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月光启蒙 ▎长春版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5424829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月光启蒙 ▎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月光启蒙 ▎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月光启蒙 ▎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月光启蒙 ▎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月光启蒙 ▎长春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月光启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长”、“芳香”等词语的意思。3、了解民歌民谣的特点,感受民间文学的魅力。4、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师导入。2、生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2、课文回顾。在月光下,母亲是通过哪些方式对我进行启蒙教育的呢?(生答,师相机板书:唱歌谣、讲故事、说谜语)三、品味歌谣,感受魅力1、在月光下,母亲

2、给我唱了很多歌谣,课文中写了五首,请大家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找出来读一读。看看从中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师相机点拨。3、刚才,我们读了那么多歌谣,现在你对民歌童谣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4、同学们的认识和孙友田感受是否一样呢?(出示: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生齐读。)四、感受母爱,感悟启蒙(一)唱歌谣1、师配乐引读第一自然段。2、课件播放歌谣。3、听着母亲的歌声,你有什么感觉?4、作者的感受和我们的是否一样呢?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1)指导朗读。(2) 理解“芳香”的意思。5、同学们,母亲不识字,她怎么会

3、那么多的歌谣呢?默读第五自然段,找找答案,圈圈画画,继续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1)学生默读、交流,师随机引导。(2)出示: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理解二个长的不同意思。)(3)出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朗读句子。思考:作者的童心从“混沌”走向“豁然开朗”的过程,就叫什么呀?。)(二)讲故事1、浏览第六自然段,找一找母亲给“我”讲了哪些神话故事?2、出示: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为什么在“我”的眼里,月光下的母亲就像一尊玉石雕像呢? 我们应该怀什么感情去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三)说谜语

4、1、母亲还用说谜语的方式为我启蒙。(母亲说的谜语是:麻屋子,引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这是什么呀?)2、师:大家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但是作者当时却想了一会儿,硬是没猜出来,母亲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你听后有什么感受?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读到这儿,我们明白了是母亲用民间文化,用爱启蒙了我,可课题为什么是“月光启蒙”呢?2、交流。3、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六、表达感激、怀念之情1、朗读诗歌:母亲,感谢您2、教师深情叙述。3、作者心里有什么话想对母亲说呢?展开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出示:看到那一轮明月,“我”想起 ;想起 ;想起 3学生练笔,交流,评价。七、布置作业板书: 月光启蒙展开想象飞向诗歌 唱歌谣 讲故事 说谜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