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饮食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95503031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0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岁婴幼儿饮食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0-3岁婴幼儿饮食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0-3岁婴幼儿饮食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0-3岁婴幼儿饮食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0-3岁婴幼儿饮食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3岁婴幼儿饮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岁婴幼儿饮食(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3岁婴幼儿饮食及注意事项,夏慧萍,WHO(世界卫生组织)对0-6个月婴儿乳类喂养最新建议: 1、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 2、继续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3、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0-6个月宝宝的喂养,婴儿没有吃到足够母乳的可靠体征: 1、体重每月增长少于500克。 2、尿量少于6次且浓。,因各种原因不能母乳喂养婴儿时需要注意: 1、选择与婴儿月龄相称的配方奶粉。 2、换奶粉要循序渐进,防止腹泻。 3、选择合适的奶嘴。 4、不强求孩子喝完,剩余的及时处理。 5、认真清洗消毒奶瓶和其它哺乳哺乳用品。 6、注意观察婴儿对牛奶有没有过敏反应。,由于条件限制(如母乳不足、母亲需要外出工作等)就需

2、要补充母乳代用品的方式叫混合喂养,此时需注意: 1、用补授法,必须先吃母乳,再吃配方奶。 2、每天喂母乳的次数不得少于3次。 3、挤出的母乳必须放冰箱冷藏,喂前隔水加热。 4、喂牛奶时尽量不要加糖。,比较有争议的问题: 1、要不要给吃母乳的婴儿喝水? WHO:原则上不需要,但如果在炎热的夏天出现脱水热,要喂5%葡萄糖水,每小时1次,每次20-50ML;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儿在两餐之间需要喂适量的水。 2、能不能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喝菜汤? WHO:不需要,正确的做法应是母乳做到平衡膳食,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使母乳营养均衡。 3、婴儿能喝果汁吗? WHO: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额外添加果汁,代乳品

3、喂养的婴儿可以适当添加。 4、冲调好的奶液能不能放在保温杯中保存? WHO:不能!保温杯不是无菌的,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细菌会繁殖;时间放长了奶液会变质;保温环境卫下维生素会被破坏更多。,5、4个月以后开始添加辅食还是6个月以后开始添加辅食? WHO:纯母乳喂养的6个月以后再加,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的可以早点添加。 6、需要补充VD吗? 母乳喂养的婴儿应从出生后15天开始应补充预防量的VD,每天400 IU。配方奶粉喂养的应该要根据奶粉的量再调整VD的量 7、辅食有必要加那么早吗? 有,1、补充营养如铁元素。2、4-6个月是学习和训练吞咽咀嚼能力的关键期。3、促进消化液的分泌量,增强消化机能。4

4、、促进神经系统发育。5、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使用食具,逐渐停止吸吮的摄食方式走向独立的重要转折点。 8、判断添加辅食的时机? 1、对大人吃饭感兴趣。2、流口水、咬奶嘴。3、母乳喂8-10次,人工喂养超过1000ML仍饥饿。4、体重是出生时2倍,低体重儿达到6公斤,给足奶量仍不长。5、少许帮助可以坐起来。,9.什么时候加鸡蛋比较合适? 鸡蛋一直被认为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所以它在宝宝辅食菜单上占据了重要一角。鸡蛋的确是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食物,蛋黄中含有的铁、卵磷脂、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等。可是蛋黄中某些营养成分比如铁,不容易被婴儿吸收,过早喂蛋黄还可能引起婴儿的过敏反应。所以根据孩子肠胃

5、的特点,首次添加的辅食最好选择谷类,如米粉、泥糊状食品等。 一般来说,4-6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喂蛋黄了,如有过敏史家庭的孩子最好再推迟几个月。营养专家认为,1岁到1岁半的婴儿最好只吃蛋黄,而且每天不能超过1个。由于婴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肠壁的通透性较高,而蛋白分子较小,有时可通过肠壁直接进入婴儿血液,使婴儿机体产生过敏,导致湿疹、荀麻疹等病,所以6个月前的婴儿最好不要吃蛋白。1岁半到2岁的孩子可隔日吃1个蛋,包括蛋黄和蛋白;年龄稍大一些后,才可以每天吃1个蛋。,10.婴儿适合用盐吗? 3个月内的婴儿不宜吃盐,因为这一时期的宝宝肾脏功能尚差,吃咸食必然会增加肾脏负担,影响其正常发育,还有可能

6、引起浮肿。因此,3个月内的婴儿依靠母乳和牛奶中的天然盐分已经足够,不必另外加盐。 3个月后,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肾功能逐渐健全,这时便可以考虑再加盐或吃点咸食了,但其原则是宜少不宜多,而且要循序渐进。6个月后,可将食盐量限制在每日1克以下,10个月以后到6岁,每天不要超过2克。在夏季出汗较多时,或有腹泻、呕吐,食盐量可略增加。,1) 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 奶类仍是其营养需求的主要来源,建议每天应首先保证800ml-1000ml的奶量,以保证婴儿正常体格和智力发育。母乳仍是婴儿的首选食品,建议6-12月龄的婴儿继续母乳喂养,对于不能用母乳喂养的6-12月龄婴儿,建议选择符合其生理特点和营养需

7、要的配方奶粉,6-12个月宝宝的科学饮食,2) 及时合理为宝宝添加辅食。 建议从6月龄时开始添加泥糊状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黄泥、鱼泥等),7-9月龄时可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如烂面、碎菜、全蛋、肉末),10-12月龄时,大多数婴儿可逐渐以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量由少到多、质地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从植物性到动物性、消化程度先易后难。,3) 给宝宝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婴儿6月龄时,每餐的安排可逐渐开始尝试搭配谷类、蔬菜、动物性食物,每天应安排有水果。应让婴儿逐渐开始尝试和熟悉多种多样的食物,特别蔬菜类

8、,可逐渐过渡到除奶类外其它食物形成单独的1餐。随着月龄的增加,也应根据婴儿需要,增加食物品种和数量,调整进餐次数,可逐渐增加到每天2-3餐(不包括乳类进餐次数)。制作辅食时应尽可能少糖、不放盐、不加调味品,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4) 逐渐让宝宝自己进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建议用小勺给婴儿喂食物,对于7-8月龄的婴儿,应允许其用手握或抓食物自己吃,到10-12月龄时鼓励婴儿用勺自己进食,这样可以锻炼婴儿手眼协调功能,促进精细动作的发育。 5) 定期监测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 身长和体重等生长指标反映了婴儿的营养状况,父母可以在家里对婴儿进行定期连续的测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仅可以帮助父母更好

9、地了解婴儿的生长发育速度是否正常,也可以及时提醒父母其喂养婴儿的方法是否正确。特别需要提醒妈妈注意,孩子生长有其个体特点,生长速度有快有慢,只要孩子的生长发育在正常范围就不必担心。婴儿的年龄越小,测量的间隔时间越短。 6) 注意饮食卫生。 膳食制作和进餐环境要卫生,餐具要彻底清洗消毒,食物合理储存以防腐败变质,严把病从口入关,预防食物中毒;给婴儿的辅食应根据需要现制作,剩下的食物不易存放,要弃掉。,1) 继续给予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逐步过渡到食物多样化。 可继续给予母乳喂养直到2岁,或每日给予不少于800ml奶量的幼儿配方奶粉, 当幼儿满2岁时,建议可逐渐停止母乳喂养,但是可继续提供幼儿配方奶粉

10、每日奶量不少于500ML。同时,应根据幼儿的牙齿发育情况,适当增加细、软、碎、烂的膳食,种类不断丰富,数量不断增加,逐渐向食物多样过渡。,1-3岁宝宝的科学饮食,2)给宝宝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除奶类外,幼儿的食物选择需依营养全面丰富、易消化的原则进行。 3)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宝宝膳食。 4)让宝宝在良好环境下规律进餐,重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幼儿饮食可从1岁多时的一日多餐,逐步过渡到2-3岁时的一日5-6餐,即一天进主餐三次,上下午两主餐之间各安排以奶类、水果和其它稀软面食为内容的辅餐,晚饭后除水果外逐渐做到不再进食,特别是睡前忌食甜食,有助于预防龋齿。,要重视儿童饮

11、食习惯的培养,饮食安排上要逐渐做到定时、适量,有规律地进餐,不随意改变幼儿的进餐时间和进餐量;鼓励和安排较大幼儿与全家人一同进餐,以利于儿童日后能更好地接受家庭膳食;建议避免让儿童边看电视边吃饭、不要养成看护人追着儿童喂饭等不良习惯;培养孩子集中精力进食,暂停其他活动;有条件时可安排与其他儿童一同集体进餐,有利于儿童饮食习惯的培养;家长应以身作则,用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影响儿童,使儿童避免出现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 要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建议进餐场所要安静愉悦,温度、光线适宜,固定进餐场所。避免喧嚣吵闹,以使幼儿注意力集中。桌椅、餐具可适当儿童化,鼓励、引导和教育儿童使用匙、筷等自主进餐。,5)

12、鼓励宝宝多做户外游戏与活动,合理安排零食,避免过瘦或肥胖。 正确选择零食品种,合理安排零食时机,使之既可增加儿童对饮食的兴趣,并有利于能量补充,同时又可避免影响正餐食欲和进食量。应以水果、乳制品和小点心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控制纯能量类零食的食用量,如糖果、甜饮料等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及果冻。可以加餐的形式给予零食,数量和时机以不影响幼儿正餐食欲为宜。鼓励儿童参加适度的活动和游戏,不仅可以有助于锻炼儿童的体能和智能,而且有利于维持儿童能量平衡,使儿童可以保持合理体重增长,避免儿童瘦弱、超重和肥胖。,6)保证宝宝每天足量饮水,建议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13岁幼儿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水125毫升,全日总需水量约为1250毫升2000毫升。幼儿需要的水除了来自营养素在体内代谢生成的水和膳食食物所含的水分(特别是奶类、汤汁类食物含水较多)外,大约有一半的水需要通过直接饮水来满足。,7) 保证适当的室外活动和日光照射时间。 每日安排幼儿12个小时的户外游戏与活动,既可接受日光照射,有助于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形成和钙质吸收,又可以通过体力活动实现对幼儿体能、智能的锻炼和维持能量平衡。 8)定期监测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 9)严格餐具消毒,确保饮食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