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与态度培训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358720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7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值观与态度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价值观与态度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价值观与态度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价值观与态度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价值观与态度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价值观与态度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值观与态度培训讲义(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价值观与态度,引言 价值观决定着个体的目标追求,而个体在组织内目标实现的程度决定着其工作满意度,进而影响其工作态度。,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价值观 第二节 态度 第三节 工作满意度,第一节 价值观,引言 价值观代表个体的一系列基本信念和看法,就像一个总指挥,支配着个体的需要、动机乃至行为,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本节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价值观 二、价值观的分类 三、中国当今劳动力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 四、经营价值观 五、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 六、价值观对于管理的价值,小游戏:新诺亚方舟,1.小学教师; 2.怀孕妇女; 3.足球运动员; 4.12岁的少女; 5.优秀警察; 6.著

2、名作家; 7.外科医生; 8.年长的和尚; 9.有名的演员; 10.生病的老人,请在左侧10个项目中选择六项作为人类得以延续的种子?,选择背后隐藏的价值观,1.小学教师 2.怀孕妇女 3.足球运动员 4.12岁的少女 5.优秀警察 6.著名作家 7.外科医生 8.年长的和尚 9.有名的演员 10.生病的老人,知识 生命 运动 未来 秩序 文化 健康 信仰 娱乐 道德,一、什么是价值观,(一)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综合态度,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二)价值观的表现,1.价值取向

3、和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 2.价值尺度和准则评价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标准; ,二、价值观的分类,(一)奥尔波特的价值观分类; (二)罗奇克的价值观调查; (三)格雷夫斯价值观7个等级类型;,(一)奥尔波特的价值观分类,(二)罗奇克的价值观调查,罗克奇价值观调查问卷(RVS)包括两种价值观类型,每一种类型有18项具体内容。 1.终极价值观指一个人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 2.工具价值观指偏爱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主要表现在道德和能力两个方面。,施测时,让被试按其对自身的重要性对两类价值系统分别排列顺序,将最重要的排在第l位,次重要的排在第2位,依此类推,最不重要的排在第18

4、位。,罗奇克的价值观,(三)格雷夫斯价值观7个等级类型,三、中国当今劳动力中 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一)中国当今劳动力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二)企业管理者职业价值观,1.什么是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职业价值观的作用: (1)提供职业评价的标准; (2)支配职业选择行为; (3)影响对待工作的态度; ,小调查:职业的选择,(1)公务员; (2)科学家; (3)医生; (4)军人; (5)艺术家; (6)作家; (7)教师; (8)商人; (9)工人; (10)农民;,你会选择那种职业,选

5、择这种职业的首要原因是什么(限用四个字以内的词语或短语概括)?,2.中国职业价值观的选择排序,(1)自主; (2)进修; (3)升迁; (4)学以致用; (5)环境; (6)待遇; (7)同事; (8)福利; (9)工作时间; (10)休闲 刘广珠(2001),四、经营价值观,(一)什么是经营管理价值观 经营管理价值观是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三种经营管理价值观: 1. 利润最大化; 2.企业价值最大化; 3.企业价值-社会效益最优 ,三种企业经营价值观的比较,(二)企业经营价值观的基本观点,1.决定企业的目标选择; 2.影响甚至决定管理方式; 3.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

6、阶段可能会采用不同的经营价值观; 4.随着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发生相应变化; ,企业经营价值观总的发展趋势由利润最大化向价值最大化过渡。,五、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一)含义 1.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认为个人利益是决定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强调个人自由、个人重要性、自我独立美德的一种意识形态。,个人主义反抗权威以及所有试图控制个人的行动。,2.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群体、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意识。,一般东方国家提倡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西方国家则强调个人主义价的值观。,(二)分类,1.集体主义:垂直集体主义和水平集体主义; 2.个人主义:垂直个人主义和

7、水平个人主义; ,美国和法国是高垂直个人主义;瑞士和澳大利亚是高水平个人主义的例子;印度和希腊是高垂直集体主义的例子;而以色列集体农场等则是高水平集体主义的例子。,六、价值观对管理的意义,1.为招聘把关; 2.制定企业政策时,要考虑各种群体的价值观; 3.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积极树立和培育新的价值观; ,第二节 态度及其改变,引言 态度之间以及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是员工正常工作的前提,管理者通过员工态度调查可以掌握员工具体的态度资料,以便可以预测员工的行为。,一、什么是态度,(一)态度的含义 态度是个体对人或事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是主体对特定对象做出价值判断后的反应倾

8、向,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成分。,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喜爱或厌恶的情感体验,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二)与工作相联系的态度,1.工作满意度指个体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 2.工作参与测量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对他的工作的认同程度,认为他的绩效水平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 3.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二、态度改变理论,想一想 假如你和小李是非要好的朋友。一天你不小心当众说出了他一个秘密,小李当即跟你翻脸,并声称要与你绝交,你内心会产生何种体验?如何消除这种体验?

9、,主要相关理论,(一)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二)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 (三)凯尔曼的态度变化阶段理论; (四)墨菲的沟通改变态度理论; (五)预言实现改变态度理论,态度的改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强度的改变和方向的改变。,(一)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1.认知失调的基本要义 认知失调:又叫认知不协调或认知不和谐,指个体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汀格在1957年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提出。,2.认知失调的基本要素认知,(1)认知是个体对环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

10、与态度,可分为有关行为的和有关环境的两类。 (2)认知元素间的关系包括不相关、协调和不协调三种 (3)认知失调即为个体感受到的两个或多个态度之间或行为与态度之间的不和谐。,认知失调理论研究认知元素间的后两类关系,并且把注意力放在不协调关系上。,3.认知不协调程度的决定因素,(1)认知对于个人的重要性; (2)不协调认知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 ,不协调程度,=,不协调认知项目的数量,认知项目的重要性,协调认知项目的数目,认知项目的重要性,4.解决认知不协调的方法,(1)改变态度; (2)增加认知;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4)减少选择感; (5)改变行为; ,认知不协调作为一种不

11、愉快的感情体验,具有动机作用。,5.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1)导致不协调因素的重要性; (2)不协调因素的可控性; (3)不协调可能带来的后果; ,(二)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1.主要内容,(1)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心理需要; (2)一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构成一认知单元,认知主体对两对象的态度通常一致; (3)当认知主体对一单元内两对象看法一致时,其认知体系呈平衡状态;反之则产生不平衡状态; ,认知平衡理论原则上与认知失调理论是相同的,但海德

12、强调一个人对某一认知对象的态度,常常受他人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2.POX间的关系,是否平衡的依据: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则关系是平衡的;若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则关系是不平衡的。,3.解除不平衡状态的方法,(1)接受劝说,改变态度(P-X关系变为“-”); (2)坚持己见,改变对他人的评价(P-O关系变为“-”) (3)认为他人的反对态度只是一种假象,实际上他人还是持赞成态度(擅自将O-X关系变为“+”); ,认知平衡理论的用途在于使人们以“最小努力原则”来预计不平衡所产生的效应,使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结构。,(三)凯尔曼的态度形成三阶段论,1958年,凯尔曼提出态度形

13、成三阶段说: 1.服从:或盲目模仿,或受群体规范压力产生服从行为 2.同化: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信息; 3.内化:将新的观点、情感和意愿纳入自己价值体系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部分; ,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内化阶段,(四)墨菲的沟通改变态度理论,沟通影响态度过程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l.信息发送者的威信; 2.接收者原有态度; 3.沟通通道和沟通方式的影响; ,墨菲通过对黑人态度的研究而提出了沟通改变态度理论。,(五)预言实现改变态度理论,1.理论内容 别人的预见以及由此而采取的对待方式会影响个体的心理。称赞和鼓励会诱发个体上进的动机;经常遭受指责、歧视,会导致个体消极、自暴自弃

14、。,员工行为=f(管理者的期望*对待方式),2.理论来源皮格马利翁效应,(1)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由来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或比)马龙效应”、“罗森塔尔效应(Robert 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远古时候,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2)皮格马利翁效应的验证与提出,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

15、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预期效应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三、如何转变员工态度,引言 转变员工态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条有效途径,它对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企业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一)影响员工态度转变的因素,1.员工态度转变的内容 (1)消极态度积极态度; (2)较弱积极态度较强积极态度; (3)较强消极态度较弱消极态度; ,2.影响员工态度转变的因素,(1)外部因素 人际影响 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 企业文

16、化 (2)内部因素 员工的认知 员工的需要 员工的个性心理特征 ,如何转变员工的工作态度?,(二)转变员工态度的方法,1.宣传法 (1)权威效应 (2)名片效应 (3)“自己人”效应 2.员工参与法 3.组织规范法 ,比较有效的方法: (1)恐吓唤起; (2)理性说服; (3)感情唤起; ,四、态度对组织行为的影响,1.态度与员工的工作效率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2.态度影响学习; 3.态度影响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 ,五、员工态度调查,(一)什么是员工态度调查 员工态度调查就是管理者为了解员工对于工作相关的变量的态度所做的系统调查。主要包括态度的方向和强度两个方面。,员工态度调查的作用: (1)测量; (2)沟通; (3)管理过程; ,(二)态度调查方法,1.问卷法; 2.社会距离法; 3.语义差异量表; 4.面谈法; 5.行为观察法; ,1.问卷法,(1)步骤 准备阶段:确定调查的问题并设计问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