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菌种与生产知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501653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蘑菇菌种与生产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蘑菇菌种与生产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蘑菇菌种与生产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蘑菇菌种与生产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蘑菇菌种与生产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蘑菇菌种与生产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蘑菇菌种与生产知识(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蘑菇菌种与生产蘑菇生长繁殖离不开菌种。在英语中,蘑菇菌种译为“Spawn”,此词来源于拉丁文,为扩大的意思,因此蘑菇接种的本意是“移植”。第一节 有关菌种的概念蘑菇的“种籽”是孢子,通常所用的菌种是菌丝体,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秧苗。种籽一般处于休眠状态,而秧苗常处于生长状态。蘑菇栽培用的菌种是菌丝体,就如水稻不用种籽,而用秧苗一样。蘑菇菌种由三部分组成,即蘑菇菌株的纯菌丝体、菌丝体着生的基质和包装容器。蘑菇菌种因培养基质结构不同,有固体菌种与液体菌种之分。在固体菌种中,按基质成分的不同,又分为粪草菌种、谷粒菌种等。若按菌种生产繁殖过程的先后,又有母种、原种、栽培种之分,或称其为一级种;二级种、三级

2、种。蘑菇菌种的生产与作物种子的扩繁有本质的差别,其原因是菌种生产为无性繁殖过程,不发生遗传重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之间的基因型是不变的,所以蘑菇菌种的分级尤其是原种与栽培种的划分是人为的。在生产实践中,原种与栽培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不是由于菌种本身种性的差别,而是在菌种生产过程中由于隐性污染,栽培种的纯度可能比原种低。做为食用菌生产者,弄清有关蘑菇菌种的概念是很有益的,本节介绍有关知识。一、种、品种、菌株及菌号的区别(一)种 “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在“属”(Genus)之下,特指具有一定形态特性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同一种的个体之间遗传特性相似

3、,彼此间交配可育。不同种间的个体则不能相互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生物的每个种都有学名,学名按双名法,用两个拉丁词组成。前一个为属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如Agaricus 意为“蘑菇属”;后一个为种名,常用拉丁文形容词表示,以描述该种的主要特征,如bisporus意为“双孢的” 。(二)品种 每一个品种均有共同祖先,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是遗传性状比较一致的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群体,蘑菇品种参照农作物对品种的定义(variety指植物;breed指动物)。品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人们利用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按照人炎的经济目的不断选择培培育而成,能适应环境条件和栽培条件,在产量和品质

4、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农作物品种一般指具有高产、优质、农艺性状好,可人工大量栽培的品系,所以品种的定义为“具有生产应用价值的菌株”。我国农作物品种的应用需要经过品比试验,区域性栽培试验,最后须经过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批准后取得品种资格方可应用于生产。因而选育一个优良的品种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三)菌株 在微生物学中,菌株(strain或line)又称为“品系”、 “菌系” 或“小系”,含义是起源于共同祖先的相似的个体,如同一种、同一品种、同一子实体分离出来的纯的培养物。在遗传学中一般是指自交或近亲繁殖若干代后,所获得的遗传性状比较稳定的后代。菌株与品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有的分离培养物

5、只要具有差异性,都可认为是不同的菌株。而品种强调的是生产性状要有代表性,品种可以是某一菌株,但不是所有的菌株都是品种,因为品种必须经过权威部门审定。优良菌株经过鉴定、品比、繁育后,即可成为品种。菌株可作为育种材料,但不是所有的菌株都具有生产应用价值。不同菌株之间的差异可以是形态差异,也可以是农艺性状或是生理生化方面的差异。区别不同菌株传统的做法是进行拮抗实验或极性测定,现在还可应用同工酶图谱、DNA指纹图谱等鉴别技术。(四)菌号 按国际细菌命名法规(1976),菌株(Strain number)的命名可用任何形式,可用个人的姓名、地点或数字表示。但为方便起见,一般均用数字表示,附在种名后面而成

6、为菌号,例如法国的蘑菇品种F56、F60;美国Sylvan公司的S130、S608;荷兰的U1、U2;我国的蘑菇品种As2796、闽1号等。我国的菌号比较混乱,有些单位或个人引进一个菌株后由于商业目的就重新编一个菌号,同一菌株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菌号,出现同种异名现象。同种异名给科研工作带来许多无意义的重复,在生产上也给菌种应用带来障碍。还有一种情况,从某栽培品种的子实体通过组织分离,冠以一个新的菌号,这也是普遍现象。一般地说,组织分离不会改变其基因型,分离物与原栽培品种种性相同,不是新菌株。如果进行组织分离的菇体是一个变异体(概率极小),可以作为新菌株,例如白色木耳、白色金针菇都是从自然突变的

7、个体上组织分离的著名新品种。总之,组织分离是否能编为新菌号,需要有可遗传的新性状,或通过必要的实验证明它与原菌株是不同的。二、蘑菇品种与菌株类型(一)蘑菇品种介绍 蘑菇菌株有哪些品种?各品系的生产性状如何?具体指标有哪些?介绍如下:从菇体色泽上区分,双孢蘑菇有白色、棕色和奶油色三个品系:棕色品种棕色品种菌盖表面平滑,巧克力色,菌柄白色,肉质致密,有份量,抗病。因色泽差,不适合罐藏加工,仅在少数国家局部种植。奶色品种菌盖表面平滑或鳞片状,菌柄白色,菌盖白色或奶油色,子实体较大。栽培量较小。白色品种菌盖表面平滑,是世界上栽培最多的品种。菇体为纯白色,颇受市场欢迎,世界各国栽培的主要是这个品种。生产

8、上常用的白色蘑菇品种,各主产国均有自己选育出来的代表品种。不同菌株在生产性状、加工性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生产性状上分,有适于工厂化生产的品种F56与Ul系列和适于季节性栽培的品种AsS2796系列;从加工特点上分,有适于鲜销的品种S130。表4-1例举了国内外生产上常用的有代表性的杂交品种。表4-1 蘑菇杂交菌株生产性状简介国别 选育单位 菌株名称 同工酶谱 主 要 特 点中国 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 As2796As3003As4607 HG4HG4HG4 中国广泛使用,抗逆性强,鲜菇适用于罐藏或鲜销。荷兰 Horst蘑菇试验站 U1U3 HG4 欧洲、北美广泛使用,适于工厂化栽培,罐藏

9、或鲜销美国 Sylvan公司 S130S608S512 HG4HG4HG4 适于工厂化栽培,鲜销适于工厂化栽培,鲜销适于工厂化栽培,罐藏法国 Somycel公司 F56F60 HG4 在欧洲广泛使用,罐藏与鲜销 近10余年来,我国推广栽培过多个蘑菇品种,积累了许多值得总结和借鉴的生产经验,介绍主要品种如下:1AS2796 是我国具有知识产权的杂交品种,由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王泽生等育成,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栽培最广的高产稳产优良菌株。据王泽生(2000)报道,在美国试种AS2796,产量也能达到3Okg/,但采菇期要比美国Sylvan公司的菌株长。在国内简陋的栽培条件下比较栽培,表明AS

10、2796比美国菌株更具抗逆性。近几年该品种在福建省的栽培面积占90%以上,在全国已推广2亿多平方米,产菇近200万吨。该菌株的主要生产性状如下: (1)形态特征 菌丝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呈银白色,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均很发达;在常规基质中,长速中等偏快,一般不结菌被。菇体圆正、无鳞片,有半膜状菌环,菌盖厚,组织结实,菌裙紧密、色淡,柄中粗较直短,无脱柄现象,每千克鲜菇为90100只。菇体基本单生,14潮菇产量结构均匀,通常是边长菇边扭结,因此采收要及时。鲜菇含水较高,加工预煮出率65%,制罐质量符合部颁标准。(2)栽培要点 较耐高温,栽培时间比一般菌株可提前710天。20通常不死菇。该菌株出菇

11、较一般菌株晚35天。耐肥,要求投料量为2930千克/平方米,含氮量1.4%1.6%。薄料或含氮量低,易产薄皮菇、空心菇。耐水,结菇水要求菌丝爬上至离土层表面0.51厘米时重喷。结菇力强,成菇率高,且后劲大。2.Sylvan-176 简称S-176。1979年于美国Sylvan公司引进,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编号为S-176。是国内最早大面积栽培的贴生型菌株。(1)形态特征 菌丝在PDA培养基上呈贴生型,菌丝索状、分枝多、分隔短,平贴基质呈放射状扇形蔓延。菌丝先端部分稍有气生,基内菌丝较深,长速较慢。菇体纯白,盖顶扁平,略有下凹,鲜菇80114只/千克。肥水不足时,菌盖凹陷较明显,有鳞片。风味淡,商

12、品质量欠佳,适于盐渍加工与鲜食。(2)栽培要点 耐水、肥,铺料厚度不少于20厘米。吃料能力强,长速快,菌床封面较气生型菌株快35天。结菇率高,出菇齐,转潮快,后期产量高,抗病力较强。产菇一般在10千克/平方米以上。发菌适温25左右,出菇适温1020。3.Somycel-111 译名索密尔-111。法国Somycel公司育成。由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自波兰引进。高产型菌株。(1)形态特征 菌丝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呈贴生型,菌丝线索状,分枝多,分隔短,顶端稍有气生菌丝,稀疏、呈扇状生长。菇体盖顶略平,呈浅棕色,柄粗短,菇体组织较疏松。适于盐渍加工与鲜食。单产与176菌株相近。(2)栽培要点 较

13、耐肥、耐湿,铺料厚度要达到17厘米。喷出菇水要早,原基普遍发生,呈米粒大小时,喷用出菇重水。结菇率高,出菇集中,转潮快。产菇一般在10千克/平方米以上。较耐高温,可适当提前播种。4.浙农1号 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经紫外线诱变,从S-176菌株中选育出来,1985年通过轻工部鉴定。是大面积使用的高产稳产菌株。(1)形态特征 菌丝 在PDA培养基上呈半贴生半气生型,线状菌丝较少,基内菌丝较176菌株粗壮,生活力强,吃料爬土快。菇体 圆正结实,胖顶或平凹,无鳞片,菌柄粗而短,色泽洁白、菇形中等偏大,每千克鲜菇60个左右。品质较176菌株有很大改善,可作为罐藏菌株使用。罐头加工 吨耗954986千克,预

14、煮率63.7%,整菇率62%77%。(2)栽培要点 耐肥、水,抗逆性强,土层厚度应控制在3厘米内。结菇率高,出菇早,转潮快,产菇9千克/平方米以上,高产可达18千克/平方米。菌丝培养适温2025,出菇温适102O。5. 上海101-1 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自国内传统栽培的气生型102-1菌株中选育而成。1987年前后在各地推广应用。(1)形态特征 菌丝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呈半气生型,线状菌丝束明显,斜面菌丝整体外观绒毛状。菌丝分隔短、分枝多,与气生型菌株长速相近。菇体中等大小,菌盖直径大多为1.84.8厘米。色泽白,组织紧密,菇顶饱满,菇肉较厚。薄皮开伞菇相对较少。质量能达到罐装原料菇的

15、要求。加工预煮率为68%。(2)栽培要点 较耐肥、耐湿,原基呈米粒、绿豆大小,表面光滑,无菌丝毛头时,就要喷重水。用水不足,严重影响产量,易出白心菇。菌床以湿管过冬为好。产菇适温广,在2023持续23天不影响出菇。冬季菇房保温措施好,仍能出菇。结菇率高。据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2.8万平方米栽培,平均单产在8.19千克/平方米。6.闽1号 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从罐藏优质气生型8211菌株中,分离单孢选育。经福建省蘑菇菌种审定委员会批准,自1990年起正式作为优质罐藏菌株推广使用。(1)形态特征 菌丝在PDA培养基上呈气生型。菌丝浓白、短而密、整齐、粗壮。菇体圆正,洁白,菌盖厚实,无鳞片,菌裙小、色浅

16、,菌柄粗短,不易开伞,菇形中等偏大,每千克鲜菇80100只。罐头加工,吨耗859千克,罐藏标准一级菇约占60%70%。(2)栽培要点 对营养要求中等,覆土要比同类型菌株提早3天。提前23天喷水,以防止菌丝上冒板结。一旦发生土层菌丝板结,可采用低温刺激或重水冲击处理,或将石灰粉直接撒于冒菌丝部位,以抑制菌丝继续板结,但切勿大动土层或更换新土,否则将造成减产。子实体对温度反应敏感,21以上会出现死菇。温差大且变化剧烈,易出现硬开伞,特别是第3潮菇更为明显。产菇量7.2千克/平方米。(二)蘑菇菌株类型 第三章曾介绍,根据不同菌株的栽培特性、鲜菇质量和罐藏加工表现等差异,蘑菇菌株大致分为高产类型、易褐变类型、中产类型、优质类型和不育类型。此外,在菌种生产实践中还常根据蘑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