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胺碘酮的主要不良反应分析(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497251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胺碘酮的主要不良反应分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静脉胺碘酮的主要不良反应分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静脉胺碘酮的主要不良反应分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静脉胺碘酮的主要不良反应分析(1)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静脉胺碘酮的主要不良反应分析(1)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脉胺碘酮的主要不良反应分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胺碘酮的主要不良反应分析(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脉胺碘酮的主要不良反应分析,黄兴福 杨艳敏 朱俊 谭慧琼 王国干 袁贤奇 梁岩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症抢救中心,1.摘要,目的 了解静脉胺碘酮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情况,探讨如何进一步规范使用胺碘酮,减少其副作用。 方法 对本院在2003年10月到2005年9月的静脉使用胺碘酮的全部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 静脉胺碘酮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12.6%,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肝功能异常。重度肝功能异常的病例9例,需干预的严重心动过缓7例,需干预的低血压4例,过敏反应1例。 结论 尽管静脉胺碘酮有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但只要密切监

2、测,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其使用是安全有效的。,2.结果,2.1一般情况 共检出1 487例静脉使用胺碘酮的患者 排除资料不完整或年龄小于14岁的病例共273例 1 214例纳入本研究。,病例年龄56.313.2(1490)岁,(n=1214),男(68.5%),女(31.5%),男831例(68.5%),年龄57.113.2岁 女383例(31.5%),年龄54.713.0岁,(n=121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35例(44.0%),(n=1214),NYHA心功能分级,(n=1214),胺碘酮的负荷剂量98.150.6(10450)mg,(n=1214),胺碘酮的维持剂量1.160.

3、44(0.12.5)mg/min,(n=1214),胺碘酮的维持时间39.944.8(0.5600)h,600h=25d,(n=1214),胺碘酮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736例(60.6%),(n=1214),2.2 肝功能 共有802例(66.1%)有肝功能的检查结果,(n=1214),(n=802),共有236例(29.4%)出现肝功能检查结果异常,(n=1214),(n=802),胺碘酮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共有101例(12.6%),,各种明确原因导致的肝功能异常,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手术后或多器官衰竭导致的肝功能损害或在胺碘酮应用前已出现了肝功能损害等,而划归于可疑或不可能有关。,(n=8

4、02),(n=802),78例(9.7% )ALT轻度升高的患者( 1例合并胆红素升高),(n=802),ALT升高时胺碘酮的使用累计剂量为1 471.71 053.4(506 000) mg。 出现时间距开始用药3.62.4(07)天,中位数为3天。 26例有ALT恢复期检查结果,恢复时间为4.13.2天,ALT恢复水平为80.650.5 IU/L。,9例(1.1%)ALT显著升高,(n=802),与胺碘酮的应用在时间上有明确关系,临床判断与药物可能有关。 ALT在使用胺碘酮的02天内开始升高, 升高超过400 IU/L,最高达2 554 IU/L, 停用胺碘酮并给予保肝治疗后,ALT一般在

5、3天内开始下降, 但有1例ALT持续上升,直到7天达到高峰。 ALT转归时间518天。,性别是静脉胺碘酮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男性更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将667例(135例有明确的肝功能损害的病因)ALT检查结果与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表2) 结果显示: 性别是静脉胺碘酮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男性更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OR=1.81,P=0.02,95% CI1.09,3.00)。 两组的负荷剂量、维持剂量、维持时间及开始口服剂量无差异。,性别是静脉胺碘酮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男性更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胺碘酮的急性期不良反应,(n=1214),(n=802),2.3

6、 需干预的低血压共有4例(0.33%),2例男性,基础血压为90120/5178 mmHg,使用751 200 mg的胺碘酮后,血压于1.2511 h后下降到6880/4255 mmHg, 停用或减慢胺碘酮用药速度,并使用多巴胺后,血压在390 min后恢复至90100/6062 mmHg。,2.4 需干预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共有7例(0.58%),其中5例男性,基础心率为89160次/分,维持应用胺碘酮115 h后,此时胺碘酮用量为2301 580 mg,心率下降到4059次/分, 应用临时起搏器或阿托品、多巴胺后,心率慢持续0.52 h后升到6690次/分。,2.5 过敏反应1例(0.08%

7、),57岁病窦综合征女性,心功能级,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后, 将150 mg胺碘酮溶于20 ml生理盐水,静脉推进4 ml时,出现了口周麻、面红、气短,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 立即停止推药,予以吸氧,但未用肾上腺素及抗过敏药物,约2 min后症状缓解。该患者自诉既往对麻醉药(具体不详)过敏。,3 讨论_肝功能,本资料中静脉应用胺碘酮后出现急性期肝功能异常236例,其中与胺碘酮很可能和可能有关的共101例,发生率12.6%。 转氨酶的升高距首次用药3.62.4天,多数为轻度升高,临床上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部分为一过性肝损害,肝功能常在数天后下降到正常范围。对于轻度升高的患者,胺碘酮减量或停用,肝功

8、能可很快好转。 本组资料中所报道的胺碘酮相关的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可能比实际发生率偏高。,3 讨论_肝功能,根据本文的结果,肝功能改变在静脉应用胺碘酮时较为常见,且多在用药早期出现。应该密切留意患者的肝功能变化。 若出现异常,减少剂量、对症处理后往往可以恢复。极少数发生严重肝损害。 本文的结果强烈提示应该对静脉使用胺碘酮的患者进行肝功能的监测。,3 讨论_低血压,有些文献报道发生率可高达20%,低血压的发生认为与剂量的大小无关,主要与注射时的速度相关7。 在笔者的研究中,只有4例(0.33)发生需要干预的严重低血压,发生率较文献报道低。 一旦出现血压下降,停用或者减量胺碘酮,将能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9、,必要时可使用多巴胺对症处理。 7 Somberg JC, Cvetanovic I, Ranade V, et al. Comparative effects of rapid bolus administration of aqueous amiodarone versus 10minute cordarone I.v. infusion on 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in conscious dogsJ. Cardiovasc Drugs Ther,2004,18(5):345,3 讨论_心动过缓,胺碘酮可发生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Goldschlag

10、er报道1其发生率为5%。 尽管胺碘酮具有抑制传导,减慢心率作用,但在静脉应用的急性期发生率很低,在本资料中的出现的需要干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仅有7例(0.58%),未见有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 1 Goldschlager N,Epstein AE,Nacearelli G,et al. 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clinicians who treat patients with amiodarone. Practice Guidelines Subcommittee,North American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

11、ogyJArch Intern Med,2000;160:1 741,3 讨论_过敏反应,使用胺碘酮出现过敏反应比较少见,Fransi等8报道1例静脉使用300 mg胺碘酮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患者表现为喉头水肿、皮肤发热,随后肢体湿冷、低血压,最后测不出血压、心脏停搏,推注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并吸氧后好转。 本资料中也有1例出现过敏反应,但较为轻微,考虑到该病例既往发生局麻药过敏,可能其为过敏体质。提示我们在使用胺碘酮时可能偶有会出现过敏情况。 8 Fransi S, Briedis J.Anaphylaxis to intravenous amiodaroneJ. Anaesth Intensive Care,2004,32(4):578,3 讨论_总结,目前胺碘酮的应用状态下,急性期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肝功能异常,多于用药早期出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停药或减量多可自行恢复。发生严重肝损害的比例很低,发生率1.1。 需干预的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极低。 静脉应用胺碘酮安全性较好。,内容来自于作者观点,并非与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的观点完全一致。 赛诺菲安万特不推荐任何超出产品适应征的应用。 处方前请详细参考可达龙产品说明书。 本资料非广告用途,仅供相关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