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枣》教案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3637614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枣》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打枣》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打枣》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枣》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枣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打枣使学生认识民族乐器唢呐,并能分辨唢呐的音色。 2、 能力目标:通过力度、速度的变化感受音乐所模仿的人声。 3、 德育目标:让学生根据音乐创编对话内容,体会丰收的喜悦。 教学难点:分辨唢呐的音色。教学重点:了解唢呐的音色特点,想象用唢呐模仿人物对话的情景。学情分析: 打枣原是一首民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方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运用乐器演奏模拟人声,生动活泼,对比鲜明,表现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的喜悦心情。宏大明亮的唢呐声,高而清脆的口笛声,低而带有鼻音的音乐,相互对应。随着乐曲不断反复,演奏者频繁变换模仿乐器,不同音色,音区的旋律片段纵横

2、交错,丰富了演奏效果,极富表现力。 教学方法: 、声音听辨法。 、律动。 教学过程: 、请学生先听一段音乐,听听有那些乐器?(听全曲) 生:鼓,锣,唢呐。 、歌曲简介:打枣这首歌曲叫打枣,河北吹歌,是中国传统吹打击乐的一种,以吹管乐器为主,以打击乐器为辅,有年以上的历史。歌曲中描绘了丰收的景象,人们欢天喜地,喜气洋洋的场面。 、今天老师带来了“红枣”。你听它们掉在地上的声音。(出示鼓,大枣) 生:“很轻”。(请学生尝试一下 ) 、复听打枣:请同学们拿出食指,模仿枣子掉在地上的声音,轻轻敲击。 、除了有鼓的声音,还有锣的声音,请同学们跟音乐模仿乐器演奏(片段)。一二组:模仿鼓的声音,三四组:模仿

3、锣的声音。、在听的过程中,还有主要的乐器“唢呐”。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构造:哨片;材料:管身木制,成圆柱状;名称:也称“喇叭”,台湾叫“鼓吹”,广东叫“八音”。应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民间吹歌会“秧歌会”。 、唢呐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听唢呐的音色) 生:时而高亢,时而低沉。 、歌曲中用唢呐来表现奶孙俩的对话,你能想象他们在说什么吗?情绪的变化你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吗? 生:高低。师:拿起唢呐开始吧。(听唢呐对话的片段) 生:丰收,高兴。 、丰收的场面欢天喜地,让我们敲起锣,打起鼓,吹着唢呐一起庆祝丰收吧!(听全曲)一、四组:唢呐;三组:锣;二组:鼓。 、老师准备了一段视频打枣,请同学们边看边表演。 小结:这节课了解了唢呐的构成,音色和有关的风俗人情,让学生能更好的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民族音乐,并喜欢他们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把丰收的喜悦传播给大家,让学生学到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