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507832 上传时间:2017-10-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宿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宿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宿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宿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宿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宿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宿州市 2012 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两部分,第卷和第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卷分别交回。率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第卷(阅读题,共 66 分)一、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笔力雄壮,气象浑厚” 的盛唐诗歌,常被 诗评家以“盛唐气象 ”四个字将它与其它时代的诗歌风貌相区别,这种概括有助于更明确地把握盛唐 诗 歌特征。但 对于这样的概括,一方面有人望文生义,把“ 盛唐气象 ”理解为单纯的对时代的颂歌,对唐帝国文治武功的夸耀,以及对躬逢盛世、如鱼得水的情感抒 发。另一方面有人回 转过 来通过检查盛唐诗歌发现其中

2、并没有多少歌颂盛世之作,相反, 许多诗歌是表示对现状的不满,包括对种种阴暗面的揭露、抗议,因而认为“ 盛唐气象”一词,是 对开元、天宝 诗歌主流的歪曲。以上两种看法皆失之片面,而根源在于对“ 盛唐气象” 涵义 的理解存在偏差。“盛唐气象”的概念来自严羽。严羽沧浪诗话 考证云:“ 迎旦东风骑蹇驴绝句,决非盛唐人气象。 ”严 氏辨其“非盛唐人气象”, 显然是指“迎旦东风骑蹇驴”瑟缩委琐,见不到盛唐人的笔力,也缺少盛唐劲健的主体精神。这与严氏答吴景仙 书所云:“ 盛唐诸公之诗,如 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 浑厚。 ”可以说是分别从正反两面对“盛唐气象”涵义的一种阐发。因此“盛唐气象 ”指的是诗歌

3、风 貌,具体即指诗歌“笔力雄壮,气象浑厚”,与内客上是否直接歌颂国家之盛,歌颂文治武功,乃至,本不是一回事。具有 “盛唐气象”的诗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感动激发,希望趁时而起,建立功业;一类是理想与现实矛盾,针对自身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社会上的不平现象发出怨怼之词。感激与怨怼看似相反,但实际上联系非常 紧。感激而望成就功 业,遏挫即成怨怼。所以在具体作品中,两者常常交织在一起。盛唐 诗人的感激之作,理想主义色彩很浓。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它是为时代的召唤、时代的需要所吸引,要轰轰烈烈大干一番的人生意气和事功精神的表 现。盛唐人的这种感敏奋发,颇不同于一般狭隘的个人名利追逐,它往往表

4、现自建功立业的荣誉感与使命感乃至奉献精神的结合。由于主体精神 强旺,盛唐人谈起建功立业,又往往表现得情绪激昂,富有信心。李白“ 长风 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套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谓壮怀激烈。盛唐 诗人的怨 怼之作,包含着诗人与时代社会的冲突,但盛唐诗人要求于那个时代的往往不是简单的仕途出身,不是薄禄微官 问题,而是要成就“ 济苍生,安黎元 ”的大事业。这种宏愿,在玄宗统治后期是只好落空的,以致出 现了类似鲲鹏 太大,海水和风力无法支持的矛盾。但冲突的内容既然是在较 高的层次上展开的,就仍然 带 有理想主义色彩和非同一般的气魄与力度。 (选自余恕诚唐诗风貌 ,有删改)1从原文看

5、,下列对“盛唐气象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盛唐气象”的概念来自严羽,已体现了盛唐诗歌的特征。B “盛唐气象”指盛唐诗歌“笔力雄壮,气象浑厚”的风貌。C “盛唐气象”体现了盛唐人的笔力和盛唐劲健的主体精神。D “盛唐气象”是诗歌的风貌特征,它与诗歌内容没有联系。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一段列举了对“盛唐气象”的两种片面理解,并指出其根源在于对“盛唐气象”涵义的理解存在偏差。B第二段中引用了严羽的话,一方面说明了“盛唐气象”的概念来源,另一方面又阐发了“盛唐气象”的涵义。C第三、四、五段文字采用了并列式结构,分别阐释了“盛唐气象”在两类诗歌作品

6、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特点。D在论证方式上,这篇文章采用了先驳后立的方式;在论证方法上,这篇文章使用了举例论证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夸耀唐帝国文治武动、歌颂盛世的盛唐诗作都不具有“盛唐气象” 。B盛唐诗人的感激之作和怨怼之作,都带有盛唐诗人的理想主义色彩。C盛唐人情绪激昂,富有信心,渴望建功立业,因而其主体精神强旺。D盛唐诗人因为“济苍生,安黎元 ”的宏愿始终落空,所以产生怨怼。二、 (3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19 分)冯胜,定远人。生时黑气满室,经日不散。及长,雄勇多智略,与兄国用俱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结寨自保。太祖

7、略地至妙山,国用偕胜来归,甚见亲信。太祖尝从容询天下大计,国用对曰:“金陵龙 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 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 ”太祖大悦,俾居幕府,命国用典 亲兵,委以心腹。卒于军,年三十六。太祖哭之恸。国用之卒,子诚幼,胜先已积功为元帅,遂命袭兄职,典亲军。洪武元年兼太子右詹事。坐小法贬一官, 为都督同知。引兵溯河,取汴、洛,下陕州,趋潼关。守将宵遁,遂夺关,取华州。 还汴, 谒帝行在。授征虏右副将军,留守汴梁。寻从大将军征山西。久之,元太尉纳哈出拥众数十万屯金山,数为辽东边害。二十年命胜为征虏大将军,以步骑二十万征之。帝复遣故所 获纳哈出部将

8、乃剌吾者奉玺书 往谕降。 胜出松亭关,分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驻大宁逾两月,留兵五万守之,而以全师压金山。纳哈出见乃剌吾惊曰:“尔尚存乎! ”乃剌吾述帝恩德。纳哈出喜,遣其左丞、探马赤等献马,且觇胜军。胜已深入,逾金山,至女直苦屯,降纳哈出之将全国公观童。大 军 奄至, 纳哈出度不敌,因乃剌吾请降。胜使蓝玉轻骑受之。玉饮纳哈出酒,欢甚,解衣衣之。 纳 哈出不肯服,顾左右咄咄语,谋遁去。胜之婿常茂在坐,遽起砍其臂。都督耿忠拥以见胜。 纳哈出将士妻子十余万屯松花河,闻纳哈出伤,惊溃。胜遣观童谕之乃降,得所部二十余万人,牛羊马驼辎重互百余里。而都督濮英殿后,为敌所杀。师还,以捷 闻,并奏常茂

9、激变状,尽将降众二十万人入关。帝大悦,使使者迎劳胜等,械系茂。会有言 胜多匿良马,使阍者行酒于纳哈出之妻求大珠异宝,失降附心,又失濮英三千骑,而茂亦讦胜过。帝怒,收 胜大将军印,命就第凤阳,奉朝请,诸将士亦无赏。 胜自是不复将大兵矣。时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太祖春秋高,多猜忌。胜功最多,数以 细故失帝意。蓝玉诛之月,召还京。逾二年,赐死, 诸子皆不得嗣。(选自明吏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十七,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先拔之以为根本 拔:攻取B遂命袭兄职,典亲军 典:掌管C金陵龙蟠虎踞 虎:猛虎D使使者迎劳胜等,械系茂 系:拘囚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

10、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A国用之卒,子诚幼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B因乃剌吾请降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为敌所杀 若属皆且为所虏D时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冯胜喜好读书,通晓兵法,英勇多谋略。元朝末年,他和哥哥冯国用一起筑寨自保,后来,归顺了太租。B冯胜在归顺太祖以后,屡立战功,当了元帅。在哥哥冯国用英年早逝以后,他承袭哥哥的职务,掌管亲军。C冯胜征讨辽东时指挥有方节节胜利。但是他藏匿良马,勒索珠宝,受到太祖处罚,从此不能再领兵作战。D冯胜在明朝开国功臣中威望很高。但是因为太祖的猜忌,再加上他多次因小事违逆皇帝

11、心意,蛙终被赐死。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 )太祖略地至妙山,国用偕胜来归,甚见亲信。译文:(2 )师还,以捷闻,并奏常茂激变状,尽将降众二十万人入关。译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诵,完成 8 9 题。 (7 分)鹧鸪天向子諲 有怀京师上元 ,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 宫阙 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五侯池馆醉春风。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注向予諲是生活在两朱之交的词人,此词是北宋灭亡之后诗人晚年僻居乡里所作。元宵节。彩灯叠成的灯山。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折,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这首词作

12、在结构上很有特色,它打破了上下片的界限,前七句和后两句构成了两个对比鲜明的画面。B这是一自感旧伤时之作,前七句用流畅轻快的笔触描绘了汴京紫禁城内外欢度上元佳节的繁盛景象。C “而今”二宇,把上元节狂欢的画面推向了遥远的过去,成了一个幻境,这是化虚为实的有力一笔。D “白发三千丈”一句使用了用典兼夸张的手法,刻画了愁绪满怀的词人的自我形象,艺术效果强烈。9请概述末句中“愁”的内涵。 (4 分)答: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 6 小题) (6 分)(1 )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 桃花潭记 )(2 )吾师道也, ? (韩愈师说 )(3 )戍卒叫,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13、杜牧阿房宫赋 )(4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李密陈情表 )(5 )东船西舫悄无言, 。 (自居易 琵琶行 )(6 ) ,枉用相存。 (曹操短歌行 )(7 )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 )喜水碧于天, 。 (韦庄菩萨蛮 其二)三、 (2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25 分)黄山听雨熊召政下午,车轮掠过千枝万枝秋色,每一枝上都悬着黄山的雨云。仿佛只要按一下喇叭,雨点就会噼噼叭叭掉下来。比之山下,黄山要秋得早一些。又因触目皆是石破天惊的境界,黄山的秋雨,就格外像千年的老蛇那样冷峻。这个季节,游山的人很多。客店已满,我们一行三人只好投宿

14、到眉毛峰下的一户农家。那是丛林中一栋简陋的小楼。我 们还没有走进小楼。大雨就滂沱而至。游山的 兴致,被它淋成一壶欲热还凉的花雕。雨下着,树枝变成了雨箭,很古风地飘荡着;雨下着,岚雾搓成的雨绳,很悠久地恍惚。雨中孵出的暮蔼,像我的肺叶一 张一合。黄山七十二峰,七十二座美 丽得叫人想哭的自然博物馆,在今晚,已不能让我参 观它隐秘又恢宏的构筑了。黄山最好看的,是松、石、云,如今松在雨中,石在云中,云在暮中。层层叠叠的黄昏,封锁了所有的山道。那么,今夜,我在黄山就只能听雨了。今年夏天,我已游过庐山,九华山。我想,来到黄山,游兴一定能推到极致。谁知天半朱霞已成妄想。顺着雨绳,我怎能攀摘黄山的翠微?那时我

15、曾有好一 阵子生气呢。在这个浅薄的年头,不说那些高官巨贾,政客名伶,就连那些星相邪卜,趋炎附势之流到处都有青眼相迎。难道黄山也生了一双势利眼,只肯用连山寒雨,来搪塞一个落拓的诗人?很快,我明白到,这么想是错的。正因为我的落拓,我的在庐山三叠泉洗 过 的耳,在九 华山的 归城寺里被梵钟撞得更为清纯的襟抱,黄山才迎我以雨。人之上升的历史中,雨是永远 的动力。而 诗人之于雨,并不仅仅是生物的适应。至今我尚能感到,落在唐诗宋词中的雨,是何其地撩人情怀。 “巴山夜雨 涨秋池”的李商隐,深沉彻骨;“寒雨连江夜入吴 ”的王昌龄,冷峻有加。 “一蓑烟雨任平生” ,活脱脱的 苏东坡情性;“ 细雨骑驴过剑门”,书剑飘 零的陆放翁自况。大凡血气十足的诗人,没有几个不落拓的,唯其落拓,才能让生命在雨中开放出超凡拔俗的花朵来。所以说,今夜的黄山雨,是为我下的。为了好好儿度过这个雨夜,我 询问小楼的主人有没有酒。他翻箱倒柜找出半瓶大曲。三人共享,少是少了点儿,但总 比没有强。雪中饮酒是为了驱寒,雨中饮 酒是为了驱散寂寞。而今夜我并不寂寞,窗外的每一枝松,每一尊石,都是等了我千年的酒友。雨是越下越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