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3687910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试题+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试题+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试题+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试题+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试题+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试题+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试题+带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考试题(一)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1、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客观事实出发,如实地反映心理现象的本来面目,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测。2、自变量:即客观刺激变量,是指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操纵、改变,以影响被试行为的因素,常见的自变量因素有外部刺激、被试的特点和环境因素等。3、成就动机:是在成就需要基础上产生的、个体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是人们渴望成功、避免失败的欲望倾向。4、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或品行。它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人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5、心理健康:是旨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协调与外部行为适应

2、相统一的良好状态。生理健康是健康的前提,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基础。6、自我效能感:新行为主义者班杜拉提高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处理特定任务的主观评价。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努力程度。7、意义学习 :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其是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8、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是指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现有发展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 9、认知方式:人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

3、特征,又称认知风格。认知方式不仅影响人的认知活动,而且影响人的社会行为。10、专家型教师:即有教学专长的教师,就是指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了的声调知识,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各种问题的教师。11、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当有机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时,这些信息是以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出现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同一事物,其表征的方式不同,对它的加工也不相同。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科学心理学独立于1879年,而教育心理学诞生于190203。2、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桑代克,他于1902、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3、认知心理学者安德

4、森将知识的学习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4、依据学习主体所得经验的来源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5、柯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3个水平,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6、对人类学习的解释有两大理论,即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7、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情感内驱力组成。8、动机由需要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9、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人本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10、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三、简答题(20分,每小题5分)1、联系实际说明如何激励中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

5、是通过教学过程进行的。激发学习动机一般采取下列有效的方式和措施:(一)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二)设置合适的目标当目标是自己设定的时候,个体通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三)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当个体拥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如何帮助成绩不好的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四)归因训练归因训练的好处在于,在学生做“努力归因”时又联系现实,在做“现实归因”时又强调努力。(五)表达明确的期望,合理运用外部奖赏学生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被评价以及成功之后会有什么收获。(六)提供明确、及时的反

6、馈,有效地运用表扬“反馈”在此指的是给学生提供关于其成绩的信息。2、根据皮亚杰的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应如何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应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经过同化、顺应机制而建构起来的经验体 应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发展。3、如何理解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改的积极影响与局限性?积极影响: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改中课程目标的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的变革和评价体系的改革等发挥了重大作用。局限性:教师角色没有转变过来,还是高高在上的地位;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课内课外学习状态缺乏连

7、贯性;教学过程中合作观念不足。4 、简述品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同点:(1)两者所附庸的对象不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结构,思想品德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附庸。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完全属于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完善,这里的人,是指不受时代、国家和种族限制的纯粹意义上的主体存在。(2)两者的理论依据不同。思想品德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为其主要的理论依据。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以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医学和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理论作为其主要理论依据 (3)两者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不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

8、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对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自我和社会生活适应等各方面的教育为其主要内容和任务 (4)两者的工作原则不同。思想品德教育坚持价值导向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则持“价值中立”的原则。 一致性:(1)两者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品德教育和其他教育创造了条件。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塑造,对学生的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发挥着积极影响。 (2)两者所遵循的教育规律具有一致性。无论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以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为其出发点,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螺旋上升教育规律,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3)两者的服务

9、主体具有一致性。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主体都是“学生”。(4)两者在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一致性。四、论述题(20分)教学研究是科学还是艺术,对这一问题争论由来已久。请你根据周围2-3位教师的教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思考:教学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为什么?教学而言,有的教师认为教学是一门科学,有的教师却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纵观我们的课堂,也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教师的课堂,学生是场场爆满,有的教师的课堂听课的学生却是了了无几,有的学生在谈到自己的老师时是津津乐道、眉飞色舞,有的学生却愁眉紧锁,苦不堪言。为何会如此?我想这除了学生的偏好外,还与教学的科学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一、

10、相关概念的界定1、教学现代汉语词典对教学下的定义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教育大辞典对教学下的定义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教学论则认为,教学是指在教学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范围上,指的是学校进行的教学活动,即教学全过程。2、科学科学是根据系统的与逻辑的思想、发现、表征、组织和解释事实与关系。孔德说科学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性质:自然一致性、因果联系性和可重复性。3、艺术牛津简明英语词典(dellathompson外研社2000)给艺术下的定义是“humancreativeskilloritsapplication”,即“艺术是人类

11、的创造技巧或其运用”。4、系统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若干事物或过程,所组成的一个具有整体功能或综合行为的统一体。5、教学的科学性教学的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的真理性和教学方法的正确性,它与教学的思想性是相互统一、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6、教学的艺术性教学的艺术性一般是指教学手段的艺术性,即借助某些艺术的手法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调动他们的想象能力,在他们的头脑中造成鲜明的形象,从而使他们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发挥创造性二、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系统工程我们知道教学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

12、的学的一个双边活动。另外,我们也知道,教学是丰富的,它的丰富性不仅表现在它是一门科学,更表现在它是一门艺术。作为科学,它要求教育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育教学规律;而作为一门艺术,它要求教育者要以人为本,善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兴趣,帮助学生通过学校生活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精神世界。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教学的科学性是相对固定的,是共性,教学的艺术性是相对活动的,是个性。概言之,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充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角落之中。事实上,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要看从哪个角度来看教学这个系统,来看教学这个系统之中的各要素,不能一概而论。另外,教学的双边都是活生生

13、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人,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教师的教学也决不是千篇一律地遵循着什么既定的规则,他们都有各自的个性,并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在教学中也不可能以既定的方法行动,教学方法、技能是无法,至少是很难传递和复制的,而情感、兴趣、需要、价值等因素或过程,也完全是在科学把握之外的,这样就导致了教学的复杂性。总之,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抬头看天,天还很高,低头看路,路还很长,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坚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讲究教育的艺术性,不断地前行,不断地前行,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14、,才能完成好这项系统工程。五、论文题(30分)教育心理学考试题(二)一、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基础学科分支。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2、因变量:也称为反应变量,是研究者探讨的行为变量,随自变量的改变而变化,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测量。3、学习动机:是推动个体进行学习以达成一定目的的动力因素,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支持性条件。4、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并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5、学习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都是学习迁

15、移的典型反映。6、强化:在一种刺激情境中动物或人的某种反应后果能够使该反应出现的机率提高或降低的作用。人的学习成绩和所获得的鼓励,包括物质的和语言的鼓励等称为强化物,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7、教学专长:是一种具有反思性实践倾向的教学行为活动。也就是指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敏锐洞察力。8、自我监控:在人际沟通过程中利用他人自我表现的暗示控制自己的自我表现。有高度自我监控敏感的人,能够利用成熟的自我表现技巧达到在社会交往中操纵印象的目的。9、心理理论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是继皮亚杰认知发展研究和元认知研究之后又一个探讨心理发展问题的崭新视角。10、职业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职业地位所决定的,表现出符合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和态度模式。教师的职业角色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和履行职业活动时,表现出的符合社会所期待的模式及规范。二、填空题(20分, 每空1分)1、在促成20世纪初期教育心理学诞生的众多心理学家中,三位美国心理学家的贡献最为卓著,他们是杜威、桑代克和贾德。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变量可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3、动作技能形成的主要阶段有:认知定向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自动化阶段。4、态度的结构要素是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