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早产儿住院期间管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5470810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7.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丽娟-早产儿住院期间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王丽娟-早产儿住院期间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王丽娟-早产儿住院期间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王丽娟-早产儿住院期间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王丽娟-早产儿住院期间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丽娟-早产儿住院期间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丽娟-早产儿住院期间管理(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早产儿住院期间管理,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王丽娟,一、前 言,WHO 实况报道 (2016.11) 据估计,全球每年有1500万例早产(37周)婴儿出生,且这一数字仍在上升。在184个国家中,新生儿出生的早产比例从5%到18%不等。早产并发症是五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2015年导致了近100万例死亡。许多存活下来的儿童面临终生残疾,包括学习障碍和视力、听力等问题。即便没有重症监护设施,现有干预措施也能够挽救其中的四分之三的死亡。 新生儿的3个主要死因:早产、产时并发症、 新生儿期感染(80%的新生儿死亡发生于体重较低者,其中2/3为早产儿)。,二、早产儿定义,早产儿是指胎龄37

2、周出生的新生儿。 早产儿分类: 1.按胎龄: (1)超早产儿:胎龄28周 (2)极早产儿:胎龄28周32周 (3)早产儿:胎龄37周 (4)晚期早产儿:胎龄34周37周 2.按体重(出生1小时内的体重): (1)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000g (2)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500g (3)低出生体重儿:体重2500g (4)正常出生体重儿:体重25004000g,3.根据胎龄及体重的关系: (1)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 (2)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至第90百分位之间。 (3)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

3、。,三、早产儿住院期间管理,早产儿住院指征 早产儿护理及发育促进 预防医院内感染 呼吸支持 营养支持 疾病筛查 常见病症的识别 出院前评估及指导,(一)早产儿住院指征 1.出生体重小于2000g或胎龄34周。 2.虽然出生体重或胎龄超过以上标准,但存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 (1)新生儿窒息,产伤; (2)体温:异常; (3)皮肤:发绀、苍白、多血质貌、黄染、出血、水肿表现; (4)呼吸:呼吸暂停或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呻吟、三凹征);,(5)循环:心率/心律异常、血压异常、末梢循环不良; (6)消化:喂养困难、呕吐、腹胀、大便异常、肝脾肿大; (7)神经:前囟饱满,意识、反应和肌张力异常,惊厥;

4、(8)需进一步排除或治疗的先天畸形; (9)监测发现的其他异常,如血糖、胆红素、血常规等异常; (10)母亲为高危孕产妇:胎膜早破18小时、产前或产时感染、药物滥用等。,(二)护理及发育促进 1.保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应置于婴儿培养箱保暖,根据早产儿胎龄、日龄、体重和病情调节暖箱的温度及湿度,维持恒定的适中温度(是指在这一环境温度下机体耗氧、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亦最少,而又能保持正常体温的最适环境温度)。 2.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3.发育支持性护理:注意新生儿病房的环境、早产儿体位,减少疼痛等不良刺激,集中操作护理,减少不必要的接触。采

5、取适当的发育护理措施,如:新生儿抚触、视觉与听觉刺激等。生命体征稳定的早产儿推荐使用“袋鼠式护理”方法,即早产儿与妈妈进行皮肤接触,利于保暖,促进母乳喂养。,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适中温度(暖箱),暖箱温度() 体重 35 34 33 32 (Kg) 1.0 出生10天内 10天以后 3周以后 5周以后 1.5 - 出生10天内 10天以后 4周以后 2.0 - 出生2天内 2天以后 3周以后 2.5 - - 出生2天内 2周以后,新生儿暖箱,美国长颈鹿多功能培养箱,荷兰飞利浦监护仪,袋鼠,早产儿袋鼠式护理,(三)预防医院内感染 1.严格执行手卫生要求;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病房环境细菌

6、学监测; 3.减少侵袭性操作; 4.合理使用抗生素。,手上的细菌,洗 手,(三)呼吸支持 1.安全氧疗:呼吸支持期间保持早产儿动脉血氧分压50-80mmHg;脉搏血氧饱和度90%-95%,不宜超过95%。鼻导管吸氧时建议使用空氧混合仪控制吸氧浓度。 2.生后早期呼吸支持:对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风险的早产儿,有自主呼吸时尽早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支持,罹患RDS的早产儿有指征地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及恰当的呼吸支持,视病情调节呼吸支持方式。 3.机械通气:采用小潮气量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尽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空氧混合仪,英国SLE1000无创呼吸机,英国SLE5000呼吸

7、机,国产与进口肺表面活性物质,(四)营养支持 1.母乳喂养:首选母乳喂养,生后尽早开奶,充分利用初乳。 2.肠内营养: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及其他严重疾患、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的早产儿应尽早开始喂养,酌情使用微量肠道内营养策略。对出生体重2000g、胎龄34周或有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儿,酌情使用营养强化,包括母乳强化剂或早产儿配方奶。根据早产儿的吸吮、吞咽、呼吸和三者间协调的发育成熟情况,选择经口喂养或管饲喂养。,3.肠外营养:按照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及时给予肠外营养,持续至经胃肠道摄入达到所需总能量的85%-90%以上。 4.营养状况的评价 (1)生长评价:基本指标包括体重、身长和头

8、围。早产儿在住院期间的生长参照正常胎儿宫内生长速度,采用胎儿宫内生长曲线图进行评价。早产儿住院期间应每日测体重,每周测身长和头围。 (2)实验室指标:常用指标包括血常规、肝功能、碱性磷酸酶、钙和磷代谢等营养相关指标,住院期间每1-2周检测1次,发现异常征象进一步检查。,(五)疾病筛查 1.听力筛查:听力的初筛和复查参照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执行。早产儿属于听力障碍高危人群应在出院前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检测。 2.遗传代谢病:参照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进行。 3.早产儿视网膜病(ROP ):对出生体重2000g、胎龄32周、患有严重疾病或有明确较长时间吸氧史的早产儿,生后4-6周或矫

9、正胎龄31-32周开始进行眼底病变筛查。检查由具有足够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眼科医师进行。具体筛查方法参照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进行。,(六)常见病症的识别 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各系统异常,根据各疾病诊治指南或规范进行处理。 1.呼吸系统:注意呼吸困难、呼吸暂停、青紫等症状,及时发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 2.循环系统:注意心率、心律、血压、尿量、呼吸困难、青紫、心脏杂音及末梢循环状况,早期识别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休克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3.消化系统:注意喂养困难、呕吐、胃潴留、胎便排出、大便性状、腹胀、肠鸣音及黄疸等情况,及时识别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消化

10、道畸形及高胆红素血症等。,4.神经系统:注意精神状况、呼吸暂停、惊厥、肌张力、前囟及头围情况,及时识别颅内出血、脑损伤、脑积水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5.血液系统: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出血表现及其他异常情况,及时发现贫血、血小板减少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6.感染:注意精神状况、生命体征、肤色、腹部情况等,及时识别早产儿感染迹象。 7.代谢:注意监测血气分析、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及骨代谢指标(钙、磷、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及时发现内环境紊乱,如酸碱失衡、血糖异常、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骨病等。,(七)出院前评估及指导 1.出院指征 体重2000g,生命体

11、征稳定,可以经口足量喂养,体重持续增长,室温下能维持正常体温,疾病已愈或可进行家庭序贯治疗。 2.指导 (1)喂养:早产儿出院前由新生儿科医生进行喂养和生长评估,结合出生体重、胎龄及并发症对营养风险程度进行分类,并给予出院后喂养的初步建议。指导母乳喂养,介绍出院后短期内喂养方案及注意事项。 (2)护理:指导家庭护理方法与技巧,紧急情况的处理,如呛奶、窒息、呼吸暂停等。,(3)观察:精神状况、体温、喂养、大小便、体重增长、呼吸、黄疸、视听能力、肢体活动等,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4)营养素补充:一般生后数天内开始补充维生素D 800-1000 IU/d,3个月后改为400 IU/d,直至2岁。出生

12、后2-4周开始补充铁元素2mg/(kgd),酌情补充至矫正12月龄。上述补充量包括配方奶及母乳强化剂中的含量。酌情补充钙、磷、维生素A等营养素。 (5)随访计划:告知早产儿随访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以及首次随访的时间及地点等。,(七)护理与疾病预防指导 护理时间尽量集中,动作轻柔,避免频繁、过度刺激。 1.保暖: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发育成熟度及环境温湿度,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适度保暖,提倡“袋鼠式护理”方法。 2.避免感染:接触早产儿前和换尿布后洗手,减少亲友探望,每次喂奶后清洁和消毒奶具,居室每日开窗通风。保持脐部干爽清洁,若发现脓性分泌物或脐轮红肿,及时就诊。 3.提供适宜睡眠环境:保持室内空气

13、流通、安静,光线明暗要有明显昼夜区别,帮助早产儿建立昼夜节律。注意早产儿体位,避免吸入或窒息。 4.预防接种:按照国家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相关要求进行预防接种。,新生儿生后90 min至24 h的保健措施,1.新生儿体检: (1)确定新生儿健康状况是否良好或者存在任何问题。检查内容包括呼吸情况(包括有无呻吟、胸廓凹陷、呼吸急促或缓慢等呼吸困难)、活动和肌张力、皮肤颜色、脐带外观、有无产伤和畸形等。检查结束后,给新生儿手腕或脚踝带上有身份标识的腕带。 (2)此时应鼓励母亲与新生儿持续进行皮肤接触。如果母亲由于并发症等不能和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应教会另外一名家庭成员(如父亲)正确操作方法。 2.测量体

14、重和身长:与母亲核实新生儿性别后,测量新生儿身长、体重。称重结束后清洁体重秤,告知母亲和家长体重结果。,3.测量体温:低体温可以导致死亡,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中较常见,出生体重2 500 g的新生儿需要加强保暖或袋鼠式护理等特殊护理,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出生体重1 500 g的新生儿应尽可能转诊至儿科接受进一步救护。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指南指南指出,新生儿的正常腋下体温是36.537.5 。体温在35.536.4 则低于正常,需要改善保暖(如袋鼠式护理)。体温低于35.5 是危险体征(低体温)。体温超过37.5 也是危险体征,除非由于过度保暖所致(例如置于直接光照下)。通过触摸面部、

15、腹部或足部皮肤可以估计体温,但测量体温更为准确。测量腋温比肛温更安全。应每隔6 h给新生儿测量1次体温。使用水银体温计,应将体温计的尖端夹在新生儿的腋窝下,握紧新生儿的上臂以夹紧体温计,持续5 min后查看结果。测量新生儿体温时,体温计必须能够测量35.5 以下的体温。每次测量完毕用酒精消毒体温计。,4.眼部护理:常规进行新生儿眼部护理可以预防严重的眼部感染,尤其是在生殖道感染发生率较高地区。 5.EENC指南建议:应用预防眼部感染的药物,推荐使用红霉素眼膏,也可使用各地医疗卫生机构批准和推荐的药物。使用红霉素眼膏时,将长约0.5 cm眼膏从下眼睑鼻侧一端开始涂抹,扩展至眼睑的另一端。另一只眼

16、睛同样用药。眼部护理1次用药即可。如果眼睑发红、肿胀或分泌物过多,需专科诊疗。 6.给予维生素K1:建议常规给新生儿使用维生素K1预防出血,使用剂量是1 mg(1 500 g的早产儿用0.5 mg)。给药方式为肌内注射,注射部位为新生儿大腿中部正面靠外侧。有产伤、早产、在宫内时母亲有干扰维生素K的治疗、需要外科手术的新生儿有出血危险,必须肌内注射维生素K1。,7.脐部护理: (1)若脐带断端无感染迹象,无需给脐带断端外敷任何药物,包括草药或其他消毒剂。不要在脐带断端上缠绷带、盖纸尿裤或包裹其他东西。脐带断端应暴露在空气中并保持清洁和干燥,以促进脐带残端脱落。 (2)如果脐带断端被粪便或尿液污染,可用清洁的水清洗后擦干保持干燥。如果脐带断端出血,需重新结扎脐带。如果脐带断端红肿或流脓,每日用75%的酒精护理感染部位3次,用干净的棉签擦干。如果流脓和红肿2 d内无好转,应转诊治疗。,谢谢大家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