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上传人:爱****1 文档编号:943368 上传时间:2017-05-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7年整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7年整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7年整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7年整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纳雍县大龙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制时间:2014 年 5月 18日1纳雍县老凹坝乡大龙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纳雍县大老井煤矿遵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399 号) 、 毕 节 市 人 民 政 府 办公 室 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煤 矿 安 全 生 产 工 作 的 实 施 意 见 (毕 府 办 发 2014 3 号 ) 文 件 精 神 和 主管部门会议要求;矿井成立了以矿长为首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矿井隐蔽致灾因素调查,根据调查情况,编制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如下:一、矿井基本情况纳雍县大龙井煤矿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老凹坝乡

2、安家寨村;属技改扩能新建矿井,扩能后的矿井规模 30万吨/年,矿区面积:3.825km。矿井可采煤层 7层,保有资源量为 3463万吨,设计可采储量 2308.75万吨,设计服务年限为 50年。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划分为 2个水平,3 个采区;一水平标高为1188m,二水平标高为982m,设计井巷工程量 7196m,至 2014年 4月底已完成工程量 2813m,剩余工程量 4383m(其中岩巷2821m、煤巷 140m、半煤岩巷 1422m) ,剩余建设工期 18个月,目前矿井正在建设中。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情况(一)地质构造普查情况1、 矿 区 地 貌根据贵州省纳雍县老凹坝乡大龙井煤矿煤 炭

3、 资 源 储 量 核 实 及勘 探 地 质 报 告 提 供 资 料 , 矿 区 地 貌 为 溶 蚀 、 侵 蚀 为 主 的 低 山 、中 山 ; 属中、低中山,沟谷地貌,地形为缓坡 陡崖,以缓坡为主,为反向坡。最高点位于矿区西部唐家大坡,海拔高程为 1713.2m,2最低点位于矿区南东角果比河河床附近,海拔高程 1218.5m,最大相对高差 494.7m。2、矿区构造根据贵州省纳雍县老凹坝乡大龙井煤矿煤 炭 资 源 储 量 核 实 及勘 探 地 质 报 告 提 供 资 料 , 矿区位于乐治向斜南东翼中段,褶皱构造不发育,总体为一倾向北西,倾角 2028的单斜构造。区内断裂较为发育,断层方向主要

4、为东西向,次为北东向、北西向,落差大于 20m 断层位于区南部边缘和区外,区内小断层较为发育。矿区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按断层性质、规模、组合描述如下:F1、发育于勘查区南部,断层走向近东西,西经大麦地、半边街、李家包包、青冈林横穿矿区,断层长大于 3.5km。断层面清楚,断层倾向一般为 355357,断层倾角一般为 7578。断层破碎带明显,断距 2040m,为正断层。对下组煤层造成一定破坏。F2 断层:发育于矿境南侧边缘,断层走向北东、东部转向南东、西部被 F4 切断,由西经梁子上、岩脚寨、果比河横穿勘查区,长大于 4km,倾向为 330,倾角 70,为正断层。断距 150210m 。F3

5、断层:位于勘查区外围南东侧,断层走向北西、两端于泥拿娥、大湾河被 F2、F4 阻切,长约 935m,为一逆断层。F4 断层:位于勘查区外南东侧,断层走向呈东西向,西经岩垭口、大沟坎、泥拿娥横穿勘查区,长大于 3.5 km,倾向为 350,倾角 7083,为正断层。F5 断层:矿区东界边缘的 502 号钻孔揭露,为一逆断层,6、7、8 煤重复。图解法解释,在区内 401402 号孔之间尖灭,倾向为北西,倾角 60,断距 2030m。地面已控制3F1 支断层: 201 号钻孔揭露,物探解释断点,为一正断层,32煤断薄,图解法解释,为 F1 支断层,倾向为北西,倾角 75,断距 1520m。地面已控

6、制。落差小于 20 米的断层见下表。落差小于 20米的断层统计表序号 断层编号 物探和钻孔揭露地层特征 推断落差1 F302逆断层302号孔揭露,物探解释断点,16煤顶板砂岩重复。367.20-367.40岩芯破碎。60落差5-10米左右2 F302正断层302号孔揭露,物探解释断点,标七 23煤断缺。450.5-450.8m 岩芯破碎60落差8-10米左右3 F303正断层 303号孔揭露,物探解释断点,6煤断薄。464.0-464.5m 岩芯破碎 65落差8-10米左右4 F304逆断层 303号孔揭露,597.1-597.4m 破碎带,6 煤重复 65落差5-10米左右5 F403正断层

7、403号孔揭露,物探解释断点,17煤顶板断薄。606.7-608.8m 岩芯破碎60落差1018 米左右6 F301正断层301号钻孔揭露,物探解释断点,为一正断层,21 煤顶板断缺,123.8-124.1m岩芯破碎75落差1015 米左右3、矿区地层根据贵州省纳雍县老凹坝乡大龙井煤矿煤 炭 资 源 储 量 核 实 及勘 探 地 质 报 告 提 供 资 料 , 矿区出露地层有:第四系(Q),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 1y),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 1f)、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 3c)和龙潭组(P 3l),矿区内煤系基底为峨眉山玄武岩组(P 2),矿区仅南部河沟出露,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矿区地层

8、简表见下表):4大 龙 井 煤 矿 地 层 简 表系 统 组(群) 地层代号及接触关系 厚度(m) 矿产第四系 Q 031.33永宁镇组 T1y 200m飞仙关组三段 T1f3 82.10300m飞仙关组二段 T1f2 72.78210m三叠系 下 统 飞仙关组飞仙关组一段 T1f1140.00150.99长兴组 P3c 5.9313.50龙潭组 P3l 0260.13 煤炭上 统峨眉山玄武岩 P2 220250二叠系中 统 茅口组 P2m 200m1、第四系(Q)主要为黄色、黄褐色残坡积和崩积物,零星分布于山坡及地势低洼处,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一般厚 03m,崩积物堆积区厚度可达 31.

9、33m。2、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 1m)出露于勘查区北西部,仅出露下部第一段(T 1yn1),为灰色厚层至块状泥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鲕粒灰岩、白云质灰岩。钻孔未揭露,厚度200m。3、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 1f)分布于矿区中部及北部,主要为灰-灰绿色石灰岩、泥灰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组成及紫红色钙质泥岩组成,底部为黑色泥岩,与下伏长兴组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区内本组可分为三段。(1)飞仙关组三段(T 1f3)出露于中北部地段,主要为为紫红、黄绿色薄层状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砂岩互层,中部夹厚 1535m 灰色中至厚层状泥晶灰岩。在矿区西北出露。钻孔揭露厚度 82.10210m,正常厚

10、度 300m。5(2)飞仙关组二段(T 1f2)出露于矿区中部,主要为灰色厚层至块状泥晶灰岩、钙质泥岩,具缝合线构造,溶洞较发育。上部为紫红色钙质泥岩和石灰岩互层,中部及下部为厚层石灰岩夹几层紫红色钙质泥岩,底部块状灰岩。在地表易形成陡坎,钻孔揭露厚度 72.78198.98m。正常厚度198.98210m。(3)飞仙关组一段(T 1f1)出露于勘查区中部,南侧呈陡坡,以灰绿色薄至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少量粉砂岩组成的韵律层。岩石多为水平层理,局部显波状及小型交错层理,上部夹泥质石灰岩薄层,含克氏哈动物化石。钻孔揭露厚度 141.00150.99m。正常厚度149.86150.

11、99m。4、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 3c)出露于勘查区南东部,钻孔揭露厚度 5.9313.50m。顶部夹一层至数层灰绿色蒙脱石泥岩薄层,上部为黑色黑灰色泥质石灰岩,下部为中厚厚层状石灰岩夹一层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5、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 3l)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仅矿区南部边界附近缺失,由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的细砂岩、粉砂岩、灰岩、泥岩及煤层(线)组成,钻孔揭露厚度在 20250m 之间,正常龙潭组平均厚度为 245.90m。根据岩性特征及含煤情况可分为三段,现分述如下:(1)上段( P3l3):长兴灰岩底界至标四灰岩底界。岩性主要为灰、灰黑色、黑色薄至中厚层粉砂岩、泥岩互层、粉细砂岩互层、泥质石灰

12、岩、铝质泥岩,含煤 12 层,其中 6 煤为局部可采煤层。含标三上、标三下全区稳定的石灰岩。本段厚度 19.743.20m,平均636.24m。(2)中段(P 3l2):标四灰岩底界至标七灰岩顶界。岩性为、深灰、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细砂岩、粉砂岩、煤及泥岩等组成,含煤48 余层,其中以 7 煤、8 煤、14 煤、21 煤为大部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厚度及层位较为稳定,本段厚度 96.92111.82m,平均106.90m。(3)下段(P 3l1):标七灰岩顶界至峨眉山玄武岩顶界。岩性为深灰色、黑色薄至中厚层细砂岩、粉砂岩、粉砂岩、泥岩;灰黑及灰白色粉细砂岩互层、砂泥岩互层、灰色铝质泥岩及煤组成,含煤

13、(煤线)617 余层,包括 23、31、32、34、35 煤。31 煤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32 煤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34 煤为全区的较稳定煤层。本段厚度在 141.00150.99m 之间,平均 147.20m。6、峨眉山玄武岩组(P 3)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 3):出露于勘查区南部边界,为灰绿、暗绿、黄褐色块状隐晶质或拉斑玄武岩,具杏仁状、气孔状构造,厚度变化大。据区域资料,一般厚 220250m,野外调查最大可见厚度 210m。与上覆龙潭组及下伏茅口灰岩假整合接触。钻孔揭露段上部由灰色凝灰岩下部为灰黑色玄武岩,含少量燧石结核,较坚硬致密,充填方解石脉、晶块。茅口组(P 2

14、m)矿区内仅出露于东南部一角,为浅灰、深灰色厚层至块状细晶灰岩,局部含少量燧石结核及白云质斑块。底部为灰白色厚层细至中晶白云岩,厚度200m。(二)瓦斯致灾因素普查1、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情况7根据贵州省能源局关于毕节地区工业和能源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 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大龙井煤矿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突出矿井。2、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情况因矿井正在建设,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未进行鉴定,矿井设计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矿井安全检测监控系统,瓦斯抽采系统均已安装投入正常使用。矿井至今未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3、矿井瓦斯含量情况根据贵州省纳雍县老凹坝乡大龙井

15、煤矿煤 炭 资 源 储 量 核 实 及勘 探 地 质 报 告 提 供 资 料 ,对矿区内所有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采取了瓦斯煤样,并进行了含气量的计算,矿区各煤层平均瓦斯含量8.00318.417ml/gr,平均 11.032ml/gr;其中6、7、8、17、21、32、34 煤层 CH4平均含量分别为3.555、10.008、4.24、7.242、6.494、6.557、7.754ml/gr。根据煤层气含量情况初步预测出本矿区煤层气甲烷资源量 0.75亿 m3,详见下表。煤层气预测资源量煤层号煤层资源量(万吨)瓦斯平均含量 (ml/gr)CH4平均含量 (ml/gr)瓦斯气体总量(10 8m3)

16、CH4资源量(10 8m3)6 531 9.951 3.555 0.11 0.047 322 18.417 10.008 0.08 0.048 371 8.003 4.24 0.08 0.04 17 340 9.997 7.242 0.12 0.0621 394 11.051 6.494 0.15 0.09832 674 10.015 6.557 0.26 0.17 34 831 11.925 7.754 0.48 0.31合计 3463 0.754、矿井瓦斯瓦斯梯度情况根据贵州省纳雍县老凹坝乡大龙井煤矿煤 炭 资 源 储 量 核 实 及勘 探 地 质 报 告 提 供 资 料 ,矿井瓦斯瓦斯梯度见下表。瓦斯梯度表煤层号 6 7 8 17 21 32 34 平均瓦斯梯度40.10 59.00 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