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正气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348979 上传时间:2017-10-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正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正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正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正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正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正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文化价值体系重塑一、背景链接2014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如何让农村在传承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明元素,留住美丽乡愁,是新乡村文明的探索之路。近年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村夫妇加入到“打工族”的行列,他们当中的老人、儿童留守农村,邻里之间孝亲敬老、扶弱济贫的传统美德面临极大挑战。例如,一些困难家庭的年轻人不堪忍受贫穷、疾病等重负,抛弃孩子、老人,“离家出走”或久在外而不归,不承担对子女、老人的抚养赡养义务。再者,随着城市近郊农村土地被开发,征迁补偿给农民带来巨大的财富

2、积累,不少农民一下子暴富,传统的生活习惯不再存在,很多人的精神生活随之十分空虚,一些人每天聚众打麻将甚至赌博,城镇化由此带来的道德观念冲击更为深刻。与此同时,在网络上也会频繁看到和听到和看到各种令人痛心的现象,诸如留守老人和儿童遭遇性侵,丧事上跳脱衣舞,非正常死亡的老人增多,地下六合彩泛滥等等,这都表明,农村出现严重的价值失落现象。二、具体表现表现一 道德力量衰落。传统农村是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单位,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频繁互动中,建立了亲密关系和相互的了解、信任,形成了共同的习俗惯例、规范和道德观念,从而构成了支持这些非正式社会规范运行的舆论环境。这些道德范畴通过社会化的途径渗透到农民的内心

3、深处,成为他们行为和意识的一部分、成为约束农民行为的道德力量。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随着“村庄共同体”被打破,村庄逐渐成了陌生人社会和半陌生人社会,利益原则成了乡村社会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纬度。先前乡村社会既有的行为范式、价值观念被普遍怀疑、否定,或被严重破坏,逐渐失去对社会成员的影响力与约束力,从而使得社会成员产生存在的意义危机,行为缺乏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呈现某种紊乱无序状态。表现二 人情关系异化。人情关系是人的一种内心深处的需求和精神的寄托。传统农村人情往来是乡村社会关系的重要特征,它以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为中心,使每个农民及其家庭形成特定的“人情圈”。改革开放后,利益因素的侵入已在不断

4、地侵蚀着乡村社会人情关系中的感情因素和亲密感,农民们逐渐以物欲化、工具化的角度来看待人情关系,基于社会交换中的情感支持、互惠规则的人情关系逐渐变得麻木、冷漠,村民间基本的人际互动难以维系,导致了乡村社会村民间的信任危机,此时的乡村人情关系由已经蜕变成一种人们用以谋生、维持生计的手段,从而使得人情关系变得更加势利、冷漠、虚伪而世故,从而也就部分丧失了人情所应有的价值。最终让农村熟人社会实质上已处于“解体”的状态。表现三 民俗传统消失。传统民俗是乡村特有的文化遗产。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其承载着村民的精神归宿和身份认同。人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

5、金主义的盛行,人们关注于金钱和利益,传统民俗的生存空间急剧缩小。尤其是随着大量劳动力的外流,农村空巢化突显,其实质是农村成人的集体缺席,加深了农村的民俗危机,许多民俗仪式如各种生活仪式,如喜宴仪式、婚礼仪式、丧礼仪式;各类手工制作,如脸谱、木版年画、剪纸、刺绣、草编、面花、纸扎;乡间艺人技艺绝活、表演评论等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再也找不到传承的对象。民俗的流失在不断地吞噬着农村的生存环境尤其是人文环境。此外,城市文化则通过各种“压迫式”的方式和“短、平、快”途径不断向乡村社会灌输自己的文化理念与精神,改变着乡村社会的价值理念与存在状况。三、原因分析乡村价值世界被入侵,与社会的转型、政府的引导力度

6、不均以及农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不足不无关系。原因一 社会转型农民价值观受到冲击。随着社会的转型,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在社会舞台上亮相,乡村的价值体系进入了一种混乱、迷惑的境地,使得农民无所适从。市场经济的突然来临,缺乏必要思想准备的农民,面对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自由性,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当“一切向钱看”或者是“一切用钱来衡量”成为一些人所信奉和坚持的价值准则时,农民原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居住状态、人际关系甚至语言习惯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他们越来越无法在乡村社会找到家园感、归属感、依赖感和生存价值。这导致乡村社会逐渐陷入紊乱无序状态,不利于和谐农村的构建。原因二 政府的引导力度不均。一段时

7、期以来,政府在“经济”与“社会”两方面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领导干部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偏差,表现在对经济毫不含糊,对思想教育马马虎虎,尤其是对农民的引导教育不足。尤其是一些党的方针、政策不能是时有效传达贯彻到群众中去,政策教育大打折扣等等,这些也是导致农民价值取向混乱的原因。原因三 农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不足。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及村民自治在农村的大力推行,国家权力一定程度上在农村受到了削弱,导致村级组织涣散,使本来疏于管理的农民更加放任自流。同时,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能力不足,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虚无主义日益膨胀,侵蚀农村传统的人文主义,导致人文精神萎缩

8、、消退。一些农民不再讲仁义忠孝,不再讲天理良心,农民摆脱了传统价值观念的羁绊,却也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根基,成为精神荒原上的漂泊者。四、对策措施一是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体系建设。要吸纳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承认农村文化的先进性及其对于农村整体的维系力,让乡土文化发出自己的声音,体现乡村自我的发展意愿。要把文化建设和保护优秀民间文化结合起来。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民间艺人的创作,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加以传承。要加强对农民自我管理的引导,鼓励支持农村民间艺人、文艺爱好者利用农闲、节日和集日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二是进一步推进乡村传统民俗民风建设。用农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习俗及仪式,如各类节日、礼

9、俗、衣食住行、人际交往、婚丧嫁娶、宗教信仰等民情风俗为载体,把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传续民俗文化更紧密、更巧妙、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唤回农民们久违了的村庄认同感和内聚力,激发起农民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加速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三是加强农村道德建设。要通过正规的道德文化教育,自觉树立和培养优秀传统道德和现代公民道德,实现农民道德主体意识的觉醒,从而达到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同与内化。同时,要注重挖掘农村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建立和谐、健康、文明的社会人情关系和乡村邻里关系。在广大农村形成文明礼貌、互相尊重、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良好乡风,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四是加强城乡思想文化交流。城市文

10、化代表的是先进文化,乡村文化不一定就是落后文化,因此在交流中更应该强调彼此的差异性、互补性与层次性,而不是替代性与融合性。并且,城乡文化是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在和谐中共同发展的关系。要努力寻找现代工业文明与农村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构建起适应新形势的新农村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对接,使其既从乡土的土壤中萌发,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素质,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是扶持各类乡村民间组织。要注意扶植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的自我教育和管理的各类组织,如红白理事会、计划生育协会、妇女禁毒禁赌会、社会道德评议会等组织。充分发挥这些民间组织在规范乡风民约、子女婚姻、家庭养老、邻里

11、纠纷等方面的作用,倡导文明新风,争做新时期文明村民。五、经典范文让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正气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的逐步加强,城市建设,文化发展蒸蒸日上。但与此同时,作为曾经一度被视为主流文化的乡村文化逐步衰落,传统的生活方式正在消亡和崩溃,利益化以及消费文化充斥着一些农村居民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并已经深深植根于年轻一代的精神。对此,在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心建设的当下,我们要多措并举预防乡村文化衰落。乡村文化失落使得道德人情疏离,民俗文化衰落,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及农村人财物的流出有关,这使得农村共同体瓦解,维系传统村庄社会和价值秩序的基本规范解体;另一方面与农民生存原

12、动力的本体性价值受到冲击有关。由于农民的传统价值与现代社会中个人奋斗、自我实现的价值并不相容,这构成了生命意义和终极关怀的价值缺位,农民难以完成有限生命与无限意义之间的转换。农村价值失落已造成很多严重社会问题,国家进行农村建设时,不仅要关心农民的经济收入,更要关注农民的精神生活。通过文化建设,重塑健康、适合农民需求的有主体性的农村价值体系,化解衰落危机,刻不容缓。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引导,文化繁荣也离不开经济支撑,要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近就业,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农

13、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乡村文化复兴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是农村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基层政府要多渠道、多手段加大宣传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重构传统乡间伦理价值秩序,引导人们树立合理、合法的价值观、消费观,建新村、树新貌,建设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此外要重视推进乡村传统民俗民风建设。传统民俗民风是乡村特有的文化遗产,文化主管部门要重视对本地传统民俗民风的开发与保护,要安排专项资金,兴建文化活动中心,定期开展文化活动,增加人们对乡村文化的亲和力、归依感。文明是农村建设的灵魂,乡风是美好乡村的基石。离开文明就会失去灵魂、基石不牢,乡风就会失去文明的滋润。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不仅要关心农民的经济收入,更要关注农民的精神生活。只有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正气,重塑健康、适合农民需求的有主体性的农村价值体系,才能描绘出“富裕文明、和谐安定、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