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4059283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1.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这一丧葬制度表明先秦时期A. 礼节轻重决定地位的尊卑B. 古人轻视丧葬礼仪C. 宗法分封制等级森严D. 丧葬制违反宗法制【答案】C【解析】【详解】天子、诸侯与卿大夫、士、庶人丧葬礼节不同,地位的尊卑决定了礼节的轻重,地位越高,丧葬礼节越重,故A项错误。“王制”是天子、诸侯治理国家时所倚仗的法律法规和各种制度,“王制”对丧葬制度作出规定,反映了古人对丧葬的重视,故B项错误。天子、诸侯与卿大夫、士、庶人丧葬礼节不同规定,反映了宗法血缘关系下

2、亲疏、尊卑有别,故C项正确。丧葬制是宗法制在死亡问题上的反映,故D项错误。2.尚书始置于秦,“秦世,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主发书:负责起草、发布诏书),故谓之尚书”,汉武帝废除了原来的禁(禁:帝王所居官苑)外尚书,在禁中设立由宦官主持的禁中尚书。这表明西汉时期A. 中央政府行政效率不断提高B. 国家决策权力日趋集中C. 宦官集团严重威胁专制皇权D. 尚书成为最高行政机构【答案】B【解析】【详解】决策权不一定与行政效率有关,A错误;汉武帝时期实行“中外朝”制度,内朝负责决策,外朝负责执行,体现出决策权的逐渐集中,B正确; 宦官此时没有进行行政干预,C错误;此时尚书属于决策机构,D错误。3.1

3、080年,宋朝政府正式修订颁布广州市舶条法。这是中国最早的涉外经济立法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进出口贸易成文法规之一。它的颁布A. 说明当时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B. 反映了国家开始管理海外贸易C. 保证了政府对对外贸易的垄断D. 促进了广州海内外贸易繁荣【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并不能判断宋代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故A项错误。古代中国早在两汉时期就实现了政府对海外贸易的管理,这属于明显的史实谬误,故B项错误。 政府出台涉外经济管理法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对外贸易的垄断,故C项错误。 广州市舶条法的颁布和出台,有利于广州地区对外贸易的有序性与合法性,有利于更好地确保国内外商人的权益从而促进该地区海内外贸

4、易的繁荣,故D项正确. 4.名儒邵雍说:“室中造车,天下可行,轨辙合故也。苟顺义理,合人情,日月所照,皆可行也。”张载认为:“天下国家无皆非之理。”由此可见,二人均认同A. 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关系B. 先义后利的儒家追求C. “理”是万物的本源D. 家国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答案】C【解析】材料二人均是北宋理学家,“天下国家无皆非之理。”主张“理”是万物的本源,C正确;A是朱熹思想主张;B不符合材料主旨;D是理学积极影响,材料没有体现。5.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A. 人性本善B. 心即

5、理也C. 格物致知D. 致良知,知行合一【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学,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作者通过“急穿芒履去登临”即通过亲自去观察去实践感知万物获取新的认识,可知这和“格物致知”主张一致,正确的选项是C项,A项排除,BD项是心学,不符合题意。6.皇太极死后,在其弟多尔衮与其子豪格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皇子派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他们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表示皇位必由皇子继承,甚至严厉提出“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这反映出A. 血缘关系是影响皇位继承的唯一因素B. 清初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C. 议政王大臣会议妨碍了皇权的集中D. 满族统治者受到宗

6、法思想的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可知,是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体现满族统治者受到宗法思想的影响,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血缘关系是影响皇位继承的因素之一,排除。题干反映的皇位继承问题,而不是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排除B。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关于皇位继承的问题,而不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妨碍了皇权的集中,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题干“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切入,皇位继承制度的内容进行思考即可知道答案。7.中共中央某某决议规定:“根据土地质量评定入社土地的产量,规定土地报酬和劳动报酬的数量及其比例关系,

7、肯定社员的少量自留和其他分散的林业、鱼塘等分散的生产资料属于社员所有。”该决议适应了A.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需要B. 开展农业互助合作的需要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 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需要【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应当是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因此该决议适应了开展农业互助合作的需要,故答案为B项。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土改运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开始,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C、D项。8.历史学者陈乐民认为“把雅典的民主制度总结出来,就是主权在民,轮番为治召开公民大会说选谁,谁就

8、被选上。那时候的选举是非常粗糙、非常原始的。”陈乐民意在强调古雅典的选举A. 保证了全体居民参与国家管理B. 维护了公民平等的社会地位C. 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公正无私D. 忽视了参政者的能力与品德【答案】D【解析】直接民主需要参政者拥有较高的能力和素质,并且拥有秉公办事、不受私利影响的品德。从材料中的“那时候的选举是非常粗糙、非常原始的”来看,材料意在强调古雅典的选举忽视了参政者的能力与品德。故答案为D项。雅典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A项“全体居民”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信息反映的是雅典民主的弊端,排除。9.罗马法被近代社会广泛借鉴采用,其中的私

9、法精神和内容尤其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由此看出,罗马法与近代社会相契合的是A. 古罗马的民主与共和精神B. 自然法中的人人平等原则C. 对个人权利的规范与尊重D. 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原则【答案】C【解析】哟材料“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其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可以得出二者重视的是人的基本权利,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共和和人人平等的内容,AB不正确;罗马法本身不包含三权分立的内容,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的法律的影响有所掌握,罗马法是近代西方法律的源头,对近代西方的法律原

10、则和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选项寻求二者的共同点即可。10.下表是1277年巴黎主教坦皮尔从当时巴黎大学流行的各种观点中收集到的被宣布为异端的一些内容。据此可知,当时的巴黎大学第168条节欲本身不是美德。第174条基督教的法规,就像别的宗教一样,有传说的成分和谬误之处。第176条幸福属于现世,而不属于来世。A. 打破了基督教会的垄断B. 人文精神比较流行C. 缺少理性、科学的态度D. 各种学术得到发展【答案】B【解析】由材料“节欲本身不是美德。基督教的法规,就像别的宗教一样,有传说的成分和谬误之处。幸福属于现世,而不属于来世。”可以得出当时流行的观点为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现世生活的幸福

11、,带有明显的人文主义色彩,B符合题意;A“打破了”说法不正确;C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学术的发展问题,D不正确。11.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首相希思认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孤立”,否则,“前景的确将是黯淡的”。这主要说明了A. 西欧一体化成效凸显B. 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C. 两大阵营的对峙对抗局面加剧D. 马歇尔计划积极展开成效显著【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提取材料信息“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孤立”,不能孤立的反面就是联合。谋求加入欧共体的步伐体现了联合,两极格局下英国要发展,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故A项

12、正确。B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共体12.1989年布什公开提出:西方应鼓励苏联朝一个开放的社会演进,直到苏联已经进行了民主和自由市场的经济改革之后,华盛顿才不会再阻止对苏联的经济援助。这主要表明A. 美国反对西方对苏联的经济援助B. 苏联此时已处于解体崩溃的边缘C. 美国希望苏联社会性质的改变D. 美国力图改变争霸中不利局面【答案】C【解析】材料“1989年布什西方应鼓励苏联朝一个开放的社会演进”反映了美国推行和平演变,希望苏联社会性质的改变,故C正确;美国的真实目的不是反对经济援助,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苏联此时已处于解体崩溃的

13、边缘,故B错误;1989年美国在争霸中处于优势局面,故D错误。故选C。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在宋初诸儒复兴儒学活动的基础上,他们反省儒学危机,突破了章句训诂之学的局限,注重从整体上探索、把握儒家经典的内涵,根据自己的主观体认来直接领悟并阐发儒家经典中蕴含的大义。与此同时,他们在探究佛道之学长处的基础上,立足儒家而又光搜博采,兼收并蓄,充分吸收利用佛道之学的理论思维成果。在经过长期而艰苦的理论探究之后,新的儒学体系得以建立并不断发展完善,儒学走向复兴。百度百科宋代儒学材料二 清史稿选举志载:世祖定鼎燕京,修葺

14、明北监为太学。顺治元年,置祭酒、死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薄等官。设六堂为讲习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学子多来自官宦之家。由于政治腐败,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监生多纳粟入学,为科名声利而学,致于积重难返。中国古代教育史话材料三 1903年清朝教务纲要强调:“学堂不读经,则尧舜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无论学生将来所执何业必须曾诵经书之要言,略闻圣教要义,以定其心性,正其本源。”1912年1月,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颁发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同年2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提出“实施军国民教育

15、、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大教育方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的特征。(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的教育特征,并对清末民初教育政策的变化进行评述。【答案】(1)特征:多元并存的兼容精神;开放批判,注重主观体系;“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人格;注重“理”(天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2)特征:教育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主;教育方向主要是培养官吏;管理体制上属于官办。变化:由以读经为主的旧式教育到废止读经、五育并重的新式教育。评价:有利于教育近代化并推动社会发展;有利于培养服务于民主政体的新式人才;有利于自由、民权、宪政理念的传播;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解析】由“他们反省儒学危机,突破了章句训诂之学的局限,注重从整体上探索、把握儒家经典的内涵,根据自己的主观体认来直接领悟并阐发儒家经典中蕴含的大义”可以概况出开放批判,注重主观体系;“他们在探究佛道之学长处的基础上,立足儒家而又光搜博采,兼收并蓄,充分吸收利用佛道之学的理论思维成果”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