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4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3723881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4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重庆市2014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重庆市2014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重庆市2014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重庆市2014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4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4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语文试题卷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入场券 墨守陈规 迤逦(y) 凫渚(zh) B大拇指 金榜题名 庇佑(b) 脊髓(s

2、u)C水龙头 不落言筌 祈祷(q) 盘桓(hun)D侯车室 融会贯通 埋怨(mn) 蓬蒿(go)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制服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减低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的品行分数。B北京京剧院重新排演徐九经升官记,将这一传统剧目奉献给观众,也为几位正处于上升期的年轻演员提供了更多走过场的演出机会。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D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3下列各

3、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通过细节描写,真实而生动地揭示了高俅之流阴险、狠毒和残忍,在促进情节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B在大众眼里,别里科夫是沙皇专制制度的产物,白色恐怖的时代特征在他身上有着鲜明而深刻的体现:诚惶诚恐,不敢越雷池一步C借助边城这部小说,湖南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湘西为重点的旅游事业,为整个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D在梁思成的一生中,除了研究中国古建筑以外,还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会以为“语文”一词历史上早就存在了,其实不然。大家熟知的权威性工

4、具书辞源辞海,先后编纂于1908年和1915年,都未收“语文”这一词条。B儒家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强调道义重于一切。C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巴金七十年文选冰心七十年文选夏衍七十年文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柯灵七十年文选,这些书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D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中国诗人成长的特点,中国诗的本质特征,中国诗人心目中的诗是什么,中国诗人是怎样写诗的等等问题,钱钟书都明了于心,充分显示出一位大学者的文化素养。二、(本大题共11分,3个小题,第5、6小题各3分,第7小题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5、,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私企业、公众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微博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秒互动”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1分钟就做出反馈,其实时性、

6、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在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

7、,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2011年1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开通十余天,粉丝数量达到十六万多人,有一千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截至3月8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6个,目前他们已被解救。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微力量”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 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 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

8、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透视中国的“微博热”,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 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摘自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5下列有关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微博的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B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机。C微博可以以一种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

9、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D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并引领着公共舆论的走向。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微博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独特的优势使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B“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说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且对社会有所改变。C微博成为了公众新的生活方式,它促进了社会的交往,对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行了重塑。D微博信息形式、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7综观全文,“微力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你如何看待“微博热”这一现象?(5分)答:_ _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0、完成第810题。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宰相寇准奇之,特试政事堂,授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其见尊礼如此。出知应天府。天禧中,民间讹言有妖起若飞帽。夜搏人,自京师以南,人皆恐。曾令夜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之,卒无妖。天圣四年夏,大雨。传言汴口决,水且大至,都人恐,欲东奔。帝问曾,曾曰:“河决奏未至,第民间妖言尔,不足虑也。”已而果然。陕西转运使置醋务,以榷其利,且请推其法天下,曾请罢之。曹利用恶曾

11、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以彰信军节度使复知天雄军,契丹使者往还,敛车徒而后过,无敢哗者。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门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曾资质端厚,眉目如画。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人莫敢干以私。少与杨亿同在侍从,亿喜谈谑,凡僚友无不狎侮。至与曾言,则曰:“余不敢以戏也。”平生自奉甚俭,有故人子孙京来告别,曾留之具馔,食后

12、,合中送数轴简纸,启视之,皆他人书简后裁取者也。(节选自宋史王曾传)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宰相寇准奇之 奇:认为奇异B出知应天府 知:主持、掌管C曹利用恶曾班已上,尝怏怏不悦 班:排列、位次D太后大怒,曾为之解 解:解释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少孤,从学于里人张震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B为画像而生祠之 既自以心为形役C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以彰信军节度使复知天雄军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咸平年间,王曾参加会试和殿试,都考了第一。宰相寇准看了他的文赋,慨叹道,“这

13、真是王佐之材啊!”,认为他是奇才。B陕西转运使以地方特产醋来谋利并且请求朝廷在全国推行这一办法的行为,被王曾上奏废止,表现了王曾的爱民思想。C大臣曹利用与王曾在个人感情上有嫌隙,王曾对他的专横跋扈也常常加以抵制,但是关键时刻却没有落井下石,表明了他的不畏权势和胸怀坦荡。D王曾之所以赢得朝廷内外、黎民百姓甚至外族使者的尊敬,除了他的文章才华、为政能力之外,还因为他稳重的性格和公正无私、爱民、勤俭的品质。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4分)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4、庄周逍遥游)(3分) 用斜线(/)给下列文言句子断句(限断六处)(3分)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注】不谷:古代君王自谦之词。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行舟忆永和兄弟周必大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注】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恐有音书作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