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物理必修一3·6《共点力平衡.正交分解》导学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347771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物理必修一3·6《共点力平衡.正交分解》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物理必修一3·6《共点力平衡.正交分解》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物理必修一3·6《共点力平衡.正交分解》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物理必修一3·6《共点力平衡.正交分解》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物理必修一3·6《共点力平衡.正交分解》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整理赣县中学南校区高一年级 物理 学案学习时间2011年_月_日学案学习内容必修一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导学案主 笔 人徐芃一级审核人肖庆二级审核人高一物理备课组学习目标1.知道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主要问题。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4.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导物体的运动情况。5.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知识结构1、受力分析2、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3、牛顿运动定律学习重点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学习难点1.物体

2、的受力分析及运动状态分析和重要的解题方法的灵活选择和运用。2.正交分解法。学习过程不看不讲 不议不讲 不练不讲自学目标一: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自主预习课本例题一)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自主预习课本例题二)自学小结参考1 力和运动关系的两类基本问题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有两类基本问题,那就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2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指的是在受力情况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求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合力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利用运动学的有关公式求出要求的速度和位移。3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已知物体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指的是在运动情况(如物体的运动性质、速度、加速度或位移)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得出物体所受的力。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分析清楚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力。4 加速度a是联系运动和力的纽带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和运动学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v0+at, x=v0t+at2, v2v02=2ax等)中,均包含有一个共同的物理量加速度a。5 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

4、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公式便可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反过来,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利用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便可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解决力和运动关系问题的一般步骤牛顿第二定律F=ma,实际上是揭示了力、加速度和质量三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方程左边是物体受到的合力,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合力的方法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正交分解法。方程的右边是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要确定物体的加速度就必须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由此可见,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解决力和运动关系的一般步骤是: 确定研究对象; 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必要时画受力示意

5、图; 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必要时画运动过程简图;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利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求解要求的物理量。【例1】如图所示,静止的箱子质量m20kg,箱子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0.50。现用一与水平成370的力拉动箱子。(g取10N/kg)1. 当拉力F=50N拉箱子时,求5s后箱子速度?2. 当拉力F=100N拉箱子时,求5s内箱子的位移?3.【练习1】如图所示,箱子质量m20kg,箱子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0.50。现用一与水平成370推力F以加速度a=1m/s2直线推动箱子,求推力F为多大?(g取10N/kg)【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物块与倾角

6、为=30的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沿平行斜面向上的力F=40N的作用下,沿斜面从底端运动到顶端,斜面长10m求力F的大小?(g取10N/kg)【练习2】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物块与倾角为=30的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沿平行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从顶端运动到底端用时4s,求力F的大小?(g取10N/k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例3】一倾角为的斜面上放一木块。木块上固定一支架,支架末端用细绳悬挂一小球,木块在斜面上下滑时,小球与滑块相对静止共同运动,当细线(1)沿竖直方向;(2)与斜面方向垂直;(3)沿水平方向,求上述3种情况下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如图所示。)【练习3】

7、风洞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做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课外练习】1. 某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在一直线上力的作用做直线运动,其受力、与位移s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若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当其具有最大速度时的位移是( )A. 1m B. 2m C. 3m D. 4m2. 如图所示,底板光滑的小车

8、上用两个量程为20N完全相同的弹簧秤甲和乙系住一个质量为1kg的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当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弹簧秤的示数均为10N;当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甲的示数变为8N,这时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A. B. C. D. 3. 物体A、B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其质量分别为,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现用水平力F分别拉物体A,B,它们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B. C. D. 4.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三个水平的恒力作用而平衡,如图所示,已知垂直,且三个力中若撤去物体产生的加速度,若撤去物体产生的加速度,若撤去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为( )A

9、. B. C. D. 不能确定 5.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的作用,在第1s内保持静止状态,若两个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第2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恒定,速度均匀增大B. 在第3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均匀减小,速度逐渐减小C. 在第5s内,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均匀减小,速度逐渐增大D. 在第6s内,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均为零 6. 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点并系住物体m,现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物体一直可以运动到B点,如果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恒定,则( )A. 物体从A到O先加速后减速B. 物体从A到O加速,从O到B减速C. 物体在A、O间某点时所受合力为零D. 物体运动到O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7. 如图所示,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B. 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C. 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D. 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 参考资料 学习帮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