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章资料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522987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章资料(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Ch3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1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5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6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3-1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典型输入信号:,系统性能指标: 1、动态过程与稳态过程 动态过程指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量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响应过程。动态过程表现为:衰减、发散、等幅振荡。 稳态过程指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当时间t 趋于无穷时,系统输出量的表现方式,表征系统输出量复现输入量的程度。,2、动态性能与稳态性能 动态性能是指描述稳定的

2、系统在单位阶跃函数作用下,动态过程随时间t 的变化状况的指标。 稳态误差是描述稳态性能的一种性能指标,是系统控制精度或抗扰动能力的一种度量。,t,h(),0.9h(),0.5h(),0.1h(),h(t),0,超调量,稳态值,允许误差5或2%,调节时间:响应曲线达到并永远保持在一个允许误差范围内,所需的最短时间。,峰值时间:响应曲线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上升时间:响应曲线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所需的时间。,延迟时间: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一半所需的时间。,h(),h(t),0.1h(),0.9h(),0,t,0.5h(),稳态值,延迟时间td:指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其终值的5

3、0所需的时间; 上升时间tr:指响应从终值的10上升到终值的90所需的时间(对于有振荡的系统来说,上升时间可定义为从零第一次上升到终值所需的时间); 峰值时间tp:指响应超过其终值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 调节时间ts:指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终值的5或2内所需的最短时间;,超调量:指响应的最大偏离值与终值的百分数,即 振荡次数N:在调整时间ts内系统响应曲线的振荡次数。,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1、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2、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无振荡无稳态误差,3、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无稳态误差,4、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速度)响应,存在稳态误差,5、一阶系统的单位加速度响应,线性定常系

4、统的一个重要特性:,系统对输入信号导数的响应等于系统对该输入信号响应的导数。 系统对输入信号积分的响应等于系统对该输入信号响应的积分,其积分常数由初始条件确定。 此特性适用于任何阶线性定常系统。,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一、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阻尼比,系统无阻尼固有频率,二阶系统特征方程:,根据 值的取值范围不同,特征根的分布情况有如下七种:,无阻尼,欠阻尼,过阻尼,临界阻尼,特征方程的解具有负实部,系统时域响应含有衰减分量。,二、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1、过阻尼情况( ):,调节时间: 上升时间: 延迟时间:,2、临界阻尼情况( ):,3、欠阻尼情况( ):,阻尼振荡频率,延迟时间: 上

5、升时间: 峰值时间: 超调量: 一般地,取 ,这时 调节时间:,超调量只与阻尼比有关,4、无阻尼情况( ):,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三、二阶系统的单位速度响应,1、欠阻尼情况( ):,2、临界阻尼情况( ):,结论:二阶系统跟踪单位速度响应,其稳态误差为,3、过阻尼情况( ):,四、二阶系统的单位加速度响应,无法跟踪,五、二阶系统性能的改善,比例-微分(PD)控制:,PD控制的定性分析,比例-微分(PD)控制:,结论:比例-微分控制可以增大系统的阻尼,使阶跃响应的超调量下降,调节时间缩短,且不影响常值稳态误差及系统的自然频率。,不变,仿真示例:,测速反馈控制:,PD,结论:测速反馈会降低系

6、统的开环增益,从而加大系统在斜坡输入时的稳态误差,但不影响系统的自然频率,并可增大系统的阻尼比。,不变,测速反馈控制:,仿真示例,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当 时,,可以证明:离虚轴越远的点,其响应分量衰减越快,Aj 的值也较小。,闭环主导极点:,如果在所有的闭环极点中,距虚轴最近的极点周围没有闭环零点,而其它闭环极点又远离虚轴,那么距虚轴最近的闭环极点所对应的响应分量,随时间的推移衰减缓慢,无论从指数还是从系数来看,在系统的时间响应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样的闭环极点就称为闭环主导极点。,偶极子: 一对闭环零极点,若它们之间的距离较与其它零极点的距离相比,非常小,则它们的作用可以相互抵消。 主

7、要结论: 闭环零点对系统动态性能总的影响是减小峰值时间,增大系统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这种作用将随闭环零点接近虚轴而加剧。 闭环非主导极点对系统动态性能总的影响是增大峰值时间,但减小系统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3-5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若线性控制系统在初始扰动的影响下,其动态过程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并趋于零(原平衡工作点),则称系统渐近稳定,简称稳定;反之,若在初始扰动影响下,系统的动态过程随时间的推移而发散,则称系统不稳定。,稳定的平衡点 不稳定的平衡点 稳定区域,线性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闭环传递函数: 当 时, 其中:,其中:cj、dk、ek均

8、为实数。 当 时, 的条件: (j=1,q, k=1,r)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均具有负实部,或者说,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均严格位于左半 s 平面。,稳定性与零点无关,劳斯(Roth)稳定判据:,劳斯稳定判据: (1)写出系统闭环特征多项式(按 s 的降幂排列) (2)判定稳定的必要条件,(3)列劳斯表,(4)稳定的充要条件 劳斯表中第一列元素均大于0。 若劳斯表第一列中出现负元素,则系统不稳定,且第一列各元素符号的改变次数代表特征方程正实部根的数目。 劳斯稳定判据的特殊情况: (1)劳斯表中某行的第一列项为0,而其余各项不为0或不全为0。,例: 1 3 2 1 3

9、 0 2 2 系统不稳定,且存在两个根位于s右半平面。,此行的0用一个非常小的正数代替,构造辅助方程: 求导得,(2)劳斯表中出现全0行 例: 1 8 20 16 2 12 16 2 12 16 0 0 6 16 8/3 16,8,24,劳斯稳定判据的应用: (1)确定系统稳定的条件 (2)确定根的范围 系统的稳定裕度:指系统特征根位置与虚轴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大,动态性能越好。 通常在左半 s 平面上作一条sa (a0) 的垂线,而 a 是系统特征根位置与虚轴之间的最小给定距离,希望所有的根均位于此垂线的左侧。,3-6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误差与稳态误差: 输入端定义: 输出端定义: 当

10、H(s)=1(单位负反馈)时,,系统的稳态误差:,应用拉氏终值定理的条件是: sE(s)在 s 右半平面及除原点外的虚轴上解析。 即 sE(s)的所有极点位于 s 左半平面(包括坐标原点)。 对于一个给定的稳定系统,当输入信号形式一定时,系统是否存在稳态误差就取决于开环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结构。,开环传递函数: 稳态误差:,系统类型:,按的数值来划分系统的类型: =0 0型系统 =1 型系统 =2 型系统 以此类推。 影响稳态误差的因素是:系统型别、开环增益、输入信号的形式和幅值。,静态误差系数:,(1)静态位置误差系数Kp 在典型输入 时, 定义静态位置误差系数:,在典型输入 时, 定义静态速

11、度误差系数:,(2)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在典型输入 时, 定义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3)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Ka,系统静态误差系数与稳态误差,静态误差系数定量描述了系统跟踪不同形式输入信号(三种典型输入信号)的能力,但求得的是系统的终值误差,不能表示稳态误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利用静态误差系数求解稳态误差的前提: (1)系统必须是稳定的; (2)输入信号必须是三种典型信号(阶跃信号、速度信号、加速度信号)或是它们的线性组合。,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控制系统在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值,反映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其中: 为比例系数; 为积分环节的数目。,设 (1) (2) (3),说明:干扰前加积分环节能够克服干扰给系统带来的稳态误差;干扰后加积分环节无用。 扰动对系统稳态误差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N(s)的类型,一方取决于干扰之前系统环节的积分数目1和开环放大倍数K1。,减小或消除稳态误差的措施:,产生误差的原因:输入信号、扰动信号 1、对于输入信号产生的误差 Er(s) : (1)提高系统的型号 (2)增大开环增益 但上述两种措施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2、对于扰动信号产生的误差 En(s) : 对干扰作用点之前的环节进行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