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趋势复习策略与方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83272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数学趋势复习策略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考数学趋势复习策略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考数学趋势复习策略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考数学趋势复习策略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考数学趋势复习策略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趋势复习策略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趋势复习策略与方法(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视“四基”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察 考察的知识点主要有: 相反数、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科学记数法、实数的运算与大小比较、三视图、坐标系、图形的旋转、统计图表、概率的计算、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圆的切线、圆周角,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方程及方程组的应用、不等式(组)的应用、分式的化简求值、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 思想方法主要有: 重点考察了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化归、方程与函数、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重视联系生活,突出应用 试题涉及的生活实际应用题共计46分,约占整个试卷的38,与去年的37分,31相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这一改变正体现了“贴近学生学习、

2、生活实际”这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活动过程的考查 试卷充分体现了课改精神,共考察了函数、方程、统计、概率思想,同时还渗透数形结合、待定系数、归纳、尝试探索、类比延伸、拓展迁移等方法。,关注过程,考察能力 新标准提出了数学探究、数学表达等过程性目标,把数学思维渗透于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中。把数学探究的过程分解成若干个操作任务序列,通过学生完成这相对的独立的操作任务来评价学生的数学概括和推理的水平,是很好的评价方式。如第22题,此题设置了尝试探究类比延伸拓展迁移三个梯度的问题序列,比较有效的考察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数学探究能力。,近几年河南压轴题显现出稳定的态势,通常有以

3、下内容: 1、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2、三角形(等腰、等边或直角,全等或相似); 3、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4、运动变化(点动、线动或形动) 5、数学思想和方法: 分类(分段)讨论、数形结合、函数思想、方程思想等 待定系数法;,二、近几年压轴题分析,压轴题是中考数学试题的精华部分,具有知识容量大、解题方法活、能力要求高、综合性强、突显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特点。,13年这个题以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为背景,与平行四边形、相似形、运动变化相结合,运用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及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借助待定系数法达到求值解决问题的

4、目的。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学生得分率较低。,(一)、压轴题复习策略,事实证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压轴题的失分,并不是没有解题思路,而是错在非常基本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上,或是输在“审题”上。应当把功夫花在夯实基础、总结归纳、打通思路、总结规律、提高分析能力上。,(二)、解题步骤,1、审题:这是解题的开始,也是解题的基础.一定要全面审视题目的所有条件和答题要求,以求正确、全面理解题意,在整体上把握试题的特点、结构,以利于解题方法的选择和解题步骤的设计.,审题思考中,要把握“三性”,即明确 目的性,提高准确性,注意隐含性,(二)、解题步骤,解题实践表明:条件:暗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

5、告并诱导解题方向,只有细致地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慢,其实“慢”中有“快”,解题方向明确,解题手段合理得当,这是“快”的前提和保证否则,欲速则不达.,三、2013年数学失分的原因分析:,准备不足,落实不够 考前没做好充分复习,不能做到有备无患,知识有明显的缺失。 双基不牢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欠缺,对基本要求学生不重视。,表达不准 如解图形题时,没有将对应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符号写错、字母写错; 不能够较为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概念和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导致答案的“口语化”严重,或心中有而说不好说不出,症结在于:考生平时不能做到认真练习,书写不规范,造

6、成解题过程表达不完整。,阅读习惯差、审题不清 考生不会审题,把握不住题意,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对新出现的题目不能灵活运用所学正确分析理解,造成盲目解题,导致失分。 卷面书写乱,不规范 平时书写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书写潦草,书写不条理,对答题内容没有整体规划,任意涂改,阅卷老师看不清楚所写内容,影响阅卷老师情绪和阅卷速度,违反给分常理和原则,影响个人得分。,2014年河南数学中考趋势展望,1、抓住基础: 13年河南中考数学试题中真正困难题目的分值只有14分左右。 对于数学课程标准中“能”、“会”、“掌握”、“运用”后面的内容,应该是考查的对象。例如:相反数、倒数、绝对值和平方根,科

7、学记数法考的几率仍然很大。 要考统计的相关概念,并至少有一道大题是关于统计应用方面的。 有关概率的问题不会难也不会太容易。,2014年河南数学中考趋势展望,2、突出重点: 中考试题的重点内容在考试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例如:初中数学的主干知识有:方程与不等式、函数、概率与统计、三角形、四边形等,对这些主干知识的考查在13年的试题中所占分值达90分。,2014年河南数学中考趋势展望,3、强调应用: 具有应用背景的问题在13年的试题中占46分。 要提高分析题意、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能力,和分析图(表)、从题目中抽出“关键词”和“关键数量”的能力从而有意识地将实际背景剥离掉

8、,并发现问题中的数学关系。,2014年河南数学中考趋势展望,4、关注思想、方法: 13年的试题中涉及数形结合、转化思想、运动思想、分类讨论、图形变换的题目分值为67分。 “难题”的“难”对不同的同学意义是不同的。原因在于其对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的掌握运用水平不同,所积累的数学经验不同造成的。,2014年数学 中考复习建议,(一)明确命题的原则与规律,命题原则: 考试命题以学科标准为依据,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命题规律: 可参考近三年

9、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二)了解分布 明确重点,“数与式、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方程与函数”四部分近几年所占的比例与考试的重点知识是什么!题目是以何重形式呈现的。 第一轮一般是“三抓五过关” 抓:考纲、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概念; 过关:概念,定理与证明,常用的例题与习题,基本思想与方法。 第二轮专题复习,重点突破。,(三)制订计划 合理安排,切实可行的计划是复习的前提与保证; 合理安排就是把握中考的节奏与时间分配; 加强课堂学习探究,提高课下学习效率; 注重基础题型练习,强化解题方法思路。,(四)讲方法、重实效、抓落实,讲方法: 第一是讲数学知识中的方法,第二是讲复习的方法。 (1)加强“四基

10、”。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2)注重常用的数学方法的学习; (3)注意进行数学思想的培养。 重实效: 复习要看效果,要通过作业、测试、纠错掌握复习情况。 抓落实: 应该学会的会了没有?必考的知识点是否过关? 解题步骤会不会准确的表达与描述?,综上所述: 数学中考中部分同学存在的问题,1、没有准确把握基本概念、定理或公式的条件和适用范围。缺乏必要的记忆。 2、计算能力弱,影响思维与结果。 3、数学语言、解题格式不规范。 4、只凭个人的感觉而不善于说理和论证。 5、阅读习惯差、不会审题。,复习建议,1.认真体会往年试题的特征. 2.注意解题规范性. 3.建立错题档案.

11、4.每日进行知识和方法的总结. 5.按考试的要求进行平时的练习. 6.每天进行调节心态的练习.,对应策略一:提高知识理解力的策略 要回顾好知识背景,抓住概念、定理叙述中的关键词。 要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 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类,熟悉典型例题, 分析例题结构特征,归纳解题思路、方法,为例题的迁移做好准备。,在几何复习中要概括出中考必备的“基本图形”,如“平行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等等。要总结:“角平分线有什么作用?中点怎么用?折叠问题怎样处理?轴对称会产生什么图形?旋转变换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旋转的结果是什么?”,对部分难点问题,要概括出题目的特点。 如:对“函数”学习的三

12、个关键词“对应与定义,运动与特征,图形与方法”。 对“圆”学习的四个条件反射“弦与垂径,角与弧,直径与直角,切线与垂直”。,要总结一些习惯性的错误,1.对数的认识停留在小学阶段. 2.忽视公式成立的条件. 3.随意省略过程导致计算错误. 4.将解方程和代数式的运算混淆. 5.做题只考虑目的和个人愿望不考虑必须遵守规则. 6.懒得写必须的文字.,7.错误的迁移(如解不等式). 8.只会机械地背诵公式中的字母而不能用文字语言解释公式的结构特征. 9.缺乏化简意识导致的错误. 10.不做基本的检验. 11.不考虑实际问题的具体限制. 12.注意细节和结构(如:边边角).,13. 找到一个答案后不深入

13、思考(如:三角形的高或中垂线,弦所对的圆周角). 14.随意增加自己想要或题目中好像有的条件. 15.仅仅凭直观就做出判断. 16.受到“假定理”的干扰. 17.画图不认真导致错误的判断.,对应策略二: 数学技能的熟练化策略 要使每类问题的解决:操作化、程序化、自动化。如:方程问题的求解步骤,函数问题的解法,几何图形的分析方法。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提高计算能力,需要同学清楚运算的算理,需要同学养成先动脑再计算,尽量寻找最优算法的习惯,需要进行计算技巧的练习,还需要同学养成写全过程的习惯和管理好自己的心态。,对应策略三: 数学习惯的养成 对于审题,要用笔引导自己一个词一个词地读题,并随时画

14、出“关键词”的习惯。 要解决好“规范书写”问题。 第一轮复习结束,要保证能够快速、全对(一遍成)地完成大容量的常规试题。务必抓住“准确率”和“时间”两个要素。,遇到疑难问题,要“能写即写”。先解决会解决的部分,能写几步就写几步。例如:把文字语言译成符号语言,把条件和目标译成数学表达式,设未知量为未知数,设轨迹题的动点坐标,依题意画出图形等。,认真归纳知识的遗漏点,分析做错的原因,研究解决的方法。要把好五关: 1、把好计算的准确关。 2、把好理解审题关。 3、把好表达规范关。 4、把好思维关。 5、把好解题速度关。,积极进取习惯的养成。“不是不能,只是我们僵化了”。 坚持的习惯的养成。“只差一步我们就成功了”。 动手的习惯的养成。“手是大脑的探路杖”,要树立“两多一少”的意识,即“多写,多画,少动脑”。 反思的习惯的养成。我做的对吗?我考虑所有情况了吗?,懂了会了对了快了 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前提。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靠第一轮复习来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