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凡高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5471007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近凡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走近凡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走近凡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走近凡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走近凡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近凡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近凡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艺术探索-走近凡高,后印象派画家凡高,荷兰画家梵高,全名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倍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至今享誉世界。,梵高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梵高年轻时在

2、画店里当店员,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后来到巴黎,和印象派画家相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以此,人们称他为“后印象派”。但比印象派画家更彻底地学习了东方艺术中线条的表现力,他很欣赏日本葛饰北斋的“浮世绘”。而在西方画家中,从精神上给他更大的影响的则是伦勃朗、杜米埃和米莱(Millet)。 梵高生性善良,同情穷人,早年为了“抚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他曾自费到一个矿区里去当过教士,跟矿工一样吃最差的伙食,一起睡在地板上。矿坑爆炸时,他曾冒死救出一个重伤的矿工。他的这种过分认真的牺牲精神引起了教会的不安,终于把他撤了职。这样,他才又回到绘画事业上来,受到他的表兄以及当时荷兰一些画家短时间的

3、指导,并与巴黎新起的画家(包括印象派画家)建立了友谊。,凡高13岁 这时的凡高正在小镇泽文伯根 Zevenbergen 的简普罗维利私人寄宿学校学习。,凡高的主要家庭成员介绍,凡高的祖父 文森特 凡高 Vincent van Gogh(1789-1874) 和凡高的父亲一样,凡高的祖父也是一位牧师。收养了12个孩子。其中有6个儿子,凡高的父亲是第四个。,凡高的父亲 Theodorus van Gogh 西奥多卢斯 凡高(1822-1885) 西奥多卢斯凡高是凡高的父亲。毕业于乌得勒支神学院,成为一位基督教牧师。同他几个不是大画商就是海军司令的兄弟比,他显然不算成功,甚至不能算一个成功的牧师。因

4、此他总是被调到很偏僻的地方工作,比如纽南。虽然凡高和父亲在生活上并不融洽,但凡高对父亲还是很有感情的。在纽南时,父亲的死一度使凡高深受打击。,凡高的母亲 Anna Cornelia van Gogh 安娜科尼莉亚(1819-1907) 安娜生于海牙,她的父亲在海牙被誉为“国王的装帧师”,因为他被选中装订第一部荷兰宪法。他的几个女儿中,有一个嫁给文森特凡高叔叔。1851年与凡高的父亲结婚。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不幸夭折了,因此她一直无法全身心的爱凡高,虽然给凡高起了与他夭折兄长相同的名字-文森特。也正因如此,凡高一生都有一种罪恶感,心灵上的阴影总也挥之不去。这可能也是导致凡高自杀的原因之一。(只是一种

5、观点)不过,安娜写信的文采可是一流,凡高一定很受影响。安娜死时是87岁,她看到了自己的儿子被成为艺术家的那一天。,凡高弟弟提奥 谈到凡高,谈到凡高的一生,就不能不说提奥。有人说,提奥就是为凡高而生的。作为弟弟,提奥对兄长的不仅是爱与经济上的支持(凡高的创作是在弟弟的资助下完的),还有对作为艺术家的哥哥的崇敬,甚至崇拜。凡高死后六个月,提奥也在悲痛中死去。后来,提奥和凡高被合葬在奥维尔,两兄弟永远的在一起了.,提奥31岁,提奥21岁,高更 Paul-Gauguin (1848-1903) 一个复杂的人物,同样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对凡高的影响很深,凡高对他的感情也很复杂。包括著名的“割耳事件”,

6、甚至凡高最后的自杀等都与高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他与凡高曾在阿尔共同生活过一段。,凡高与高更,凡高19岁,高更,梵高1888年春为寻找创作灵感,移居到法国南的阿尔勒,而法国画家高更也于十月应邀前往与梵高共同作画。两位大师对艺术有着不同的见解,一般人会认为,这样很好,可以交流学习,可是他们不是一般。两个人几乎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激烈的争吵。在性格方面,凡高有着癫痫病人所特有的偏执,而高更则有着超乎常人的冷酷。这使得争吵变得无法调和。高更离开布列塔尼本来就有几分不情愿,见这般光景,遂萌生去意。这让凡高的精神更加紧张。因为他知道,如果高更走了,他建立“南方画室”的梦想就将破灭。 一次他们为了一副画争吵得

7、很凶,梵高拿出枪射向了夕日好友高更的身上,高更带着受伤的身体离开.过了许多天,梵高觉得有些想念高更,就去看望他,两人重归旧好。,凡高与高更,凡高与高更,梵高与高更曾经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但造化弄人,他们两人决没有想到相处是那么困难。两人都少年气盛,哪里顾得什么天高地厚,在现实中又那么不如意。以后一个不久自杀身亡,一个在孤岛上抑郁而死。 学术界一直认为梵高是因精神错乱而将自己的左耳割掉,但德国一名学者却发表惊人之说,说此事是与梵高同期著名画家高更所为。,凡高与高更,凡高的爱情,爱情对别人是美好的,但对梵高却是残酷的。他在叔叔设于伦敦的画店工作时,爱上了房东的女儿,当他向她求婚时却遭到了拒绝。初恋失

8、败对一般人来说也许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对于过分执拗而又认真的梵高,这一挫折就显得分外沉重。他因此放弃伦敦的工作,逃离那个伤心地。然而,他对爱情的执着又让他欲罢不能。不久他又返回伦敦,在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主持的教堂里攻读神学。这座教堂在伦敦的远郊,距他叔叔的画店相隔数十公里,而他为了偷偷看一眼那个并不爱他的女人,他常常一大早从教堂出发,一步一步,走到深夜鞋子破了,脚起了血泡,还依然坚持,直到彻底绝望 。,1881年4月,他回到荷兰,在阿姆斯特丹继续宗教的学业。不久,他认识了居住在这座城市的表姐凯-沃斯。那时他已开始练习绘画,恰好表姐也有同样的爱好,并很欣赏他的才情。最初的一段时间,他们相处的十分

9、愉快,梵高也曾带着表姐去父母所居住的莱顿写生,他的画因了表姐的存在而变得柔和。他知道,他爱上了表姐,并且这一次的爱情比在伦敦的初恋来得更疯狂。而当他向表姐求爱时,得到答复却是:“不,办不到,永远办不到!”,凡高的表姊凯(Kee) Cornelia Adriana Vos-Stricker (1846-1918),1881年,梵高带着伤痛离开阿姆斯特丹,前往海牙学画。在海牙的街头,他遇到喝得烂醉、并怀着孩子的妓女西恩。他对西恩产生了深切的同情,让她和自己生活在一起,并把自己全部的爱情奉献给了这个不幸的女人。但这一次的爱情却激怒了做牧师的父亲,他认为梵高的行为让家族蒙羞,果断地宣布断绝与文森特-梵

10、高的关系。梵高从此失去了经济来源,学业与爱情从此走到了尽头。一连串的打击毁灭了梵高最后仅存的一点自信,他终于明白,男女之爱、人类之爱、上帝之爱都是不会眷顾他的。 1883年底,与西恩分手后,凡高回到了父母住的纽南继续创作 ,年,邻居家的老处女玛高特爱上了凡高。虽然玛高特比凡高大了将近10岁,他们还是相爱了,甚至有了结婚的打算。但双方亲属都不同意,尤其是女方家长。最终,玛高特在痛苦中服毒自杀,虽然没有死,但这件事使凡高很受打击。也由于这件事发生在一个牧师之家,所以凡高受到人们的指责,他一度十分消沉。 由于年龄的原因,凡高和玛高特的结合似乎显得很错误,于是凡高说:“有身份的人所维持的那种社会地位与

11、那种信仰,到底有什么意思呢?哼,那一套全都是乱弹琴,把社会变成一所疯人院,搞得乌七八糟!”,玛高特 Margot Begemann (1841.3.17-1907.2.11),凡高作品赏析,凡高最有名的作品无疑是这幅向日葵。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在阿尔的房间。他曾说过:“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凡高确实做到了让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发

12、自内心虔诚的敬神情感。 凡高作画时,怀着极狂热的冲动,追逐着猛烈的即兴而作,这幅流芳百世的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向日葵(年),1885到1889四年间凡高 以惊人的耐力画了四十多张自画像

13、凡高1889年与高更大吵一架后割掉一只耳朵,他画这张画使自己和提奥相信他已经从伤痛中康复过来,“我相信这幅肖像比我的信更能清楚地告诉你我这儿发生了什么。,自画像,凡高部分自画像,凡高由于工作过度紧张,身心疲乏,因此晚上经常光顾离他住所不远的拉马丁广场的咖啡馆,用酒或咖啡来提神解乏。那里灯火的颜色和室内陈设的红、黄色,像白天的阳光那样明亮,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他曾说过:“我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 这幅画是由绿色的天花板、血红色的墙壁与不和谐的绿色家具组成的梦魇。金黄色的地板呈纵向深远的透视,以难以阻挡的力量进入到红色背景之中,反过来,红色的墙壁背景也以均等的力量与之抗衡

14、。而天花板的深重蓝色压迫下来令人窒息。他告诉提奥“我画夜间咖啡馆是想表现一种想法,即所谓的咖啡馆就是让人沉沦、发狂和犯罪的场所”。 这幅画,是透视空间和企图破坏这个空间的逼人色彩之间的永不调和的斗争。结果是一种幽闭、恐怖和压迫感的可怕体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夜晚的咖啡馆(年),这幅画具有很深刻的象征意义,他使用短线笔触组成激荡旋转的宇宙,十一颗大小不等的星辰聚集在月亮周围翻滚着,近景的柏树象撕裂燃烧的一座哥特式教堂。星辰和月亮暗示使徒和耶稣的关系。也有人把这幅画看成是太阳系的“最后的审判”。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 实际上这是凡高的一种幻象,他小心地运用火焰

15、般的笔触传达出来,常人是很难理解和表现的。他所看见的夜空就是一个奇特的月亮、星星和幻想的慧星的景象;它所给人的感觉就是陷入一片黄色和蓝色的漩涡之中的天空,仿佛已经变成一束反复游荡的光线的一种扩散,使得面对自然的奥秘而不禁战战兢兢的人们,顿时生起一股绝望的恐怖。 荷兰自古以来即有画月光风景的题材,但是能够像凡高般,把对宇宙庄严与神秘的敬畏之心表现在夜空的画家,却前所未有.一方面表达高亢压抑的感情,另一方面画面构图又经过精确的计算.画中以树木衬托天空,以获得构图上微妙的平衡,从这点来看,就可明白绝非是光靠激情即可画出来的.,星月夜,这是一幅未完成的作品,据说是凡高自杀前几天画的。 在瓦兹河上奥弗周

16、围的乡下,农田一望无边,起伏不平,每逢收获时节,便诱来大群乌鸦。这片农田迷住了凡高,他的精神状况尽管日益恶化,可是他仍然奋不顾身地工作,描绘宽旷的田野景色。 他已不再是那个勤奋的艺术家,精心描摹草垛、芧舍、树木,精心刻画前景至地平线的每个细节。在凡高的作品中造型已十分简化,画面上只流动着色彩和韵律。 似乎是要突出表现奥弗得天独厚的富饶的自然条件,这些横长形画面上的构图一般都是侧边敞开并且延伸的余地。除了多比尼家花园那个隐蔽处,其他作品的的场景基本上都没有围栏之类的东西。田野是自然的存在它们不属于任何人,大地看起来广袤无垠。,麦田上的群鸦,麦田上的群鸦 这幅画充满着恐怖、不祥的感觉, 凡高似乎已经超越了灵魂上的生死境界, 置身于异世界的试炼, 并试图将此世界置于笔下。649信写道:“我的生活, 从根基上被破坏, 我的脚只能颠跛着走。“这正说明当时他画下这幅悲惨的画的心境。“我担心, 我是否变成你们沉重负担那时候回到这里再开始工作画笔几乎从手中滑落下来可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