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环境兼容管理手册.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65739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与环境兼容管理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质量与环境兼容管理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质量与环境兼容管理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质量与环境兼容管理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质量与环境兼容管理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与环境兼容管理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与环境兼容管理手册.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了贯彻执行GB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加强对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运作的领导,特任命为我公司的质量管理者代表。 质量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1 确保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中涉及质量的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2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中质量方面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3 在整个组织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4 就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中质量方面的有关事宜对外联络。 总经理: 年 月 日环境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了贯彻执行GB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针,加强对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运作的领导,特任命为我公司的环境管理者代表。环境管理者

2、代表的职责是:1 确保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中涉及环境的过程得到实施和保持;2 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中有关环境方面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3 就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环境方面的有关事宜对外联络。总经理:年 月 日绿星(福州)居室用品有限公 司目 录章节号0.1版 本1页 次1/1标 题GBT 190012000标准条款对照GBT 240011996标准条款对照0.1 目录0.2 质量手册说明0.3 质量手册修改控制0.4 企业概况1.0 公司组织机构图2.0 公司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结构图3.0 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4.0 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4.1 文件控制

3、程序4.2 记录控制程序5.0 管理职责5.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5.2 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指标5.3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程序5.4 法律与其他要求控制程序5.5 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策划5.6 职责、权限和沟通5.7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6.0 资源管理6.1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6.2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7.0 产品实现7.1 产品实现的策划控制程序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7.3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7.4 采购控制程序7.5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7.6 化学危险品控制程序7.7 相关方环境行为控制程序7.8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7.9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程序8.0 测量、

4、分析和改进8.1 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8.2 内部审核程序8.3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8.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8.5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8.6 改进控制程序附录 1 第二级文件清单2 记录清单4.2.24.1,4.24.2.34.2.45.1,5.25.3,5.4.15.2,7.2.15.4,15.55.66.16.26.3,6.47.17.27.37.47.57.68.18.2.18.2.28.2.3,8.2.48.38.48.54.4.44.14.4.54.5.34.4.14.2,4.3.34.3.14.3.24.3.44.4.1,4.4.34.64.4.14.4.24.4.14.4.

5、3,4.4.64.4.64.4.64.4.64.4.64.4.64.4.74.5.14.54.5.44.5.14.5.2 公 司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章节号3.0版本1页次2/2 职能部门GBT 24001要求最 高管 理者开 发部生 产部质 管部环 保科营 销部供 应部办 公室行 政人 事部各 车间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1 总要求4.2 环境方针4.3.1 环境因素4.3.2 法律及其他要求4.3.3 目标和指标4.3.4 环境管理方案4.4 实施与运行4.4.1 组织结构和职责4.4.2 培训、意识和能力4.4.3 信息交流4.4.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4.4.5 文件控制4

6、.4.6 运行控制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4.5.1 监测和测量4.5.2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3 记录4.5.4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4.6 管理评审主要职能相关职能 公 司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章节号5.2版 本1页 次1/11环境方针是传达最高管理者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是对法律法规的承诺,是本公司的环境意图和原则的声明,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供指导和框架,为实现上述目的,特订立公司的环境方针为:1.1 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预防污染保护环境;1.2 加强对生产全过程环境因素的控制,抓好废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1.3 广泛开展节能降耗,合理使用水、电及主要原材

7、料;1.4 强化员工的环境意识,塑造全新的现代企业形象。2为实现公司的环境方针,特制定公司的环境目标如下:2.1 根据GB/T 24001标准的要求建立和实施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为环境保护做出我们的贡献;2.2 降低对水体的污染,节约用水;2.3 实现化学危险品安全贮存。 公 司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程序章节号5.3版 本1页 次1/21目和最大限度的识别出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并及时更新,确保环境因素得到有效控制。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3术语本程序采用GB/T 240

8、01标准中规定的术语。4职责4.1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初步识别与评价。4.2 环保科负责各部门环境因素的汇总,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清单。4.3 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的审批。5程序5.1 环境因素的识别5.1.1 对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已经或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确认;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态。5.1.2 环境因素识别以生命周期分析和污染预防的思想为指导,采用工艺流程、统计分析及问答调查等方法对公司涉及到的全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有关大气、水体、废物放射辐射、土地、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环境

9、因素及分析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5.2 环境因素识别步骤5.2.1 环保科每年1月,制定环境因素识别工作计划,各相关部门识别评价本部门的所有环境因素,填写环境因素登记表。5.2.2 环保科将各部门环境因素登记表汇总,填写环境因素汇总表,从中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5.2.3 重要环境因素判定依据:(满足其中任何一条则视为重要环境因素)a.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环境行为;b.潜在的化学品泄露,燃料隐患等;c.有毒有害废弃物未做合理处置的;d.虽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排放频率或排量大的。5.2.4 环境因素的评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公 司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程序章节号5.3版 本1页

10、次2/25.2.5 评价工作结束后将环境因素汇总表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后发送有关部门,并保存记录。5.3 环境因素的管理5.3.1 在公司的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一览表中对某些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5.3.2 对其他重要环境因素,公司制定了响应的运行控制及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管理制度,详见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化学危险品的控制程序及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5.4 环境因素的更新5.4.1 一般情况下,每年年初同环保科组织对环境因素的重新识别和评价,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更新:a.与公司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发生变化时;b.发生重大环境事故后;c.公司生产的产品结构调整以及生产工艺及设备发生变化时;d.公司生产厂扩建时;e.管理评审要求时;f.发生其他变化时;5.4.2 发生上述任一情况时,按前面所书程序在一周内对发生变化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将修正后的环境因素汇总表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送到相关部门,将旧清单收回。6.相关文件6.1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6.2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6.3 化学危险品的控制程序7.相关记录7.1 环境因素登记表7.2 环境因素汇总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