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5520232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重庆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重庆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重庆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重庆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语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语文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4月20日前高三2019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语 文 试 题 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为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化自信问题,在当下的中国再次凸显为重要的实践问题和学术课题,这是历史、时代、现实多重因素促成的。这一问题的求解方式、求解向度等与我们的文化走向、社会发展,与我们的文化梦想,复兴伟业深深融涵一体。涤除仍客观存在的文化上的不自信,是一

2、个现实课题。中华民族有着早醒的文化自觉、骄傲的文化自视,曾长期饮誉潮头。然而,近代以来接踵而至的外力侵犯,使得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不断遭遇重创。“忍见铜驼卧荆棘,神州遍地劫灰飞。”民族命运的困厄消顿,使得自信心的丧落、缺乏,逐渐成为面积不小的、笼盖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阴霾。在顽强抗争、拼搏、逐梦中站起来、强起来的中华民族,改变着现实命运,也改变着精神面貌和文化心理。但漫长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其调适提升绝非旦夕之功。要引导我们的文化自信由自发恢复走向自觉成长,要涵养应对当今时代激烈展开的文化竞争的精神底气。随着我们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提升,当下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也不断恢复、增强。这是与民族振兴进程必然

3、伴行的文化自信的自发恢复。强调文化自信的涵养,就是要引导这种自发恢复走向自觉成长。一方面, 要引导人们克服一时的虚骄、自负的膨胀等非理性的成分;但另一方面,更要引导人们认识当代中国向前向上的大局,认识增进文化自信之于文明重振、民族复兴的意义,促进国人民族自信、发展自信、文化自信的普遍性增进。虽然我们的文化实力在不断增强,但文化的魅力还亟待增强。提振我们的文化自信,在新的时代场景中展现有着悠久文明底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新创造新风采,赢得优势,展现魅力,时不我待。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构成,推进这样的文化建设,需要的是与之相应的文化自

4、信。这是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的本质所在。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是立足当下、继往开来的文化自信。辉煌璀璨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底气。但是,这种底气只有在旧邦新命的历史接续重、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当下实践中,才会更加充盈浩荡。对本民族优秀传统的高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对于在当代文化境遇持守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不过,现实中不同文化猛烈激荡,如果我们迎对现代的西方只能求助于古老的传统,那即是对当代国人文化责任的逃避。当代中华民族,不能做望“洋”、望“古”兴叹者,而要有承于古、强于今的雄心和作为。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是立足中国、面向世

5、界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等于文化上的自我迷恋、自我封闭,它既要体现在对自我文化的确信,也内含着开放包容的气度。既要坚守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作出具有中华民族主体性原创性的文化开拓,又要注重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吸纳镜鉴。立足当下继往开来、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当今时代中华民族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也是我们的自觉追求。当代中国所需要的文化自信,既体现在对自我文化的确信,也内含着美人之美的雅量、开放包容的气度、择善而用的从容。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重要前提是普遍性地增进、提升对于我们自己文化的认知、理解,进而走向认同与确信,增强传承好、发展好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觉,增强推动当代中国

6、文化创新发展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概言之,文化自信立基于文化自知之上,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之“知”,对近代以来革命文化革命传统之“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知”。系统推动中国文化的社会化普及,澈发普遍的文化建设的当下意识责任意识,需要我们基于时代特点、受众特点顶层规划与落地设计。同时,还需要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核心,抓住全民族文化能力建设这个关键,用好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这个最大的教育资源。(摘自沈壮海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强起来,不断改变着现实命运,精神面貌焕然新,民族文化心理也得到快速调适提升,很

7、快就能彻底改观。B. 虽然民族振兴进程会伴随着文化自信的自发恢复,但是我们仍需自觉努力,深刻认识提振文化自信的意义,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魅力。C. 面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激烈竞争,仅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文化自信底气是不够的,还非常有必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D. 要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应在对传统优秀文化、近代以来革命文化及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知的基础上推动普及和聚焦核心。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段结合我国近现代历史阐明了现实中文化不自信客观存在的原因,论证了涵养文化自信的必要性。B. 文章在第段中,从多个方面条分缕析地阐释了我们中国当下所要涵养的

8、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C. 第段是文章的结论部分,重在解决问题,主要阐述了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所应选择的路径和方法。D. 文章围绕“通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的论题,逻辑严密也依次阐述了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的理性思考。3. 根据京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中华民族文化的脆弱性,并没有因早醒的文化自觉和骄傲的文化自视而根本改变,当其面对外力入侵时因缺乏必要的自信而不堪一击。B. 在国际影响力日渐提升的当下中国,只要克股文化自信中的一时虚骄,自负膨胀等非理性成分,就能普遍增进国人的文化自信。C. 增强文化自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国家竞争力,反之亦然。可见,文化自信力与国家竞争力二者是相辅

9、相成、相得益影的。D. 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需要立足当下继往开来,这足以说明文化开拓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文化传承。【答案】1. A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选项“民族文化心理也得到快速调适提升,很快就能彻底改观。”错误,原文是“但漫长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其调适提升绝非旦夕之功”。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

10、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选项“在第段中”错误,第段论证的是涵养文化自信的必要性、迫切性,而不是“涵养的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A选项“并没有因早醒的文化自觉和骄傲的文化自视而根本

11、改变”错误,根据原文“曾长期饮誉潮头。”和“在顽强抗争、拼搏、连梦中站起来、强起来的中华民族,改变着现实命运,也改变着精神面貌和文化心理。”可知,中华民族文化的脆弱性发生了改变。B选项“只要就”的分析,过于武断、片面。D选项无中生有,“文化开拓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文化传承。”于原文无据。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

12、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由郭帆导演、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自今年大年初一上映以来,截至2月20日,国内票房已突破40亿元,观影人次超过8500万,海外票房突破500万美元,创下了近5年来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最好成绩。该片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现象级大片。2月20日,中国家电影局主办

13、的流浪地球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上,科幻作家韩松说,流浪地球的成功因素之一是从一开始,就考虑了与世界的对话。它不仅传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还反映了人类的共同价值。影片所传达的理念与画西方虽有不同却又具备巨大说服力和感召力。科幻电影必将是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科幻能够超越国家与民族,成为人类文明交融互鉴的一种方式。影片通过凝聚全人类的共识来解决地球的生存危机,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最示了中国价值观念的伟大力量。(摘编自影片研讨会发言摘编,人民日报2019年2月21日)材料二:材料三:国家航天局新闻办副主任孟华认为,流浪纪地球在硬科技的故事框架下,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

14、价值观:一百代人的流浪地球计划投射出中国人自古崇尚的愚公移山精神;“饱和式投援”体现了全人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父子情、兄妹情、祖孙情、战友情突出了中国人对仁义礼智信的坚守;对地球未来命运的思考具有未雨绸缪的现实意义,显示出一种中国思考与中国担当。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则看到了流浪地球的另一种意义。他认为中国有尚古的文化传统,重视温故知新、以古鉴今。在影视创作中,历史刷、古装剧一直是最有影响的题材之一,即便是不少幻想类、穿越类的作品,也往往向过去穿越、向古代穿越,缺少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而流浪地球借助刘慈欣小说的建构,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科学幻想基础上的未来世界。人类

15、未来2500年的伟大救赎行为,使这部电影有了全新的时间观和空间观。想象未来、想象宇宙,地球流浪的故事让中国电影开启了一个新的维度,一种新的想象,展开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即便影片对未来的设计、对科学的假设、对人物的呈现还有瑕疵和遗憾,但是它所开启的绚丽而宏大的科学与想象的未来,对中国电影来说如同空谷足音般珍贵。(摘编自流浪地球:硬科技与软文化打造中国科幻大片,光明日报2019 年2月27日)材料四:“流浪地球中,人类作为整体出现不是不同个体、种族之间的冲突即人类命运共同体。”刘慈欣说,“我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创作的,地球是全部历史、文化、文明之根的一个象征。带着地球一起在太空航行,表达了中国人对故土、对家园的感情和情怀。我在宇宙的大背景下去表现这种情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说, 影片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出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体现了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这种范式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传承了由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所代表的保卫自身家园的传统,体现了中国文化对未来世界科幻命题的一种独特的想象和解决方式。”(票房过40亿元: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新征程,新华网2019年2月21日)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根据2017年、2018年上半年的整体产值,中国科幻电影是中国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