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之《伤仲永》.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749418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之《伤仲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之《伤仲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之《伤仲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之《伤仲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之《伤仲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之《伤仲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之《伤仲永》.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第5课 伤仲永一、 课文1、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2、,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2、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的时候,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它们。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借邻居的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刻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这首诗把赡养父母、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奇,渐渐请他父亲去做客,还有的人用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仲永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3、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仲永的才能已经)已经消失,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远远地超过有才能的人。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则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二、字词1、字形&正音仲(zhng) 谒(y) 称(chn)前时之闻 泯(mn)然2、词语解释标题:伤仲永 伤:哀伤、伤感(1)世隶耕 隶:属于。(2

4、)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3)父异焉 异:对感到诧异。(4)邑人奇之 奇:以为奇。/对感到奇怪。(5)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6)或以钱币乞之 乞:求取。(7)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每天。谒:拜访。(8)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相当。闻:名声。(9)贤于材人远矣 贤:胜过、超过。(10)父利其然也 利:认为有利可图。收族:收,聚,团结。文理:文采和道理。泯然:完全。受之于天 受:承受。卒之为众人 卒:最终。如此之贤也 贤:(有)才能。3、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三、句段1、翻译句子(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

5、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译: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译: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4)泯然众人矣。译:他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5)余闻之也久。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称。2、课文理解(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第一阶段:幼年天

6、资聪慧“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第二阶段:才能渐退,“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2)“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答:“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又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答: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4)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不与作者

7、观点雷同):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四、背景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第10课 木兰诗一、课文1、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

8、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ang,第一声);阿姊(zi,第三声)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bin,第四声),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译文: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对着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木兰辞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想什么,又是在思念什么呢?

9、(木兰回答道)我并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夜我看见军中是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卷卷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应征。 木兰到各处的集市备办各种战具。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

10、归来。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木兰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对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把兔子耳朵拎起时,雄兔的两只前脚向前伸开,雌兔的两眼眯着。当雄雌两兔一

11、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二、字词1、字形&正音机杼(zh)可(k)汗(hn)鞍鞯(jin)辔(pi)头胡骑(j)溅(jin)溅啾(ji)啾柝(tu)2、词语解释(1)木兰当户织 当:对着。(2)惟闻女叹息 惟:只。(3)愿为市鞍马 市:买。(4)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5)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6)著我旧时裳 著:穿。(7)双兔傍地走 傍:靠近,贴近。(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只。(9)万里赴戎机 戎机:战争。(10)旦辞爷娘去 旦:早晨。3、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通“贴”。4、成语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三、句段1、翻译句子

12、(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译: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战马的嘶鸣声。(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译: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雌雄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译: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回答不想做官。2、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链接(1)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2)表现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3)表明木兰功劳之大、赏赐之多的句子/表现木兰有很大功劳的句

13、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4)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地准备的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5)写木兰经历持久、出生入死、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6)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本文的哪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7)表现木兰为父亲出征的事忧虑的句子: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8)描写木兰回家后还原女儿本色的句子: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本文的描写手法(1)互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字面意思: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

14、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正确解释: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同: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字面意思: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正确解释: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字面意思:打开我东屋的闺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正确解释: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不同:不是开了东阁的门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阁的床上去坐着。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字面意思: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正确解释: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2)复沓(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3)对偶: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