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图、各省地图、山川、河流普及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5469301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14.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图、各省地图、山川、河流普及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中国地图、各省地图、山川、河流普及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中国地图、各省地图、山川、河流普及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中国地图、各省地图、山川、河流普及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中国地图、各省地图、山川、河流普及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地图、各省地图、山川、河流普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图、各省地图、山川、河流普及(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上海,河南,山东,甘肃,青海,山西,宁夏,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广东,湖北,江西,福建,西藏,新疆,陕西,海南,四川,北京,重庆,天津,内蒙古,云南,广西,吉林,辽宁,湖南,贵州,台湾,澳门,黑龙江,香港,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浙江,云南,新疆,西藏,台湾,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A,B,C,D,E,东西走向山脉,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南北走向山脉,A,B,C,贺兰山 六盘山 横断山脉,东北西南走向山脉,1,2,3,4,5,6,7,大兴安岭

2、-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山脉,A,B, 阿尔泰山 祁连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指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横断山脉,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 江,珠 江,怒 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澜沧江,中国第一大河-长江,长 江,东 海,长江源头和注入的海洋,长江入海口,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东 海,(P107),青 藏 高 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 江 中 下 游 平 原,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横断山区,长江水系图,长江水系图,中游,下游,请分析长江各段水文特征:,四川盆地,宜昌,湖口,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巫山,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长江各段水文特

3、征,上游:源头宜昌 落差大、峡谷多、水流急、富水力 中游:宜昌湖口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水量大 下游:湖口入海口 江阔水深,补充:长江各河段的名称 长江正源是是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 沱沱河与长江另一源流当曲汇合后至青海省玉树称通天河。 玉树至四川宜宾之间的河段称金沙江。 宜宾以下的河段才称长江。 习惯上,人们又把宜宾至宜昌之间的河段叫做川江(其中奉节至宜昌一段,又称峡江),把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之间的河段称为荆江。 长江在江苏的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现在有些外国书刊中也称长江为扬子江。,长江的利用和治理,河流的利用:水能、水量、航运价值,(千米),6000

4、,5000,4000,3000,2000,1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米),唐古拉山,宜宾,上海,宜昌,长江干流剖面图,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长江的能蕰藏量在世界仅次于刚果河、亚马孙河。,长江巨大的水能,长江流域水系图,长江的利用,巨大的水能; 1)集中在上游金沙江河段和三峡河段;(源头宜宾) 2)成因:水量大、落差大; 3)兴建水电站。(目前利用率不高,要求了解主要水电站) 水量灌溉 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 航运价值黄金水道 “黄金水道”,长江的

5、航运价值黄金水道,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如此优越的天然航道,在世界大河中也是不多见的。所以,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为什么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地处湿润地区,流域降水量大,河流水位高,多支流,流量大,终年不冻;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使得河流流速较慢,江宽水深; 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等优点。 长江流域人口密集,城镇众多,经济发达,运输大; 长江与多条铁路和京杭运河交织成网,既沟通了沿海与内地,又联系了南北。,自然条件 社会经 济条件,为什

6、么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的利用,巨大的水能; 水量灌溉 航运价值黄金水道,长江的忧患?,长江水系流域面积大、多支流、降水多、汛期长; 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河道弯曲,泄洪能力不足。 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 剧,使得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能力下降,泥沙入江使河道不畅;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面积减少,调节能力下降。,长江中下游水患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对策:,来洪修建三峡水库 滞洪加固江防大堤,退耕还湖,改善 流域 生态环境 泄洪整治河道(荆江段裁弯取直 等),兴建分洪、 泄洪工程,长江的利用和治理,河流的利用:水能、水量、航

7、运价值 河流的治理:洪涝、含沙量、水污染,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九曲回肠,地上河,黄河,渤海,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一、黄河概况,黄河源头之约古宗列曲,渤海,黄河流经的省区,黄河水系图,湟水,洮河,汾河,渭河,河口,孟津,上,游,游,中,游,下,读图: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找出:黄河流经的省、自治区;黄河源头约古宗列曲和支流渭河、汾河;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河口、旧孟津及其所在的省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 蒙 古 高 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和水文特征,河 段,源头河口,上 游,中 游,下 游,分段范围,河口孟津,孟津出海口,利用和环境问题,多峡

8、谷、河道窄,利于建发电站;进行灌溉,宁夏平原,流经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泥沙含量大,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二、黄河的利用与治理,1.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2.提供了灌溉的水源,塑造了肥沃平原,3.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4.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一)黄河的利用,(二)黄河的问题,1.下游水患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黄河的忧患: “地上河”示意图,上图是开封市附近的黄河河床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出,黄河河床比开封市区高出了7米。事实上,黄下游的河床一般都比两岸地面高出34米,有的河段高出10米以上,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原因: (1)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泥沙含量大;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

9、失) (2)黄河流入华北平原后,流速变缓,大量泥沙沉积河底,使下游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容易决口。 对策: 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泄洪工程; 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利用水库进行调水调沙(小浪底水库)。,黄河凌讯发生的河段:宁夏平原与河套平原段,山东境内黄河段。 发生的时间:初冬和早春,2凌汛发生的河段,黄河的凌汛:,凌汛形成的两个条件:,较低纬度流向较高 纬度河段. 冬季结冰的河流.,黄河凌汛分布河段:,黄河凌汛发生的时间:,冬季结冰时:由于纬度高处先结 冰.纬度低处后结冰.浮冰向纬 度高处涌来.形成冰坝.河水上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山东境内,上游河套游平原.宁夏平原.下游山东

10、境内.,春季融冰时:纬度高处后融化.纬度低处先融化.浮冰向 纬度涌来.形成冰坝.河水上涨.,3黄河断流 黄河断流始于1972年,20世纪90年代趋于频繁,断流时间与距离不断延长,黄河下游有变成间歇性河流的危险。从水文上看,黄河断流属于水量季节性变化。但实质上,断流是人类对水资源用量超过其自然限度,是人类需求与脆弱生态系统之间矛盾的反映。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上、中游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过度开发加重了生态环境恶化。,4、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与治理小结: 成因:自然黄土疏松、夏季多暴雨;人为(超过自然)植被破坏、不合理耕作制度(轮荒耕作制度)、开矿。 措施:造林种草

11、(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压缩农业用地、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开矿要有计划地存放表土与土地复垦、修建水库或水利工程进行防洪与治沙结合等。,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3河套平原黄河段水量减少的原因 ?,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过度引用黄河水 (两方面:农业灌溉 , 工业城市用水量大),4.兰州流量最大,原因:,湟水、洮河的汇入,流量猛增,5.下游流量减少的原因:,下游沿线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集中,用水量大; 黄河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6.黄河泥沙含量大的原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措施:,黄土高原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7.黄河下游涝灾多发的原因:,(降水时间分配、强度、夏季风强弱,河道形

12、状、 入海通道、中上游植被破坏),降水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在夏季风强的年份降水集中;进入平原地区,河道落差小,排水不畅;下游是地上河,入海河道少;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8.黄河下游断流原因:,措施:,降水集中在7、8月,流域内降水量不大,中上游工农业、人口、城市用水量大,各省区规定给水配额;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等,9.上、中、下游沿岸能源分布:,上游:水能为主。原因: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且集中;可进行梯级开发,流量较大,中游:煤炭。条件:茂密森林,沉积环境,漫长的地质年代,下游:石油。条件:低等生物;湖盆、大陆架; 漫长地质年代,10.渭河沿岸洪涝灾害增多原因:,沿岸植被

13、破坏,水土流失;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导致渭河水位增高,流速减缓,泥沙淤积。,长江、黄河干流共同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南方大河珠江,珠江,1.由西江、北江和东江在广州附近汇合而成,注入南海。 西江是主干,发源于云贵高原的乌蒙山。,2.流域内气候多雨,径流量大(仅次于长江),汛期长,含沙量小,具有良好的航运条件,年货运量仅次 于长江。(西江梧州以下航运条件较好,珠江三角洲航运最为发达),3.各水系河道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西江 上中游,包括南、北盘江与红水河。(“西电东送” 的)南部通道,上海,北京,杭州,京杭大运河,1.起止点、长度:,北京,杭州,全长1800千米,2.经过的省市区和沟通的水 系:,京、津、冀、鲁、苏、浙,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2.作用:,1)历史上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2)济宁以南河段航利较大,江 苏、浙江境内仍是重要运输 线;,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引 水渠道。,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