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与新儒商概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86787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伦理与新儒商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儒家伦理与新儒商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儒家伦理与新儒商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儒家伦理与新儒商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儒家伦理与新儒商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家伦理与新儒商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伦理与新儒商概述(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章 儒家伦理与新儒商,第一节 孔子的伦理思想 第二节 孟子对儒家伦理的发展 第三节 新儒商理论与新儒商人才培养,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汤恩博士在一次欧洲国际会议中提出警告,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教。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会后发表共同宣言说:人类要走向二十一世纪,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以前,在孔子的思想里寻找智慧。,3,第一节 孔子的伦理思想 一、孔子伦理思想的地位,(一)地位 1.孟轲称孔丘为古圣贤中的“集大成”者 2.孔子对商、周以来的经济伦理与思想加以广泛的吸收、改造与创新,发表了多方面的见解和评论。在经济思想方面

2、的成就也大大超过一切前人和同时代的人。,4,3.建立了“义主利从论” 4.中国古代的经济伦理与思想史创立者 5.孔子的经济伦理与思想对后代发生着极为巨大深远的影响。 、,5,(二)孔子的经济伦理的表现 第一、富民思想。 孔丘及其弟子提出富民,足民主张,把这视为治国、为政的基本纲领之一。提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论点,较为明确指出富民是富国的基础。,6,第二,轻徭薄赋思想。 一是反对贪冒,反对聚敛,二是借主张轻徭薄赋来反对当时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的经济改革,要求恢复周代的旧制。 第三,重视“民食”思想。 孔丘及其弟子提出富民,足民主张,把这视为治国、为政的基本纲领之一。提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

3、论点,较为明确指出富民是富国的基础。,7,二、孔子的义主利从论,孔丘的义主利从论是春秋时期的利义关系论的总结和进一步发展,包括下面一系列论点: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见利思义” 3.“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4.“以义生利”,8,三、孔子的义主利从论的具体表现,(一)求富论 孔丘对财富、财利本身并不抱消极鄙弃态度。他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孔丘认为富民足民,是民富为政,治国的基本要求。 他认为富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必须是合乎“道”,否则就宁可舍富处贫。,9,(二)分工论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强有力的

4、杠杆。 孔子主要关心的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问题,而对其他分工问题涉及很少。在他心目中,只有“谋道”和“谋食”两种职业。,10,“谋道”的是脑力劳动者,他们的劳动方式有“学道”和“行道”两种,即“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谋食”是指农、工、商各种体力劳动者的事,也包括那些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人。,11,(三)消费论 中国古代在消费问题的传统思想是黜奢崇俭。孔丘是黜奢崇俭论者,他强调治国要“节用而爱人”,认为个人生活也俭胜于奢,因为“奢则不孙(逊),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孔丘认为区别奢俭的唯一标准就是周代的礼制所规定的等级消费标准,人们在衣、食、住、行、交际、陈设、婚娶、丧葬、祭祀各

5、种活动中,都必须严格遵照礼制的规定,而不应有所偏离。,12,(四)赋役论 孔子的赋役论,也就是他的财政思想,是他在财政问题上的观点和主张的总和。 孔丘赋役论主要是两个论点:在赋税问题上,他主张“行度于礼”,在征调徭役问题上,他主张“使民也义”。,13,“行度于礼”即在征收赋税时要遵守礼制的规定,具体说,就是恪守“籍”法,只对公田征税,税率方面坚持“彻”法,十分取一。 “使民也义”就是主张在征调民为国家服徭役时,要遵守义的原则和礼的规定,不可任意苛派,使百姓的徭役负担过于沉重。,14,第二节 孟子对儒家伦理的发展 一、孟轲对儒家义利观的发展,(1)孟轲继承了孔丘的义利观的思想,并有重要发展。 (

6、2)孟轲很重视财利问题。他言利有一个前提即各等级、各社会等集团要互相承认彼此之间在财利问题的界限。 (3)孟轲提出来“仁政”的概念,他主张必须行“仁政”或在政治上行“先王之道”。他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严治天下”,15,二、孟子伦理观的具体体现,(一)恒产论 动机:要使耕者能向国家提供九分之一或十分之一剩余劳动,必须使他们拥有一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使他们成为有自己家庭经济的耕者。使百姓有自己的“恒产”作为“仁政”的基础和首要前提。,16,“恒产”即为百姓固定的占有或使用的财产。就是百姓私人所有或归私人恒久使用的是以维持本人及家庭成员生存,是以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财产。也是指“耕者”或劳动农

7、民的恒产。 井地方案: 制民之产的关键是“制其田里”,要使每一农户有百亩田,就必须划清各户耕地的疆界,这就是他所说的“正经界”,这是解决恒产问题从而实施“仁政”的开端。他还设计一个“制其田里”的具体实施方案,其内容有:,17,第一,把耕地划分成井字形方块,每井九百亩,每块百亩,中间百亩为“公田”,周围百亩分给八家 作为“私田”,每家百亩。 第二,八家提供无偿劳动“同养公田”,完成公田上的耕作任务,才允许耕种自己的私田。 第三,各家必须终身居住、生活和耕作于井田之中,永远不得离开所属的乡井。 第四,八家之间,和睦相处,平时互相帮助,遇有盗寇或战事则共同担任守卫。井田不仅是生产组织,而且也是一个地

8、方武装组织。 第五,井地制度只实施于远郊以外的农村,城内和近郊则不划井地,这里的土地所有者自行向国家缴纳十分之一的实物税。,18,(二)赋役论 “无野人莫养君子”是孟轲赋役思想的主要理论基础。 1.孟轲反对过重的赋税徭役,主张“薄税敛”,“不违农时”,百亩之田,“无夺其时“。 2.孟轲还把他的轻徭薄赋思想概括为一个 原则:“取于民有制”。,19,3.孟轲也不赞成赋税徭役过轻。 4.孟轲把轻徭薄赋主张同维护、发展新的封建主义生的产方式要求结合起来。 5.除了“取于民有制”的原则和十分取一、不违农时的征收,征收标准外,孟轲还提出下列一些具体主张: 第一,一般只征农业税,不对其他行业征税。 第二,纳

9、税方式尽量单一化,避免以多种方式同时征收。,20,(三) 通功易事论 1.“通功易事”就是分工和交换 孟轲主张商业和手工业与农业并存,主张国家对其予以保护。指出:“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之治,陶治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孟轲所谓“厉”,是指交换中是否有一方占另一方的便宜,使另一方吃亏的问题。,21,2.分工使不同的产品生产者处于相互依赖的关系,离开了其他生产者,任何人也无法满足自己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全部需要。 3.孟轲还充分肯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社会分工。他认为国家管理者和人民群众之间,“守先王之道”的学者和从事体力劳动者之间,也是一种社会分工,前者是劳心者,后者是劳力者。,22

10、,4.孟轲对商品价格决定问题的观点,是特别值得研究和实现的。他认为:各种商品价格高低不齐这种现实,是由“物之情”即商品本身的“情”所决定的。“情”即“实。“实”和“名”是相悖的。名是形式,是表面的东西,实则是内在的东西。,23,孟轲所说的情究竟是指什么呢?经过研究比较,对孟轲所说的情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物之情”不是商品的价格或市价,而是指商品的一种内在的属性,是显示价格的东西。 第二,“物之情”不是指商品的质量或使用价值;“物之不齐”是排除了质量或使用价值之后来进行比较的。 第三、这个“情”是可以进行数量比较的,“物之情”不齐,物之价也因之不齐。,24,第三节 新儒商理论与新儒商人

11、才培养,一、培养新时代的儒商必要性 1.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包括:经济一体化、贸易国际化、政治多极化等。,25,2.知识经济的要求 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有四个不同特征: 增长原动力不同于传统经济,它是以高科技、信息等为增长原动力; 生产方式不同,它以集约型为主; 交换方式不同,它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 经济主体交往也不同,新经济趋向全球一体化。,26,3.管理变革的要求 在工业经济时代,其管理重点是生产管理,是扩大规模增加产量,生

12、产环节成为管理中心。管理的重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新经济时代,管理的重点是研究与开发、切实提高经营管理人员及职工的道德、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管理的重心由单纯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向知识(包括技术)的生产与开发转移。提高知识的生产与开发率成为衡量企业的重要指标。,27,4.建立中国特色管理人才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优秀传统伦理与文化+现代化+市场经济 5.中国教育改革的要求 重塑大学精神 :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核心:道德、理想、现实、服务,28,二、“新儒商”的内涵与特征,(一)“儒”及儒商的各种说法 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儒这一现象在孔子

13、之前就客观存在,到春秋时期,由于孔子及弟子的集大成,儒产生了质的飞跃,并自成一家。孔子及弟子的贡献:一是把殷商民族部落性的儒扩大到以“仁”为己任的儒;二是把柔懦的儒改变为刚毅进取的儒。 儒同时还是儒雅,是有文化教养,不固陋、不卑鄙。,29,说法一:儒商是指以儒家理念为指导的,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人。 说法二:儒商是把“儒”和“商”结合起来的“商”,即把“商”的职业和“儒”的伦理结合起来的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活动主体。 说法三:儒商与一般商人最本质的区别就是非常重视商业道德,不义之财不取。 说法四:儒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说,是指以儒家学说作为行为准则的商人;从广义说,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儒

14、、道、墨、法、兵家之长的商人。,30,说法五:儒商是指有较高素养的、有儒家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的、有自强不息和勇于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说法六:儒商分为古代儒商和现代儒商,现代儒商是把“内圣”和“外王”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美德和由市场经济滋生的新道德观念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人的价值,实行人格化管理的商人。 说法七:儒商是指把儒家的价值理想与市场运行本身的法则相结合,并能遵循指导市场活动法则的商人。,31,说法八:儒商是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观念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现代儒商应该是既有科学专长,同时又具有儒家价值理想的,即具有“士魂商才”的经营管理者。 说法九:儒商就是以孔子倡导的儒家道德来规范自己的商业行

15、为,并进行内部管理的商人或经营者。 说法十:儒商是指有文化、讲道德、善理财、会管理、创效益,并且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商人或企业家;现代儒商还具有现代意识、区域意识、全球意识等。,32,(二)新儒商的内涵与特征 从说文解字来看,“儒”是“人”和“需”的组合,“儒”是“人们所需要的”,也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品学兼优的人才。 概括地说,“新儒商”既包括以新儒家文化为底蕴的现代市场主体,也包含继承弘扬儒家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商人、经营者和管理者。,33,(1)新儒商是适应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的商人,能

16、适应市场变化、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2)新儒商是具有仁爱之心,能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优秀文化,借鉴并吸纳国外先进文化与科学管理,融合提炼,形成特色的现代经营管理者或现代商人。,34,(3)新儒商作为个人应具有渊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具有经营、管理、营销、交际、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道德素养,具有高尚的道德与情操,重视知行合一。 (4)新儒商坚持以义生利,以人为本,诚信经营,和谐发展。 (5)新儒商德才兼备,高瞻远瞩,发展实业,服务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众善奉行为至乐,以报效祖国为宗旨。,35,(三)新儒商及其特征 这里的“新”包括以下含义: 一是与传统儒家文化相比的“理论创新”; 二是基于全球化进程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观念更新”; 三是在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导下将儒家文化应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实践创新”; 四是基于东西方文化交流、渗透、扬弃、融合、升华的“整合创新”。,36,新儒商的特征: (1)时代性 新儒商的培养是要符合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要求。新儒商的培养不仅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中“仁、义、礼、智、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