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资料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667331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资料(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断句,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1.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例1:湖 阳 公 主 新 寡 帝 与 共 论 朝 臣 微 观 其 意 例2、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光 以 书 映 光 而 读 之。,

2、2.虚词断句法。 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 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 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等; 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例3:于是 余 有 叹 焉 古 人 之 观 于 天 地 山川 草 木 虫 鱼 鸟 兽 往 往 有 得 以 其 求 思 之 深 而 无 不 在 也 夫 夷 以 近 则 游 者 众 险 以 远 则 至 者 少 而 世 之 奇 伟 瑰 怪 非 常 之 观 常 在 于 险 远 而 人 之 所

3、罕 至 焉 故 非 有 志 者 不 能 至也。 例4:天 下 事 有 难 易 乎 为 之 则 难 者 亦 易 矣 不 为 则 易 者 亦 难 矣 人 之 为 学 有 难 易 乎为 之 则 难 者 亦 易 矣 不 为 则 易 者 亦 难 矣,3.对话标志断句法。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例5:庞 葱 与 太 子 质 于 邯 郸 谓 魏 王 曰 今 一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 王 曰 否 二 人 言 市有 虎 王 信 之 乎 王 曰 寡 人 疑 之 矣 三

4、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 王 曰 寡 人 信 之 矣 例6:上 常从 容 与 信 言 诸 将 能 不 各 有 差 上 问 曰 如 我 能 将 几 何 信 曰 陛 下 不 过 能 将 十 万 上 曰 于君 何 如 曰 臣 多 多 而 益 善 耳 笑 曰 多 多 益 善 何 为 为 我 禽 信 曰 陛 下 不 能 将 兵 而 善 将 将此 乃 信 之 所 以 为 陛 下 禽 也 。,4.语序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者,也”是典型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倒装句的

5、语序最值得注意。 其他的一些固定格式。 “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例7:学 而 时 习 之 不 亦 说 乎 有 朋 自 远 方 来 不 亦 乐 乎 人 不 知 而 不愠 不 亦 君 子 乎例 例8:呜 呼 其 信 然 邪 其 梦 邪 其 传 之 非 其 真 邪? 例9:子 墨 子 曰 万 事 莫 贵 于 义 今 谓 人 曰 予 子 冠 履 而 断 子 之 手 足 子 为 之 乎 必 不 为何 故 则 冠 履 不 若 手 足 之 贵 也 又 曰 予 子 天 下 而 杀 子 之 身 子 为 之 乎 必 不 为 何 故 则 天下 不 若 身 之 贵 也 争 一 言 以 相 杀 是

6、贵 义 于 其 身 也。,5.修辞方法断句法。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顶真:例10:具 告 沛 公 沛 公 大 惊 例11:秦 王 坐 章 台 见 相 如 相 如 奉 璧 奏 秦 王 秦王 大 喜 传 以 示 美 人 及 左 右 左 右 皆 呼 万 岁。 排比、对偶: 例12:积 善 多 者 虽 有 一 恶 是 为 过 失 未 足 以 亡 积 恶 多 者 虽 有 一 善 是 为误 中 未 足 以 存 人 君 闻 此 可 以 悚 惧 布 衣 闻 此 可 以

7、改 容。 例13:君 子 之 言 寡 而 实 小 人之 言 多 而 虚 君 子 之 学 也 入 于 耳 藏 于 心 行 之 以 身 君 子 之 治 也 始 于 不 足 见 终 于 不 可及 也。,6.总分关系断句法。 依据总分关系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断句。 例15:孔 子 曰 益 者 三 乐 损 者 三 乐 乐 节 礼 乐 乐 道 人 之 善 乐 多 贤 友 益 矣 乐 骄 乐 乐佚 游 乐 宴 乐 损矣。,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匡 庐 奇 秀 甲 天 下 山 山 北 峰 曰 香 炉 峰 北 寺 曰 遗 爱 寺 介 峰 寺 间 其 境 胜 绝 又 甲 庐山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

8、文断句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 赵 之 于 齐 楚 扦 蔽 也 犹 齿 之 有 唇 也 唇亡 则 齿 寒 今 日 亡 赵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 且 救 赵 高 义 也 却 秦 师 显 名 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为 国 计 者 过 矣。” 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并翻译。 夫 明 六 经 之 指 涉 百 家 之 书 纵 不 能 增 益 德 行 敦 厉 风 俗 犹 为 一 艺 得 以 自 资 父 兄不 可 常 依 乡 国 不 可 常 保 一 旦 流 离 无 人 庇 荫 当 自 求 诸 身 耳 颜氏家训勉学,1.(09广东卷) 李迪

9、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 2.(09年北京卷)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 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1.(08北京)用斜线(/)给下面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杨 朱 过 于 宋 东 之 逆 旅 有 妾 二 人 其 恶 者 贵 美 者 贱 杨 子 问 其 故 逆 旅 之 父 答曰美 者 自 美 吾 不 知其 美 也 恶 者 自 恶 吾 不 知 其 恶 也 杨 子 谓 弟子曰:

10、“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 2.(08浙江)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政 姊 荣 闻 人 有 刺 杀 韩 相 者 贼 不 得 国 不 知 其 名 姓 暴 其 尸 而 县之千 金 乃 於 邑 曰其是 吾 弟 与 嗟乎 严 仲 子 知 吾 弟 立 起 如 韩 之 市 而 死者果政也 (史记刺客列传),3(08江苏)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 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 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1.用“/”给文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异

11、史氏曰壮士志酬必不生返此千古所悼恨也借人之杀以为生仙人之术亦神哉然天下事足发指者多 矣使怨者常为人恨不令暂作虎 2.用“/”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杰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王氏而思高祖之旧德也今久不抚之臣恐百姓离心盗贼复起矣,3用“”给下面的语段断句。 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4.断句题 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 6.给下面句子用“/”断句。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

12、壁,非攻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课文研讨,1、作者是否开门见山地谈论侵略战争的问题?用的什么论证方法?,2、人们对这些行为的态度是怎样的?墨子又是怎样认为的?,3、文中的君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13、人?墨子的态度如何?从何体现?,课文研讨,1、作者是否开门见山地谈论侵略战争的问题?用的什么论证方法?,行为,(1)窃人桃李,评判,不义,原因,亏人自利,(2)攘人犬豕,亏人愈多,(3)取人马牛,更加不义,更加不义,亏人愈多,(4)杀不辜人,更加不义,亏人愈多,攻国,最不义,亏人最多,轻(程度)重,类 比,2、人们对这些行为的态度是怎样的?墨子又是怎样认为的?,(1)窃人桃李,(2)攘人犬豕,(3)取人马牛,(4)杀不辜人,攻国,非之、罚之,罪益厚,罪益厚,罪益厚,誉之,谓之不义,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以“义”为借口伪装自己欺瞒天下人的侵略者。,墨子的态度如何?从何体现?,蔑视、嘲

14、讽、贬斥。 用幽默诙谐的实例进行类比,更含蓄、辛辣而有力。,3、文中的君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墨子,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或说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他出身低微,可能是一个接近手工业劳动者的读书人,因而养成了注重节俭、劳身苦志的作风;他注重实践,善于制作,相传他的木工技术,与鲁班齐名;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响,后逐渐成了孔子和儒家叛逆,创建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儒和墨两派互相驳辩,在先秦首先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人们常把孔墨、儒墨并提。墨家以“为万民兴利除害”为自己使命,并为之孜孜奋斗,游说诸侯,谋求制止战争,安定社会,安定民生。两千多年来一直流传着他止楚攻宋的传说。正因如此,他的智慧、坚定和见义勇为博得了历代人民的尊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