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5520076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二)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民族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它诞生于传统中国农业宗法文化土壤之中,它具有适应自然时序、协调家族活动的性质。但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传统节日毕竟脱离了它赖以发生的农业社会土壤,在新的政治社会格局之下,它历史地位的下降与蜕变是必然的结果。因此我们对传统节日在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生存挑战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以使我们在背靠传统、面向未来中能脚踏实地建设我们的节日。 民族传统节日习俗因为近百年的人为阻断,节日习俗本身损毁严重。在“革命”的旗帜下,人们对传统节日有意漠视,对传统节俗进行禁止、改造、抛弃,导致传统节日的空洞化、表层化。由于记忆的

2、缺失,人们有意无意地抛弃了许多传统节俗,使传统节日失去了其丰富的象征与内涵。传统节日习俗元素的失落,直接造成节日文化传承的困难。在当代传统节日复兴过程中,修复有价值的传统节俗刻不容缓。比如春节的社火表演、狮舞龙舞、年画等,都是烘托年节气氛的重要元素。 民族传统节日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民族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土壤中,它是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奏与农业时代伦理文化的产物,传统节日重视协调天人关系与家庭关系。在工业文明与信息化的时代,传统节日已经不是人们生活紧密依赖的时间坐标,人们对传统节日更多地是文化欣赏与精神留恋,享受传统节日是对生活的丰富而不是必需。同时新型社会政治节日、外来节日也

3、在不断地分散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注意力。因此在全球化的语境及多样化的文化选择面前,传统节日要想生存发展并影响民族的未来,就必须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主动变革创新,必须对节日内涵与节俗形式进行合理的文化重组与再造,以获取新的生命力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树立新的节俗标志象征,是民族节日存续的关健。 传统节日的公假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将传统节日定为公众假日这在当代社会有着现实的意义,因为我们多数人的生活处在公共体系之中,这里有一个现代时间与传统时间的协调问题。在传统社会政府假日与社会节日是统一的,人们在统一时间体系之下,因此也就没有时间冲突。现代社会工作时间接照公历进行,传统节日是依照中国传统的

4、夏历,节假日不统一。为了让人们享受传统节日,社会应该给大众以休闲的时间,从时间上保证传统节日的生存空间是特别关键的。人们只要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就会自觉地传承创造节俗活动。 当代传统节日的复兴是传统发明与文化再生的过程,在现代文明的全新环境中,我们有责任与义务更新节日传统。从近年来的传统节日复兴实践中看到各大传统节日适应现实的积极变化,如清明节的网上祭祀活动、七夕节、重阳节节俗重心的转移,说明了传统节日的积极演化能力。新的节俗传统正在形成过程中,我们从节日复兴变化中看到了民族节日的未来。 (摘编自萧放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节日走向)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农业社会

5、,中国民族节日能帮助人们适应自然时序、协调家族活动和天人关系。B. 在新的政治社会格局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标志的中国民族节日发生了蜕变。C. 修复传统节俗,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我国当代传统节日复兴的重要任务。D. 如果新的节俗传统能形成,那么就可能从节日复兴变化中看到民族节日的未来。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与建设中国民族节日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主要以层进式结构论证了民族节日的复兴。B. 文章从时代发展与多元文化需求两个层面论证了传统节日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的变化。C. 文章分析现代时间与传统时间的协调向题,对人们自觉传承节俗活动作出了论证。D. 与第2段的举例论证

6、不同,文章第4段采用了对比论证来阐述传统节日的发展现状。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因为“革命”的影响,人们有意漠视传统节日,甚至将传统节日进行不充实、表面化处理。B. 节日里贴年画、划龙舟等传统节日习俗元素的失落,使传统节日失去了其丰富的象征与内涵。C. 作者认为,与修复节日习俗和适应文化语境相比,解决传统节日的公假问题显得更为迫切。D. 七夕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已和人们生活的时序无关,其更多的价值是对生活的丰富。【答案】1. C 2. C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然

7、后对应原文逐项分析。本题C项,“修复传统节俗,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我国当代传统节日复兴的重要任务”,以偏概全,原文表达为“在当代传统节日复兴过程中,修复有价值的传统节俗刻不容缓”,强调的是“修复有价值的传统节俗”,并非修复所有的传统节俗。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本题C项,“文章分析现代时间与传统时间的协调向题,对人们自觉传承节俗活动作出了论证”不合文意,原文

8、主体部分每1段都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模式,每一段的开头句都是分论点,据此可以断定第4自然段的中心论点应该是“传统节日的公假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C项概括层次大意出现问题。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找准答题区间,本题A项,“因为革命的影响,人们有意漠视传统节日,甚至将传统节日进行不充实、表面化处理”不合文意。原文表述为“在革命的旗帜下,人们对传统节日有意漠视,对传统节俗进行禁止、改造、抛弃,导致传统节日的空洞化、表层化”。原文中“导致”一词表明前后分句是因果关系,“人

9、们有意漠视传统节日”是原因,“传统节日的空洞化、表层化”是结果。选项中抹煞了二者的因果关系,错误理解为递进关系。本题C项,“作者认为,与修复节日习俗和适应文化语境相比,解决传统节日的公假问题显得更为迫切”中“解决传统节日的公假问题显得更为迫切”于文无据,文章第4段写道“传统节日的公假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第2、3、5段都有修复节日习俗适应文化语境的相关表述,作者在表述过程中并没有轻重之分,没有比较哪一个更迫在眉睫。本题D项,“七夕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已和人们生活的时序无关”不合文意,选文表述为“在工业文明与信息化的时代,传统节日已经不是人们生活紧密依赖的时间坐标”,据原文可知,传统文化与

10、人们生活联系减少,但并非和人们的生活时序完全无关。故选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6题。材料一:近几年来,各大媒体纷纷在“媒体融合”上发,并建立了各自的“方法论”。“侠客岛”“麻辣财经”等一批优秀的融堞媒体品牌纷纷面世,共同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矩阵。媒体融合虽然帮助许多传媒体成功转型,但仍有一些媒体人在实践中遇到困惑,践行效果不佳。2月26日,第19期“网络传播沙龙”在北京举行。11位新闻业内实操干将、学界知名教授齐聚一堂,以“新形势新融媒”为主题,共同探讨媒体融合的最新观点与实战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聚焦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就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

11、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深发展”。侠客岛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新媒体品牌栏目,以敏锐的热点追踪能力和幽默的年轻化语态,多次创造了“10万”效应。每当出现重大时政新闻事件,“侠客岛”都会把“高大上”的新闻变成普通人读得懂、喜欢读的文章。不抄段子、不做标题党,在极短的时间里,“侠客島”已经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时政类公众号之一。(摘编自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是大势所趋也迫在眉睫,东方财富网2019年2月23日)材料二材料三微信公众号是目前传统体进行合传播最主要的平台,但是位于新榜指数前50

12、0的微信公众号总体阅读数连续多月出现了下滑的情况,公众号破10W的速度明显放缓,公众号流量红利期正在逐渐消逝。此外,微信、微博类社交平台,今日头条、网易等资讯类,秒拍、美拍等視频类以及映客、花椒等直播类的新兴自煤体平台迅速崛起,对市场进行了极大冲击。“所当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在当今信息革命中,我们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健,总体赶上了时代。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互联网作为划时代的具,推动人类进行新的传播革命,推动我们进入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前的挑战和机遇。截至去年6月,我国网民超过8亿,其中手机网民

13、占98.3。在相当意义上说,谁掌了互联网,谁就把住了时代主动权。(摘编自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主流论,人民日报2019年1月25日)材料四: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深刻变化,重组着内容生产与信息传播的链条,一个万物皆媒”的全煤体时代渐行漸近。人民日报全新改版、全彩印刷,推出融媒体工作室机制,组建了“一本政经”“麻辣财经”等45个专业化、垂直化的品牌工作室,做大做强报网十多种载体,覆盖用户7.86亿人次;新华社自主研发推出“快笔小新”机器人写稿系统,并发布全球媒体首个人工智能平台一一“媒体大脑”和全球首个合成新闻主播一“AI合成主播”;中央广播电視总台以先进技术为引领,深入研究运用人工智

14、能、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全力推进4K超高清电视技术体系建设,牢牢掌握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主动权,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日报社践行“深度融合、移动先行”理念,把一份发行70万份的英文报纸转型升级为一个覆盖2亿多海内外用户的全媒体传平台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众声喧哗的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主流媒体手握的是“金话筒”。把握时代大势,坚持守正创新,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媒体融合的大手笔正等待我们去创造。(摘编自勇立潮头,推进全媒体时代“融合,人民网2019年1月28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侠客岛多次创造了“10万”效应,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时政类公众号

15、之一,其与“麻辣财经”都是媒体融合的典型成功案例。B. 从材料二可知,目前媒体受众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渠道各阵营间形成阶梯差距;与美国相比,中国视频消费数据约等于美国的两倍。C. 微信公众号总体阅读数连续多月出现了下滑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一些社交平台、资讯视频类平台以及新兴自媒体平台的迅速崛起。D. 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众声喧哗的全媒体时代,虽然人人都有麦克风,但主流媒体的优势依然存在。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聚焦媒体融合发展,对主流媒体发展意义重大,对媒体融合发展影响深远。B. 在当今之中国,媒体融合方兴未艾,这是巨大的挑战,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週。如果媒体止步不前,肯定很难做强做大。C. 奥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各大媒体纷纷发力融合发展,这标志着“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已然来临。D. 在全媒体时代浪潮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社等新型主流媒体矩阵正不断成长壮大,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6. 结合以上材料,简要谈谈传统媒体如何在媒体融合中成功转型。【答案】4. C 5. C 6. 把握历史机遇,抓紧时代脉搏;掌握核心科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迎合媒体受众的需要、兴趣 、习惯等;重视受众的普及性,呈现方式更大众化,更直观等;坚持守正创新。【解析】【4题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