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检测卷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593175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检测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检测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检测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检测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检测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检测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检测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荆州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检测一选择题(共35题50分,1-20题每题1分,21-35每题2分,答案写到答题框内)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一个DNA分子可以体现许多性状 同种生物个体间的DNA分子完全相同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在女性的神经细胞中含有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A B C D2. 关于“中心法则”含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B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CDNA只能来自DNA的复制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3.蚕的丝腺细胞能产生大量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丝蛋白。这些细胞不产生血液中的蛋白质。下列有关丝腺细胞

2、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丝蛋白基因B.有血蛋白基因和丝蛋白基因C.有丝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蛋白基因D.比受精卵的基因少4.提取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测得其嘌呤(A+G)和嘧啶(U+C)分别占总核苷酸量的30%和70%,由此判断之中病毒可能是( ) A单链RNA病毒 B双链RNA病毒 C单链DNA病毒 D. 双链DNA病毒5. 如图所示过程,在动植物细胞中正常情况下只能发生的是( )A. B. C. D.6.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果禽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 ) A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 B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C四种核糖核

3、苷酸、氨基酸 D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7.如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片段有a、b、c三个不同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a、b、c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若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m个氨基酸,则基因a中至少含有3m个碱基对C若利用某种药物阻止基因a的表达,则基因b、c也不能表达D组成基因a、b、c的基本单位相同8.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下列有关结构数目正确的是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一条链中A+T的数目等于n G的数量为mnA B C D 9.钱永健因发现和改造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由238个氨基

4、酸组成的单链,最初是从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中分离出来的结构蛋白,会发出绿色萤光)而获2008年诺贝尔奖。下列有关GF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GFP合成过程中需要238种tRNAB转录合成GFP所需要的模板时,需要4种脱氧核苷酸C由于GFP会发出萤光,故其合成时进行了逆转录的过程DGFP可以整合到细胞膜表面用于癌细胞的标记定位10.如下图,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1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

5、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极少数大肠杆菌发生了裂解B32P标记的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D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12.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 B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C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 D亲代的DNA应为13.一个DNA分子,G和C占全部碱基的44,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26是A,20是C,那么其互补链中的A和C分别占该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是

6、( ) A28和22 B30和24 C26和20D24和3014.如果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 ) 携带遗传信息 上面有密码子 能转录产生mRNA 能进入核糖体 能运载氨基酸 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A B C D15. 右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 B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D一个基因只能表达出一条多肽链16.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

7、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17.一个mRNA分子中有m个碱基,其中GC有n个,由该mRNA翻译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肽链。则其模板DNA分子的AT数、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Am、1 Bm、2C2(mn)、1 D2(mn)、218.若细胞质中tRNA1(AUU)可转运氨基酸a,tRNA2(ACG)可转运氨基酸b,tRNA3(UAC)可携带氨基酸c(括号中的字母表示tRNA顶端环状结构外露的三个碱基),现在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ACGTACA为模板合

8、成蛋白质,则该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的排列可能是( )Aa-b-c Bc-b-a Cb-a-c D b-c-a19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A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B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C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20.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A. 75对碱基B. 78

9、对碱基C. 90对碱基D. 93对碱基21.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如下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由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B基因可以控制酶的合成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22.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基因存在于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中基因表达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DNA分子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基因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分子结构首先由摩尔根发现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23.一

10、个DNA片段,经过连续两次复制,共需要了90个游离的腺嘌呤,240个游离的胞嘧啶。该DNA片段的长度是( )A220 B230 C330 D21024.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此项成果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根据相关知识和以上资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DNA也含有可以转录、翻译的功能基因B线粒体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不满足孟德尔遗传定律C线粒体因子MTERF3直接抑制细胞呼吸中酶的活性D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相关25.如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

11、表示各概念间的关系。表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1234A染色体DNARNA基因B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碱基C核酸染色体DNA 基因D 核酸DNA脱氧核苷酸基因123426.对于右边图解,说法不正确的( )A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的连接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B一个DNA分子可以转录成多种、多个信使RNAC该图中的产物须穿过0层生物膜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完成遗传信息的表达DH5N1禽流感病毒在培养基上也可以完成该过程27.下列关于蛋白质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噬菌体利用细菌的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B绿色植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CtRNA、mRNA、rRNA都参

12、与蛋白质的合成 D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28.土壤农杆菌能将自身Ti的质粒的T-DNA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上,诱发植物形成肿瘤。T-DNA中含有植物生长素合成酶基因(S)和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R),它们的表达与否能影响相应植物激素的含量,进而调节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分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升高时,诱发肿瘤生芽B.清除肿瘤中的土壤农杆菌后,肿瘤不再生长与分化C.图中肿瘤组织可在不含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培养基中生长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肿瘤组织生长与分化29.下列各项能用2n来表示的是( )A一个DNA分子复制

13、n次后,子代DNA分子中不含母链的DNA分子数B含有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的种类C具有n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D基因型为Aa的植物连续自交n代后杂合子的比例30.几种氨基酸可能的密码子如下。甘氨酸:GGU、GGC、GGA、GGG;缬氨酸:GUU、GUC、GUA、GUG;甲硫氨酸:AUG。经研究发现,在编码某蛋白质的基因的某个位点上发生了一个碱基替换,导致对应位置上的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缬氨酸;接着由于另一个碱基的替换,该位置上的氨基酸又由缬氨酸变为甲硫氨酸,则该基因未突变时的甘氨酸的密码子应该是( )AGGU BGGC CGGA DGGG31.用35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5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5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A.0条 B.20条 C大于0小于20条 D以上都有可能32.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