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36207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6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教材(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教 学 过 程,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一章 物流信息与物流信息化,本章学习内容: 重点掌握物流信息的概念、内容、特点与分类 掌握物流信息的作用,物流与信息流的关系 了解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的关系,一、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与信息处理的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最早在美国形成。意为实物分配与货物配送 1963年引入日体,中国20世纪80年代引入,第一章 物流信息与物流信息化,目录,第一节物流与信息流,物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方面;二是军事方面,目录,第一章 物流信息与

2、物流信息化,物流的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1)物流是企业生产连续进行的前提条件。 (2)物流是保证商流顺畅进行,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 物质基础。 (3)物流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商品所有权转移 消费地,商品价值 生产地,商流,物流,(一)物流在微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物流是社会经济大系统的动脉系统? 物流的发展对商品生产的规模、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的速度具有制约作用。 物流的改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二)物流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目录,第一章 物流信息与物流信息化,(三)现代物流特征,目录,第一章 物流信息与物流信息化,全程化、系统化 专业化、社会化。 运作电子

3、化、管理信息化。,二、物流的基本职能,目录,第一章 物流信息与物流信息化,包装:保护与促进销售作用,提高效率。包装的经济效果与包装结构、强度及尺寸和方式有关。 装卸搬运:主要确定最佳的装卸方式、力求减少次数,做到节能、省力、减少损失 运输:合理确定运输路线,实现安全、迅速、准时、价廉的基本要求。,目录,保管:力求提高保管效率,降低损耗、加速物资周转。 流通加工:更好地衔接生产,满足用户企业的需求 物流信息处理:包括有关活动的计划、预测、动态的信息。,第一章 物流信息与物流信息化,目录,第一章 物流信息与物流信息化,定义:信息的基本属性是可传递,信息运动过程是普遍存在自然界,生命有机体和人类社会

4、群体之中的客观过程。信息传递,是指通过一定媒介使信息从时间或空间的一点向另一点移动的行为。 系统论指出: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就是信息交流。,三、信息流,目录,第一章 物流信息与物流信息化,拉斯韦尔模式: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产生什么效果?,(二)信息流模式,谁 传播者,说了什么 信息,通过什么渠道 媒介,对谁 接收者,产生什么效果 效果,目录,第一章 物流信息与物流信息化,申农韦弗模式:通信系统的模式,是信息论的基本模式,如图所示,信源,发射,信道,接收,信宿,噪声,信息,信号,接收到的信息,信息,目录,第一章 物流信息与物流

5、信息化,施拉姆模式:人类交流的两个个体之间有相互作用的模式。反映了信息流是一个循环、不断反馈的过程,编码者 释码者 译码者,译码者 释码者 编码者,信息,信息,目录,(三)组织信息流,定义:是指组织内成员与成员之间或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交流渠道: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 传递方向:垂直流和水平流两种 垂直流有两种方式:一是下行流:主要是指上级向下级流动。通常以文件、指令或会议传递。上行流是下级向上级反映。通常以愿望、指出批评、建议等形式。 水平流是指组织内具有相同或相近权力、地位、职能等级者之间的横向流动。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途径。是纵向的补充,第一章 物流信息与物流信息化,物流是物资实体

6、在空间位置和时间位置上的移动,反映物流活动的信息不断地产生,包括物流信息和商流信息。内外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所构成的信息流与物流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目录,第一章 物流信息与物流信息化,四、物流与信息流的关系,原材料,目标计划,产品,生产经营 效果,生产过程,管理过程,输入,输出,输入,输出,目录,(一) 信息流对物流的促进作用,第一章 物流信息与物流信息化,信息提高运输效率 信息精益库存管理 信息提高物流运作质量,货物运输平均运距缩短 零库存的实现 部分物流向非实物化方向发展,(二) 信息流对物流的部分替代作用,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结构、类型、主要功能 (2)掌握信

7、息系统的概念与功能,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的作用、计算模式 (3)了解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与作用、信息系统与物流信息系统的关系。,第二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述,物流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它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对物流活动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实时、集中、统一管理, 使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步进行,及时反馈物流市场,客户和 物品的动态信息,为客户提供实时的信息服务,为企业 提供管理决策依据,目录,第二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述,第一节 信息系统概述,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1)定义: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之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系统与系统的关系是相对的 (2)特征:

8、 集合性、相关性、整体性、层次性、适应性,二、信息系统的概念 定义:是一种由人、计算机和管理规则组成的。利用计算机软硬件、业务规程、管理方法、管理模型以及数据,为一个企业或组织的作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集成化系统。 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第二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述,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输出信息,存储信息,目录,信息系统的层次 信息系统按其构成的层次可分为:,第二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述,物理层,操作系统层,工具层,数据层,功能层,业务层,用户层,目录,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 (1)集中式 (2)分散集中式 (3)分布式 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 (1)基于组织业务功能的信息系统

9、结构 (2)基于组织管理功能的信息系统结构,三、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第二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述,目录,传统企业的金字塔式结构向扁平化结构发展 虚拟企业的出现 企业的结构更加灵活多样 工作流程的重新设计 管理进程的改变 增加对专业新型人才的需求,第二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述,四、信息系统对企业作用与影响,目录,物流信息系统的内涵 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思想和方法建立起来的,以电子计算机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基本传输工具,并且能够为物流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是由人和计算机构成。 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企业物流层面; 二是经营管理层,第二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述,第二节 物流信息系统概

10、述,目录,物流信息系统的作用 是物流企祝业或企业物流系统的神经中枢 掌握产品的流量和流向 掌握产品和原材料的库存状况,调整营销策略 信息及时交流与共享,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 使物流的服务功能大大拓展 加快供应链的的流响应速度,第二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述,目录,物流信息系统的职能 (一)物流信息系统的职能 (1)规划计划 (2)分析决策 (3)管理控制 (4)交易运作 (5)客户服务,第二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述,目录,(二)对物流信息系统的要求 (1)原则要求: 可得性、精确性、及时性、灵活性、适当格式化 (2)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性能要求 与物流业务相对应的管理职能 便于操作的人机界面 大量的存储

11、扩充能力 高安全的存储性能 良好的网络传输特性,第二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述,物流信息系统的类型 (一)按系统功能性质分类: 事务型、决策型 (二)按系统配置分类: 单机、计算机网络 (三)按物流职能分类: 运输管理;仓储管理、装卸搬运自动化、加工处理、信息集中系统,第二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述,目录,物流系统的组成: (1)硬件 (2)软件 (3)数据库与数据仓库 (4)人员,第二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述,第三节 物流信息系统结构与内容,目录,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 (一)拓扑结构 物流信息系统的拓扑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点 2、线 3、星型 4、网状,第二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述,目录,(二)层次

12、结构 (1)作业层:辅助物流事务处理 (2)管理层:协调与控制 (3)决策层:综合分析、统计及辅导决策 物流信息系统的计算模式 (一)集中式的计算模式 (1)以大型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模式 (2)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计算模式 (3)以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第二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述,目录,(二)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 (1)客户机的特点 提供操作界面 客户机多个 传输命令共享 客户机可以缓冲服务器的压力,能独立处理数据 (2)服务器的特点,第二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述,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第二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 品 管 理 子 系 统,仓 储 管 理 子 系 统,配 送

13、 管 理 子 系 统,运 输 管 理 子 系 统,客 户 服 务 子 系 统,财 务 管 理 子 系 统,质 量 管 理 子 系 统,人 力 资 源 管 理 子 系 统,目录,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条码、射频、EDI、GPS、GIS等技术的概念、功能、组成、特点 掌握商品代码、商品条码的结构及编码规则 掌握条码识讯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二维条码的概念、类型与特点 了解EDI系统的信息交换过程、系统结构、实现的环境和条件。,第三章 物流信息技术,目录,一、信息技术概述 (一)信息技术的内涵 信息技术不仅指计算技术,它是一个外延很宽的概念。从技术角度看,一切有关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控制、存储

14、、显示、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它是指以信息为处理对象,对信息进行主动处理、存储和传递的以机器为基础的技术。包括四个层次: 一是:信息基础技术:元件 二是:信息系统技术:传输、处理、控制 三是:信息应用技术:信息管理、控制、决策 四是:信息安全技术:信息保护,第三章 物流信息技术,第一节 物流信息技术概述,目录,(二)信息技术的特征 1、适应性广泛、渗透性极强 2、高度知识密集、有利于替代和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3、高增值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4、投资大、风险大,第三章 物流信息技术,二、信息技术体系结构 (一)微电子技术 1、微电子技术 2、光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 3、分子电子技术 (二)信息系

15、统技术 1、信息获取技术:传感技术和遥感技术 2、信息传输技术:通信技术和广播技术 3、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信息控制技术 (三)信息应用技术 1、管理信息系统技术 2、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 (四)信息安全技术 1、密码技术 :数字签名、认证技术、信息伪装技术 2、防火墙技术 3、病毒防治技术,第三章 物流信息技术,目录,三、物流信息技术 (一)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 是指物流各环节中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信息分类编码、自动识别、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 (二)物流信息技术的作用 1、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2、促进物流企业决策管理 3、改

16、善企业物流管理手段 4、完善物流企业管理组织结构 5、改变传统物流企业业务运作方式 6、推进和完善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第三章 物流信息技术,目录,(三)物流信息技术体系,第三章 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活动,管理者,管控,采集,存储,传输,加工,使用,条形码技术 射频技术 扫描技术,传输技术: 文件技术 数据库技术,传输技术: EDI技术 计算机网络,处理技术: 计算机技术 管理模型,输出技术 可视化技术 印刷技术,目录,一、条码技术概述 (一)条码的内涵 条码中是利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识读并实现数据输入计算机的一种特殊代码。 组成:是由一组按特定的规则排列的,粗细不同,黑白或彩色相间的,条、空及其相应的字符、数字、字母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 (二)条码的种类: 1、25码:主要用于工业,以2个字符为单位进行编码。 2、39码: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