表格。(课件14)花生桃子、石榴、苹果位置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头外表矮矮地长鲜红嫩绿印象挖起来才知道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小结:(课件15)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从位置、外表、印象来比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光鲜亮丽一个是黯淡无光。父亲想借用这两类事物的生长特点来告诉我们花生有什么可贵的品质?你能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总结一下吗?(板书:不图虚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朴实无华、不计名利

8、)(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 ,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 的果实 ,使人 。你们看它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辩出它有没有果实,必须 。(4)父亲只是在赞美花生的品质吗?父亲希望我们学习花生什么?从哪句话可以反应出来?(课件16)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你是怎样理解“不好看、”的?“不好看、很有用”说明了什么?(外表不美,内在美)(课件17)小结:“不好看”“很有用” 说明了花生具有朴素的外表,外表不好看,果实不显眼,但是很有用,称赞了花生不爱炫耀自己的品质。揭示了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格。这就是花生的品格。表明

9、父亲对花生这种品格的赞美,父亲希望子女学花生,做一个具有花生品格的人。请同学们再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5)、作者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什么启示?(课件18,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件19)理解句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体面”什么意思?只讲体面好不好?(体面是指样子美,外貌光鲜亮丽,外表好看,干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要只追求外在美,而更要注重内在美。)(课件20)小结:这句是作者听了父亲对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得到的感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也就是说作者想做一个具有花生品格的人,希望同

10、学们也都能做一个具有花生品格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升华了课文的主题,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是整篇课文的中心句,请同学们在相应的地方做上批注。)请同学们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21)(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印”可以换成“留”吗?小结:父亲的话,对作者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品格的人。四、交流:(课件22)同学们如果让你选择:你是想做像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

11、?说说你的理由。如果能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外表光鲜靓丽又有价值人,那无疑你是幸运的人。那如果命运注定你做不成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你只能做像花生那样的人,此时你想说点什么?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太很人也像花生一样外表不好看,可是对社会很有用的人,你能举一些例子吗?在平凡的岗位上,有许许多多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比如清洁工、送报员、快递员、修理工等等他们虽然没有华丽的衣服,没有美丽的外貌,但却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五、总结全文,体会写作方法。(课件23)1、作者为什么以落花生为笔名?同学们,现在明白了吧,作者这什么以落花生为笔名?(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父亲

12、的教导,做一个 “像花生那样”踏踏实实、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人。) 2、作者为什么要以落花生为题目写这篇课文?作者仅仅是在写花生吗?作者借落花生比喻做人的道理,这种写作方法称作什么?(借物喻人)在以后的写作当中,希望同学们能借鉴这种写法。3、同学们你能看出这四个事件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是略写,议花生是主要的,是详写,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详略得当。 4、同学们学了落花生这篇课文,你的感悟是什么?(板书: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六、小练笔(课件24)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结合生活实际,你从身边的人和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写一写。板书设计种花生:买翻播浇收花生:居然收获了尝花生:做成好几样食品 好处:味美 榨油 便宜 议花生 不图虚名、朴实无华 品质: 默默无闻、不计名利15 落花生 像花生一样借物喻人 做有用的人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