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知识科普讲座【精品-ppt】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5417967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脂知识科普讲座【精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血脂知识科普讲座【精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血脂知识科普讲座【精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血脂知识科普讲座【精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血脂知识科普讲座【精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脂知识科普讲座【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脂知识科普讲座【精品-ppt】(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血脂知识科普讲座,2,血脂是什么,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不溶于水的,它们必须被能溶于水的磷脂和蛋白质包裹才能存在于血液中,并在血中循环运输,(这就好比不会游泳的人只有坐上了船,才能在江河中来去自如)。 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蛋白质组合在一起,形成溶于水的复合物,叫脂蛋白。脂蛋白中所含蛋白的种类和数目、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多少决定其重量。 血液中的脂蛋白也有不同。 -密度高、颗粒小的部份为高密度脂蛋白, -密度低、颗粒稍大的一部份称为低密度脂蛋白。,3,血脂是有害的物质吗?,-一定范围内的血脂非但无害,而是人体所必需的基本物质。血脂在维持

2、人体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甘油三酯主要参与人体能量代谢,可以释放大量的能量供机体活动,过多的能量可通过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起来。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对于稳定细胞膜的正常功能起关键作用。 -胆固醇是合成某些激素、维生素D和胆酸的重要原料。正常情况下,脂类在体内的吸收、消耗和转化维持相对平衡,所以人体血脂含量基本保持稳定。 -血脂升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过低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见于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晚期。 -不要谈“血脂”而色变。若已发现高血脂,要认真对待,咨询医生、合理治疗,并做到定期复查。,4,检查血脂的注意事项,-20岁以上每五年检查一次血脂。40岁以上应每一年检查一次血

3、脂。 -有心脏病家族史、体型肥胖、长期吃糖过多、嗜烟、酗酒、习惯静坐、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者, -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及已患有高脂血症的病人,或者皮肤有黄色瘤的朋友,更应定期检查血脂。 在进行血脂检查前应注意下列几点: - 检测空腹血脂,一定要抽取空腹12小时以上的静脉血。 -采血前应维持原来规则的饮食,并保持体重恒定。 - 在生理和病理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46周内应无急性病发作。 -检查时不要服用某些药物。避孕药、某些降血压药物等可影响血脂水平,导致检验的误差。,5,血脂化验单(1),血脂升高只有通过血脂化验才知道。血脂项目多由其英文

4、缩写表示, (1)TC: 总胆固醇的英文缩写, 代表血中所有的胆固醇。 (2)TG: 甘油三酯英文的缩写,代表血中所有甘油三酯的含量。 (3)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英文缩写。低密度脂蛋白是含有多种成分的复合体, 医学上要测定其所有成分的含量比较困难, 故使用他所含的胆固醇成分作为代表,来反映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低密度脂蛋白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因此是一项目前最受重视的血脂指标。 (4)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英文缩写,反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高密度脂蛋白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指标,它升高是一件好事,而过低则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6,血脂化验单(2),-在一些较为全

5、面的血脂化验单上,我们还可以看到Lp(a), 这是脂蛋白a,Lp(a)升高有可能会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 -Apo B100和Apo AI是两项仅在大医院才化验的指标,分别代表载脂蛋白B100和载脂蛋白AI。 Apo B100浓度的变化多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一致,因此,Apo B100升高对人体同样不利。 Apo AI的变化则与高密度脂蛋白相同,所以,Apo AI升高对人体是有益的。 化验单上还有很多正常值,血脂化验单上的正常值是相对的,对于指导临床治疗仅供参考。临床医生主要是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降脂治疗方案。,7,总胆固醇(TC),-胆固醇可以说是一种“油”,是不溶于水的物质,实际

6、上血液中没有单独存在的胆固醇,胆固醇都必须与一种叫做载脂蛋白的蛋白质和磷脂相结合后,才能在血液中自由流动。胆固醇与载脂蛋白和磷脂结合后生成各种脂蛋白。所谓的总胆固醇(TC)就是各种脂蛋白含有的胆固醇的总和。 -我们可从食物获得胆固醇,体内也可自己合成胆固醇。正常情况下,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合成以及代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但当体内胆固醇超过机体的需要后,血液中多余的胆固醇就会逐渐沉积在动脉血管壁内,使动脉壁表面粗糙、增厚,变硬以后并有血栓形成,终致血管腔狭窄,最后导致冠心病和中风。,8,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TG)是血脂的一种,血脂还包括胆固醇等。 甘油三酯(TG)与胆固醇一样,存在于各种脂

7、蛋白中。血甘油三酯则是所有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总和。 血中颗粒大而密度低的脂蛋白含甘油三酯的量多。当血甘油三酯特别高(颗粒大、密度低的脂蛋白过多)时,血液会呈乳白色,这种血静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形成厚厚一层奶油样物质,便是化验单上的所谓的“脂血“。 甘油三酯的功能与胆固醇截然不同,甘油三酯是人体主要的能量储存库。尽管甘油三酯有诸多生理功能,但过多的甘油三酯会导致脂肪细胞功能改变和血液粘稠度增加,并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所谓低密度脂蛋白(LDL),是利用超速离心技术能分离出的一种血液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蛋白质等。

8、 利用超速离心技术分离出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再测其中的胆固醇,即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是最准确的测定LDL-C的方法。这种方法所需仪器非常昂贵,且需花费很长的时间,所以不适合在临床上使用。目前医学上可通过沉淀方法直接测定LDL-C,也可以采用公式计算出LDL-C。测定出的LDL-C浓度就代表了血中LDL的水平。 LDL中的胆固醇含量占其总重量的一半以上,同时血液的胆固醇主要是位于LDL中,占血总胆固醇(TC)的60以上。所以,LDL-C升高常同时有TC增高。 由于LDL的颗粒比较小,即使血中LDL浓度很高,血液的外观也不会有明显改变。体内多余的LDL易沉积在动脉的管壁,会引起

9、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所谓高密度脂蛋白(HDL),也是通过超速离心方法分离出来的一种血液脂蛋白。HDL是血液中密度最高、颗粒最小的脂蛋白。 HDL由多种物质组成,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蛋白质等。利用超速离心技术分离出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然后,再测定其中的胆固醇,即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这是最为准确的测定HDL-C的方法。不过, 目前医学上常采用比较简便的免疫化学沉淀方法,直接测定HDL中的胆固醇(HDL-C)。 HDL-C是临床检验的指标,它代表了血液中HDL的水平。众多的科学研究证明,HDL是一种独特的脂蛋白,具有明确的抗动脉

10、粥样硬化的作用,可以将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内的胆固醇“吸出” ,并运输到肝脏进行代谢清除。因此,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的美称。,11,血脂的来源 (1),血脂的来源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来源于我们吃进的食物,二是来源于我们体内的合成。 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中,主要含淀粉和脂肪。中国人以淀粉(如大米、玉米等)为主食,所以甘油三酯的主要来源应该是淀粉。此外,猪肥肉、动物油脂、烤鸭、各种煎炸食品、奶油糕点均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 肝脏和小肠是合成甘油三酯的主要场所,肝脏的合成能力最强,但不储存甘油三酯,合成后即释放入血,脂肪组织如皮下脂肪及肌肉之间的脂肪等也是合成甘油三酯的重要部位。,12,

11、血脂的来源(2),饮食是影响血胆固醇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人们早已知道,只有动物食品才含有胆固醇,植物食品是不含胆固醇的。 含胆固醇高的食品多种多样,蛋黄中含有丰富的胆固醇,所以不能多吃。专家建议高脂血症患者每周吃蛋不宜超过4个。有人认为肝脏可”补血明目”,而它却是胆固醇含量多的食品;肾脏(腰子)也富含胆固醇,高脂血症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特别是肝脏。 人体内大部分的胆固醇靠自身合成。肝脏是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部位,胆固醇合成的原料象甘油三酯一样,主要来自于糖的分解,其次来源于食物脂肪和体内脂肪的分解。所以,即使食物中没有胆固醇,体内仍能自行合成而不致缺乏胆固醇。 食物的影响不容忽视,所以,医学

12、上倡导低糖低脂饮食。,13,人体内的血脂出路,甘油三酯大部分储存于腹部、皮下和肌肉间的脂肪组织中,因此表现为“大腹便便”或“将军肚”;饥饿时甘油三酯从脂肪组织中动员出来,产生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以满足生命活动和体育运动(打球、跑步等)的需要,所以这就是专家倡导的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可减轻体重的原因。 胆固醇遍布全身各处,是所有组织、器官的细胞组成成分。正常情况下,过多的胆固醇可经肝脏代谢,并以胆汁酸的形式排至肠道,最终排出体外。 过多的胆固醇会沉积在动脉壁,形成一种医学上所称的粥样斑块(因为肉眼所见这种块状物内部形状类似小米粥而得名),堵塞血管使血流不畅,甚至闭塞,形成多种多样的疾病,如堵塞心脏

13、的血管可产生心绞痛与心肌梗死;阻塞脑血管可导致中风和痴呆;阻塞四肢血管引起四肢疼痛,尤其是下肢的跛行等等。,14,为什么要空腹抽血,空腹血是指禁食12-14小时后所抽的静脉血,因此抽血化验血脂的前一天晚上8点后除了可以喝少量白开水外,不能吃其他任何东西,于次日早上8点到10点抽血化验血脂。 进食后,脂肪在小肠中消化与吸收,经过小肠进入血液,血中的脂质和脂蛋白含量就会发生变化,特别是甘油三酯浓度,餐后2小时、4小时、6小时的血甘油三酯明显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轻微降低,(餐后血甘油三酯水平较空腹时可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并且发现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甘油三酯浓度呈现逐渐增加,达到高峰后又逐渐回落,直到

14、进餐6-8小时后,才达到最后稳定的血脂水平),因此只有抽空腹血化验的血脂才能反映稳定的血脂水平。 ,空腹抽血可以避免不同食物对血脂的影响。目前血脂各项检验的参考范围,均是以空腹血所测得的数值为准,。此外,抽血化验血脂前应避免大吃大喝或有意素食;应在抽血之前1月内没有严重的急性感染、急性高热等情况。,15,化验餐后血脂的意义,正常人进食高脂饮食后的6-8小时,血甘油三酯水平基本恢复空腹状态。但冠心病患者不仅餐后甘油三酯水平的上升幅度大,而且餐后6-8小时仍然维持高水平,与正常人有显著的区别。 此外,餐后甘油三酯越高者,血管壁也就越厚,管腔阻塞自然更严重。目前认为:餐后的甘油三酯升高是引起冠心病的

15、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也就是说,餐后甘油三酯显著升高的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增大。 因此,化验餐后甘油三酯水平对于冠心病的早期防治很有意义。,16,怎样才能诊断血脂异常,要对血脂异常作出诊断,就必须验血。这一般需要到医院去,从手臂上抽取1-2毫升血装入试管,再对各种脂蛋白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计算出它们在血中的浓度。目前医院中最常检测的指标有:总胆固醇(TC或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亦有通过扎手指取一滴血验血脂的方法,但一般只能测出胆固醇(TC)的浓度,并不能全面反应血脂的情况。因此,要作出血脂异常的诊断应到医院抽

16、血进行化验才能确定。,17,不验血能看出血脂异常吗,血脂不正常一般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有些征象还是可能提供某些诊断线索,它们包括: 脚后跟、手背、臀部及肘、膝、指关节等处,有的可表现为手掌部的黄色或橘黄色线条状条纹。如出现上述表现,多提示有家族遗传性的高脂血症,往往高脂血症比较严重,应予高度重视。 在40岁以下的人中,眼睛上出现了“老年环”,表现为黑眼珠周围出现一圈白色的环状改变,往往提示有家族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可能。 家族中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较早(男性45岁以前、女性55岁以前)患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的病人时,可能有家族遗传性的血脂异常,也应注意对其他家庭成员的血脂进行检查。,18,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判断是否有高脂血症应有二次不同日的血脂化验记录 美国2001年所制定的高脂血症诊断标准,每升血中的总胆固醇(TC)超过6.2毫摩尔(即6.2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每升血中的甘油三酯(TG)超过2.3毫摩尔(即2.3mmol/L)为高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