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成果总结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23984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公司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成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某公司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成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某公司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成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某公司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成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某公司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成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公司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成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司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成果总结(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健全创新体系,推动创新内生 江苏公司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成果总结,目录,试点过程概览 试点工作介绍 试点成果总结 未来思考展望,2009年中,集团公司明确提出创新型企业建设的总体要求,王建宙董事长做出重要批示:公司被国家科技部、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创新型企业后,要进一步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努力取得创新成果。,今年初 王建宙 董事长 提出,今年中 李跃总裁 提出,要增强国有骨干企业的使命感,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围绕推进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完善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步伐,形成创新发展

2、局面,要通过不断创新,扎扎实实地努力工作,形成中国移动自身的核心能力在当前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前,各级公司要坚持走创新之路,用创新破解难题,用创新迎接挑战,用创新引领未来。,集团公司提出了创新型企业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思路,作为省级单位该如何落实集团公司要求,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2010年初,决定在江苏公司进行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工作,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展战略部(移发通201024号):“关于在江苏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积极探索省级公司创新型企业的构建模式,研究创新型企业的内涵,制定实施创新型企业建设方案。”,2010年8月3日,集团公司在南京组织召开了中国移动省级公司创新型企

3、业建设试点工作研讨会。 集团战略部肖雷副总经理、江苏公司关懿珉副总经理及北京、上海、江苏等8个省的战略管理责任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从创新型企业的定位、管理机制、评价体系及试点成果可推广性等方面对后续试点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集团公司技术部8月份到江苏公司进行创新型企业评估体系调研指导。,试点工作历时七个月圆满结束,I.制定规划纲要,时间,主要工作,阶段成果,II.完善管理制度,III.推动实施落实,IV.试点成果总结,4月-5月,5月-7月,6月-10月,1.明确创新型企业建设总体目标,4.各项制度梳理与分公司调研,7.在省公司与分公司层面同步推动各项制度落实与实施,11月,2.制定创

4、新型企业建设规划纲要,3.制定并下发10-12年公司级重大创新课题计划,创新型企业建设规划纲要及10-12年三年重大课题计划,创新型企业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6.完善各项创新管理的规章制度,5.研讨并制定、优化制度思路和方案,8.优化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实施成果,以及优化后的规章制度,9.总结试点成果,10.汇报试点成果,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成果,试点过程中得到集团公司、兄弟公司和市分公司的大力支持,集团公司给予战略指导,创新型企业建设 试点,集团公司4月发文确定在江苏公司进行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提出了明确要求 集团公司战略部5月到江苏公司,针对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工作进行调研,并对试点

5、的内容等提出了要求 集团公司技术部8月份到江苏公司进行创新型企业评估体系调研,兄弟公司给予经验交流,市分公司给予大力配合,集团公司8月在南京召开中国移动省级公司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工作研讨会 北京、上海、安徽、福建、广东、海南、陕西等兄弟公司就创新型企业建设进行了广泛的经验交流,提出了各自的建议,省公司战略发展部组织了多次对地市分公司的创新工作调研活动,获取大量实践经验,并推动各项制度落地 共同参与省公司相关部门牵头组织的创新型企业建设的相关专题调研,目录,试点过程概览 试点工作介绍 试点成果总结 未来思考展望,江苏公司以“创新、精细、均衡”三轮驱动:“创新”是动力,“精细”是过程,“均衡”是目

6、标。创新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江苏公司始终把创新作为发展动力,以创新作为发展动力,创新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04-2009年共获得集团公司及省部级以上创新奖60余项,多项成果被集团公司推广 至2009年共上报集团公司专利94项,名列集团公司前茅 连续5年获集团管理创新集体奖,连续3年获集团科技进步与业务服务创新集体奖,具有创新发展战略和文化,具有创新体系和保障制度,具有持续创新 能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活动比竞争对手更快更有效,拥有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领导和员工,制定前瞻性的企业创新发展战略,明确创新发展方向和重点 努力营造企业的创新文化,形成自动自发的创

7、新氛围,建立了科学系统的创新体系,明确创新活动及管理框架 制定创新长效机制,保证各项创新活动持续高效运行,在同类企业中,研发投入占年销售收入比例持续多年较高 有健全的和分工合理的研发机构,或与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企业重点领域能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利用专利保护自己,具有与竞争对手讨价还价能力 在重要标准领域中有较大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研发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比竞争对手更快地推出更具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 技术决策快速,且能够有效地做到研发力量的整合和协同,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创新工作及其贡献 培养了大量主动性很强的知识型员工,他们具备了企业所需要的各种

8、知识和技能,并受到充分授权和激励,能够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省级公司该如何构建创新型企业,是试点工作的核心问题,国家科技部、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提出创新型企业六大核心特征,更加适合于集团公司,江苏公司作为省级单位,应辩证地理解和看待这些特征:,研究表明,全球优秀的创新型企业具有共同的“创新基因”,根据对苹果、IBM、GE、3M、沃尔玛、Google等公认的优秀企业研究表明,这些企业在创新方面均具有以下共同的“创新基因”:,调查发现,我们公司的创新基因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缺陷,根据内部调查发现,员工在创新积极性、创新成果推广、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认同感较低,结合创新基因分析,我们认为自身存在严重的不足:

9、,创新基因,我们存在的不足,1,2,3,4,5,清晰的创新战略,完善的创新体系,高效的创新机制,优秀的创新团队,高效的创新文化,缺乏明确的创新目标和清晰的创新战略:创新工作缺乏统筹管理,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指引,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创新活动管理:创新工作与生产运营和市场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存在大量低水平和重复的“创新”,省市县多层次创新体系没有形成,缺乏完善的创新机制:外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内部没有建立分层次的审议流程,成果推广和专利应用力度有待加大,创新知识共享不够,员工积极性不高:我们拥有优秀的员工,但没有充分激发员工创新的积极性,群众性创新活动形式有待丰富,创新文化停留在表面,对员工影响力有限

10、:管理层推动和保护创新的意识不足,员工创新积极性和热情不高,创新文化影响力认同度不够,在集团公司指导下,我们明确了创新型企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用三年左右时间,将公司建设成为创新战略与公司运营发展有机融合,创新体系和保障制度更加完善、研发实力和持续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文化与氛围更加浓厚的同行业创新标杆企业,推动公司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科学发展。,工作宗旨,江苏公司的创新能力保持在集团公司前列;支撑集团“保持同行业国际领先地位”的战略目标,放眼世界,服务全国,在全集团发挥创新标杆作用。,总体原则,定步骤:制定江苏公司2010-2012创新型企业建设规划纲要,明确阶段性标志 抓重点:实

11、现重大创新体系化 ,包括公司面临的战略性课题和一线反复出现的共性问题 树标杆:创新型员工、创新型班组、创新型团队,实施要求,全面性:系统创新 发现和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才是创新的过程 不是某个领域创新,而是各领域创新 不是某方面创新能力,而是综合创新力,协调性:互动创新 与其他工作不是割裂,而是良性互动 个人不是将创新和本职工作割裂,而是在工作中创新,以创新提升工作水平,可持续性:持久创新 不是临时创新、阶段创新、评奖创新 而是与公司内外部环境相适应的持续创新,提出了江苏公司创新型企业建设的五大战略举措,制定明确的创新战略,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建设高效的创新机制,锻造高水平的创新队伍,营造浓厚

12、的创新文化,1,2,3,4,5,确定创新型企业建设的目标与策略,为其他措施提供方向指引,并明确实施路径与计划,形成创新型企业建设的蓝图与框架,创新活动得以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是创新战略得以落实的桥梁和纽带,为创新型企业建设提供必要的组织、流程、资源和激励机制等基础保障,为创新活动的有效和高效开展不断创造有利条件,是各项举措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石和土壤,与各项举措不断地进行相互作用和强化,确保创新战略能够与员工日常工作有机融合,是创新型企业建设的核心驱动力,通过不断发挥创新队伍的创造性,创新战略才得以实施和开展,创新目标才得以实现,2010年试点阶段,全公司重点开展了十七项主要工作,重点1

13、.1:制定创新战略,明确未来三年重大创新课题规划,网 络 与 技 术 类,市 场 与 服 务 类,2010年课题,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分析,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重点的要求, 明确了未来三年重大创新课题, 2010年立项重大年度创新课题36项,重点2.1:建立双向互动的创新工作模式,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创新工作统筹规划能力 省公司:突出长远重大课题研究、开展产业链的联合创新、省市协同推进创新基地 市公司:明确自身研究重点,协助省公司的重大课题落地;并推动在基层班组大力开展QC活动、思维提案、一线业务需求等与自身日常工作结合紧密的创新活动,示例:月度创新例会对自下而上报送的创新

14、项目进行决策,建立月度总经理创新例会制度,及时结合公司发展中的问题开展创新工作,通过三层审核机制,进行创新项目立项决策, 2010年已立项107个创新课题.,角色:创新专家评审组成员,职责:对分公司及各部上报的项目,过滤掉低水平的、重复性的创项目,过滤,把关,决策,角色:公司分管副总经理,职责:审核创新管理体系流程;确定上会决策项目;中、小型项目直接立项,角色:创新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决策创新管理体系流程;指导高价值项目再提升;指导重要创新项目后续研究,示例:分公司重视落实来自员工的思维创新提案,例如, 徐州分公司变原来的“重征集、轻评审、无落实”为现在的“广征集、慎评审、重落实”,使“草根提

15、案”方式真正成为公司上下互动的通道,主要 措施,闭环管理确保“提案有用”,分层审核确保“提案有奖”,跟踪实施确保“提案有果”,建立闭环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均留痕备案 打消了员工以往“提了建议,没了回音”的顾虑 得到来自一线员工的好创意、好想法,以月度为周期,分为专业初审、综合会审、例会终审环节: 专业初审:由各专业骨干负责首轮筛选,每月中旬公布初审结果 综合会审:由公司创新主管部门组织“火花集会”, 采取“1+1”评审团模式 例会终审:所有会审通过的提案在公司月度创新例会上集体亮象,并打上“同意采纳”的烙印,当月向提案提出人兑现即时激励奖金,得到即时激励的创新提案,由创新主管部门逐一明确责任单

16、位 可以实现的提案,由责任单位自拟实施计划,定期通报研究进展,直至成果实施。,重点2.2:形成公司创新地图,各专业结合自身领域情况,提出创新议题,并汇总分类,形成公司创新地图 积极参与集团重大课题,保证资源投入,促进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产生,示例:各部门分公司制定各自的创新地图,示例:省本部部门级课题,省公司各部门共申报86个部门级课题,涵盖市场经营、网络技术、综合管理等各个方面:,各省公司各部门制定各自创新地图,明确自身的研究课题计划与方向 根据省公司创新工作总体部署,结合本地特点,各市分公司制订了本公司2010年创新课题,示例:无锡分公司2010年创新课题,课题的确定是根据本市外部环境及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为了提升本市竞争力的需要:,重点2.3:省市分层开展创新研究,省、市公司均要建立分层的创新管理机制,强化重点课题研究,省公司: 积极参与集团公司级的创新课题研究和标准制定 落实总经理课题,推进战略型创新课题的落地研究和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