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3、荔枝图序 ▎ 长春版 (1)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4176537 上传时间:2019-08-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3、荔枝图序 ▎ 长春版 (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3、荔枝图序 ▎ 长春版 (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3、荔枝图序 ▎ 长春版 (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3、荔枝图序 ▎ 长春版 (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3、荔枝图序 ▎ 长春版 (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3、荔枝图序 ▎ 长春版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3、荔枝图序 ▎ 长春版 (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荔枝图序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荔枝图序是一篇文言文,类属于说明文范畴。本文选自白居易集,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有“诗魔”和“诗王”之称。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一副荔枝图写的序,图和序的目的,正如白居易所说“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而作,含有宣传荔枝的意思。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但在当时,交通没有现在便利,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所以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忠州刺史的时候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荔枝图序篇幅短小,难度不大,学生通过结合课下注释朗

2、读课文是可以完全读懂课文的,所以这篇文章不需要向学生十分仔细的讲解。本科应注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了解课文层次安排上的特点。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之一就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关于这一点,我们在讲解本课时,可以制作PPT课件,插入详细的荔枝的介绍,和不同状态、时期下荔枝的图片,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荔枝的特点,也能使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在讲授此课的同时,应该插入有关荔枝的历史史料,并在授课时穿插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和苏轼的食荔枝的诗,使学生加深对荔枝难以贮存以及果实鲜美等特点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基本情况,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培养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知识与能力)2. 掌握按一定顺序说明的方法;准确理解并能翻译文章,背诵课文。(重难点)3. 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培养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4. 培养观察能力,领略荔枝的鲜美。三、新课导入讲课之前,我们大家先来说点题外话。大家应该都知道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都是谁吧?(春秋战国的西施、貂蝉,汉代王昭君、唐代的杨贵妃),其她三位我们就不说了,我们来说一说里面有一个美女她十分喜欢吃荔枝,她是唐代皇帝李隆基的宠妃。请同学们想一想她是谁啊?(杨贵妃杨玉环)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那么荔枝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一国宠妃如此牵肠挂肚,更使当朝皇帝为博红颜一笑不惜劳民伤财,为后人所诟病呢?不知道哪位同学

4、吃过荔枝?你对荔枝这种水果有什么感受?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经专门为荔枝写了一篇文章,接下来我们步入正题,一起跟随白居易来观品荔枝吧!(出示PPT:荔枝介绍,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有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荔枝因杨贵妃喜食而闻名,使得杜牧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此外,各代文人墨客也写下了大量关于荔枝的诗词。荔枝性热,多食易上火,并可引起“荔枝病”。木材坚实,深红褐色,纹理雅致、耐腐,历来为上等名材。花多,富含蜜腺,是重要的蜜源植物。荔枝味甘、酸

5、、性温,入心、脾、肝经;果肉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产我国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尤以广东、广西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亚洲东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有引种的记录。)四、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著名散文家贞元十六年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会昌六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

6、”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五、字词积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帷(wi)盖:周围带有帷帐的伞盖。 华(hu:通“花”)如橘 枇杷(pp):常绿小乔木,果实圆形,黄色,味酸甜。如彼(b)红缯(zng):红色的丝织品。 紫绡(xio):紫色的生丝织品。 瓤(rng)肉:果肉。 浆(jing)液 醴酪(l lo):甜酒和奶酪。(注: 要求学生将以上字词在练习本上或课本149页空白处抄写一遍。)六、留课文朗读1.音频示范朗读;2.学生朗读(学生跟读;学生自由朗读;学生个别朗读;学生齐读齐读翻译七、思考问题(请学生用铅

7、笔在课本上用横线标出)1.荔枝的产地在哪里?答:荔枝生巴峡间。2.荔枝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荔枝的叶、花、果实的样貌?答: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华如橘,实如丹。3. 荔枝的味道如何?荔枝的保鲜情况。答:浆液甘酸如醴酪。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4.课文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知识?答:分别从荔枝的产地、树形、果实三个方面对荔枝进行了介绍。八、课文分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全文共有两个自然段。第一段:着重说明荔枝的形态和变化。可分为三层: 层(第一句):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和树形。 层(从“叶如桂”到“浆液甘酸如醴酪”):介绍了荔枝的叶子、花朵和果实。 层(从“

8、若离本枝”到“色香味尽去矣”):介绍荔枝不耐贮存的特点。本段中作者介绍荔枝时依次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形状、叶子、花、果实,以及果实的朵、核、壳、膜、瓤肉、浆液,还有荔枝的保鲜情况。运用的说明方法:本段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如“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打比方(如“瓤肉莹白如冰雪”)、列数字(如“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的说明方法。运用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外到内,如在介绍果实的具体情况时,先说朵,再接着说到壳、膜、瓤肉、浆液等。 从整体到局部,如开头写荔枝从树的形状依次说到叶、花、果实等。 由观赏到品尝。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如“树形团团如帷盖”、“叶

9、如桂”、“华如橘”、“实如丹”“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作者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十种事物设喻,用这些一般人可以感知的美好事物使人们获得具体而形象的感受,使人如见荔枝其形,如真品其味。 作用: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喻生疏的事物,便于读者了解荔枝的特点。第二段:交代了作序的时间和原因。 作序的时间:元和十五年夏。 作序的原因: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九、再读课文及译文学生再次大声齐读课文。(出示PPT:显示文章译文以及个别重要重点文言实虚词解释)十、小结荔枝图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一副荔枝图所写的序。本文向我们介绍了荔枝的形态、颜色、香味等特点,并且交代了为荔枝作图、写序的目的,让我们了解了有关荔枝的知识,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特有的风采。十一、板书 荔枝的产地-生巴峡间 树形:团团如帷盖荔枝树的特点 叶:如桂,冬青荔枝图序 花:如橘,春荣 果实:如丹,夏熟 荔枝的特点:不易贮藏 写序的目的: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十二、作业1.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本文。2. 找出我国古代描写的有关荔枝的诗句(最少两句)。3. 用在本文所学的方法介绍自己所熟悉的一种植物或水果。题目自拟,200字左右。(提示:介绍自己所熟悉的水果时可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所要介绍的水果更加形象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