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精卫填海》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5471540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精卫填海》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精卫填海》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精卫填海》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精卫填海》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精卫填海》人教(部编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精卫填海导学案设计课题精卫填海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的故事。4.学习精卫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知道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精卫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2.能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的故事。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搜集神话及山海经的资料。(师生)3.熟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

2、看图导入,激发兴趣(用时:3分钟)1.出示图片: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2.提问: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猜测一下它为什么这么做?3.揭题并相机板书课题:精卫填海。4.指导学生看题目质疑。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2.汇报交流自己看到的内容,其他学生补充。3.齐读课题。4.学生质疑。预设:(1)精卫是谁?“填”是什么意思?(2)精卫为什么要填海?(3)精卫是怎样填海的?结果怎样?1.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图片。2.指导学生读准“填”的字音。3.学生看题目质疑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20分钟)1.出示学习要求,指导学生按照要求学习。(1)学习要

3、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2)带着刚才的疑问读文,并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好后先和同桌说一说。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检查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相机正音。3.引导学生再次读文,要求读准字音,尽量把课文读流利。1.按照要求学习。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字词,自学字词,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生字表,可以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老师交流解决。2.小组内自学生字,互相交流识字方法。如:采用换偏旁法记忆“返”;运用比较法记忆“曰”和“衔”等。3.指生认读,纠正字音。1.“少”是多音字,要提醒学生注意。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3.初读课文时,教师可范读课文,引导学生用“/”画出停

4、顿。三、朗读课文,读准读顺(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试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生尝试朗读。3.组内朗读。4.引导学生赛读。5.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1.试着朗读课文。同桌互读。2.朗读评议。3.小组内轮流朗读,读好停顿。4.竞赛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5.齐读、分组读、自由读。学习文言文时,教学中要把“读”放在第一位,给学生大量的朗读时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为理解内容做好铺垫。四、指导书写,培养习惯(用时:7分钟)1.出示“帝、曰、溺、返、衔”的生字卡片。2.出示生字“溺”。指导学生观察:这个字有什么特点?3.范写生字“溺”。4.指导学生书写剩余的字并评价。1.开火车

5、朗读生字并组词。2.观察字的结构,说出这个字的结构特点左窄右宽,了解这类字的写法。3.认真观察老师的运笔方法,和老师一起书空。4.认真书写,力争规范、正确书写,写好后集体评议。提示学生带有“氵”的字多数与水有关;“弓”字三笔写成,第二笔是横。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揭示课题,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1.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精卫填海。2.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朗读。3.听写本课生字。4.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1.齐读课题。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3.在听写本上规范书写生字。4.自由读、分组读、赛读、齐读。1.学生朗读字词时要相机强调部分生字的读音。2.在学生

6、听写后,引导学生回顾这几个字的易错处,强化学生的记忆。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用时:30分钟)1.引导学生交流学习理解文言文的方法。2.指导学生小组内理解文言文的内容。3.汇报交流,相机指导。学习第一句话:(1)指导学生汇报对第一句话的理解。(2)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区分“少女”古今意思的不同。理解“之”的意思。(3)引导学生思考:读了第一句话,你知道了什么?4.学习第二句话:(1)指导学生汇报对第二句话的理解。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于东海”的不同。(2)引导学生思考:读了第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相机出示精卫填海的图片:看到这张图片,你能联想到什么?思考:大海和精卫鸟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讨论:

7、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精卫鸟?5.想一想: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6.简介山海经并推荐阅读。1.汇报自己知道的理解文言文的方法。2.自己理解后,在小组内学习交流。3.汇报交流学习所得。汇报对第一句话的理解。(1)朗读第一句话。(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3)思考后汇报,其他学生相机补充: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4.学习第二句话:(1)朗读第二句话,小组交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女娃在东海游玩时被淹死了,死后变成了精卫鸟,经常衔西山的木石填东海。(2)组内交流后汇报:看图片尽情发挥想象。同桌模仿精卫鸟和大海进行对话表演。小组内讨论交流。5.讨论交流:人们通常在“为了自己的目

8、标不断努力”这种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6.了解山海经。1.在学生汇报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后,教师相机在黑板一侧板书方法。2.学生在小组内学习时,教师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并要深入各组相机引导点拨。3.学生汇报时,教师不要急于总结,要把时间留给其他学生补充。4.大海和精卫鸟的对话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表演中。5.介绍山海经时,教师要灵活些,挑选其中有名的神话故事进行介绍,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三、总结全文,拓展阅读(用时:5分钟)1.总结全文,尝试背诵。2.拓展作业。(1)回家后把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2)借阅山海经。1.畅谈自己的收获,比赛背诵。2.(1)回家后把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2)借阅山海经,和家人分享其中的故事。建议学生阅读山海经中自己喜欢的故事,并把故事讲给喜欢的人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