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楼主体结构安全防护专项方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497010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楼主体结构安全防护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某楼主体结构安全防护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某楼主体结构安全防护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某楼主体结构安全防护专项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某楼主体结构安全防护专项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楼主体结构安全防护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楼主体结构安全防护专项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楼主体结构安全防护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年 月 日一、 目录二、 工程概述本工程为超高层建筑。主体高度为 83.1 m,主体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度过高成为保证现场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现场针对电梯井临边及外框架要进行重点防护。三、 安全生产专项保证措施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范要求,对主体施工为防止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发生,采用封闭脚手架对建筑施工作业进行全封蔽,确保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1施工前,全面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2、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及安

2、全设施,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3、对各类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训练。工地安全工作由工地安全员专职负责。3、作业人员应体检合格,无妨碍高空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并应经过专业培训。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集中精力正确操作,注意现场施工况,不得擅自做出其他举动而造成更大的损失。4、高处作业中所用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得妨碍通行和装卸,并防止从高处坠落。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必须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料、余料、废料必须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禁止抛掷。5、雨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6、 工作中的操作人员和配合

3、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进场施工人员须戴安全帽,长发应束紧不得外露,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夜间作业应设置充足的照明。7、严格遵守攀登作业安全规程,严禁戴手套攀爬脚手架。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且不得手持器物。8、严格遵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特殊情况下如无可靠的安全设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9、严格遵守交叉作业安全规程,每层安装尽可能先安装防护围栏及平台网。10、凡高度在4m以上的建筑物,首层四周必须支固定3m宽的水平安全网(20m以上的建筑物搭设6m宽双层安全网),网底距下方物体表面不得小于3m(20m以上的建筑物不得小于5m)。安全

4、网下方不得堆物品。在施工程20m以上的建筑每隔4层(10m)要固定一道3m宽的水平安全网。安全网的外边沿要明显高于内边沿5060cm。11、高层幕墙安装与上部结构施工交叉作业时,结构施工层下方应架设防护网,在离地面3m高处,应搭设挑出6m的水平安全网。12、严格检查各工作平台、防护围栏,确保安全可靠。13、凡违违反安全规范的作业命令,作业人员可拒绝执行。14、使用设备与安全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首先服从安全要求。15、每次操作前应检查各部位连接处是否松动、开裂,如松动应及时加以整修复合,避免造成安全隐患。16、保持场地整洁,每天施工结束前,施工人员须进行现场清洁,并由监督人员向工地总指挥汇报。1

5、7、定期进行安全检查。18、搞好消防工作,加强对火源、电源的管理。19、严格执行劳动安全生产条例及国家有关规定,防止发生意外事故。20、严格执行我公司安全管理手册,按月对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备案和监督。21、对现场防火应特别重视,特制定相应的措施及岗位责任制。22、作业人员的安全纪律和权利四、 “四口”防护措施“四口”是指建筑施工中的楼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电梯井口,它是工人施工作业中经常接触的区域,也是容易发生事故的要害部位,因此必须做好“四口”的安全防护。4.1楼梯口、电梯井口的安全防护4.1.1进行洞口作业以及因工程工序需要而产生的,使人与物有坠落危险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其它洞口进行高处作

6、业时必须按规定设置防护设施。4.1.2楼梯口的防护,应设置防护栏杆,拦杆采用483.5钢管搭设,立杆由楼梯井内上下连通,间距大于2000mm者 ,中间增加立杆,水平杆采用3根钢管,拦杆上做上红白相间油漆;电梯井口除设置固定栅门 外,还应在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不大于 10M)设置一道平网。平网内无杂物 ,网与井壁 间隙不大于10cm。当防护高度超过一个标准层时,不得采用脚手版等硬质材料做水平防护。4.1.3防护栏杆、防护栅门应符合规范规定,整齐牢固,与现场规范化管理相适应。4.1.4在未得到上级主管技术、安全部门批准时,不得利用电梯井做垂直运输和垃圾通道。网与井壁间隙不大于10cm。当防护高度超过

7、一个标准层时,不得采用脚手板等硬质材料做水平防护。楼梯间防护示意图安全围网安全门4.2 预留洞口、坑、井 防护4.2.1 对孔洞口(水平孔洞短边尺寸大于25cm的,竖向孔洞高度大于75cm的)都要进行防护。4.2.2洞口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设防护栏杆、加盖件、张挂安全网与装栅门等措施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 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cm但大于2.5cm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没。盖板应防止挪动移位。2) 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50cm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木等作盖板、盖住洞口。盖板须能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3) 边长为5015

8、0cm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cm。4) 边长在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5) 垃圾井道和烟道,应随楼层的砌筑或安装而消除洞口,或参照预留洞口作防护。管道井施工时,除按上办理外,还应加设明显的标志。如有临时性拆移,需经施工负责人核准,工作完毕后必须恢复防护设施。6) 位于车辆行驶道旁的洞口、深沟与管道坑、槽,所加盖板应能承受不小于当地额定卡车后轮有效承载力2倍的荷载。7) 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工具式或固定式的防护门,门栅网格的间

9、距不应大于15cm,也可采用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笆)。8) 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80cm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如侧边落差大于2m时,应加设1.2m高的临时护栏。9) 对邻近的人与物有坠落危险性的其他竖向的孔、洞口,均应予以盖没或加以防护,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4.2.3 各类洞口的防护具体做法,应针对洞口大小及作业条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分别进行设计规定,并在一个单位或一个施工现 场中形成定型化,不允许作业人员随意找材料盖上的临时做法,防止由于不严密不牢固而存在事故隐患。4.2.4 较小的洞口可临时砌死或用定型盖板盖严;较大的洞口可采用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上面满铺竹笆或脚手板;边长在

10、1.5M以上的洞口,张挂安全平网并在四 周设置防护栏杆或作业条件设计更合理的防护措施。具体做法如下:1) 0.5m0.5m以下的洞口,预埋钢丝加固定盖板.2) 0.5m0.5m1.5m1.5m的孔洞,采用预埋通长钢筋网片或加固定盖板。3) 1.5m1.5m以上的孔洞,四周设两道防护栏,中间支 挂水平安全网,必要时加以密目网覆盖.采光井上面,用木板铺满,并与建筑物固定。1、边长小于1m的洞口:2、边长大于1m的洞口: 4.2.4 地下室顶板存在大量排风洞口,为保证现场人员安全必须将洞口做好安全防护,即在洞口边缘周边用483.5钢管搭设护栏,护栏高1200mm,凡2米以上架子局部绑两通栏杆,挡脚板

11、立挡(18)严密牢固或加挂立封安全网,且网的下口封牢。真正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外挂密目安全网。4.3 通道口安全防护4.3.1 通道口防护,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和人货电梯(龙门架)的进料口处,搭安全防护棚,建筑物的出入口处搭设长36米,宽于出入通道两侧各1米的防护棚,棚顶为双层,间距为60公分,顶层满铺竹笆片,底层用竹夹板满铺,非出入口处密目网封严。4.3.2 在人货电梯(龙门架)和安全通道口处,搭设防护棚,防护棚采用双层脚手片进行防护,高度在 3.5m。4.3.3 安全通道门洞处理,为施工方便,必须开门洞时,脚手架必须按国标 JGJ130-2001、J84-2001规范中的6.5.1B型方法处理。

12、并在门洞口上部搭设宽2m的防护棚。4.3.4 在建工程地面出入口和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人员流动密集的通道上方,应设置防护棚,防止因落物产生的物体打击事故。4.3.5 防护棚顶部材料可采用5cm厚木板或相当于5cm厚木板强度的其它材料,两侧应沿栏杆架用密目式安全网封严。出入口处防护棚的长度应视建筑物高度而定,符合坠落半径 (R)的尺寸要求。建筑高度H=25M时,坠 落半径R为2M; H=515M时,坠落半径R为3M; H=1530M时, 坠落半径R为4M; H30M时,坠落半径R为5M以上。4.3.6 当使用竹笆等强度较低材料时,应采用双层防护棚,以使落物达到缓冲。4.3.7 防护棚上严禁堆材料。

13、另,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杆的阳台、斜台与挑平台周边,雨篷与挑檐边,屋面与楼层周边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外边采用竹笆挡板和密目安全网围护。 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要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五、 临边防护措施5.1根据本工程特点,该工程在施工中的临边主要有:楼层临边及卸料平台临边防护。5.2 临边防护栏杆搭设要求:5.2.1 防护栏杆由上、中、下三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栏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高度为0.5-0.6m,中杆与上、下杆间距分别为 0.45m。坡度大于12.2的层面,防护栏杆应高1.5m,并加挂安全立网。除经设计计算外,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

14、柱。5.2.2 在框架结构的施工中楼层的临边防护是在框架柱的内侧搭设拦杆,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或40cm的挡脚笆,挡脚板与挡脚笆上如有孔眼 ,不应大于25mm,板与笆下边距离底面的空隙不应大于10mm。5.2.3楼梯口的梯段边的防护,具体做法 是在转角平台处设通长立杆,立杆底部铺垫方木,在梯段的中间踏步上预埋铁件,焊接扶手立柱然后搭设三横杆栏杆。5.2.4栏杆柱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并打入地面5070cm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当基坑周边采用板桩时,钢管可打在板桩外侧。 2

15、当在混凝土楼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焊牢。采用竹、木栏杆时,可在预埋件上焊接30cm长的505角钢,其上下各钻一孔,然后用10mm螺栓与竹、木杆件拴牢。3 当在砖或砌块等砌体上固定时,可预先砌入规格相适应的806弯转扁钢作预埋铁的混凝土块,然后用上项方法固定。5.2.5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相干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当栏杆所处位置有发生人群拥挤、车辆冲击或物件碰撞等可能时,应加大横杆截面或加密柱距。5.2.6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或40cm的挡脚笆。挡脚板与挡脚笆上如有孔眼,不应大于25mm。板与笆下边距离底面的空隙不应大于10mm。接料平台两侧的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安全立网或满扎竹笆5.2.7临边外侧临街道时,除设置防护栏杆外,敞口立面必须采取满挂密目安全网做全封闭处理。5.3施工电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