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设备及其效应简介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3488556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4.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操纵设备及其效应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操纵设备及其效应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操纵设备及其效应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操纵设备及其效应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操纵设备及其效应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操纵设备及其效应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操纵设备及其效应简介(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操纵设备及其效应,3-1 螺旋桨及其效应 3-2 舵及其效应 3-3 侧推器及其效应 3-4 特种推进器及其效应 3-5 港作拖轮及其效应,3-1 螺旋桨及其效应,推进器(propeller):推动船舶运动的工具 推进器的种类: 螺旋桨(screw propeller) Z型推进器(schottel propeller) 明轮(paddle propeller) 平旋式推进器(cycloidal propeller) 喷水式推进器(jet propeller ),螺旋桨,螺旋桨,一、螺旋桨及其工作原理,螺旋桨又称螺旋推进器 特点:构造简单、重量轻、效率高。 1、螺旋桨的主要参数 直径(

2、D):直径越大,效率越高。 螺距(P):螺旋桨旋转一周所前进的距离,指理论螺距,一般以螺旋桨半径的0.7 倍处的螺距作为整个螺旋桨的螺距。 螺距比(P/D):一般在0.61.5 之间。高速浅吃水船选取的值较大,低速深吃水船选取的值较小。 盘面比:桨叶投影面积与直径为D 的圆面积之比。 桨叶数目:36 2、螺旋桨 种类 固定螺距桨FPP(fixed pitch propeller) 可变螺距桨CPP(capable pitch propeller),可变螺距桨CPP,可变螺距桨CPP,3、螺旋桨工作原理,螺旋桨前后流场特点 吸入流(suction current):直径较大,流线基本平行,流速较

3、低。 排出流(discharge current):直径较小,流线旋转,流速较高。,二、螺旋桨推力与转矩,机翼升力条件: 来流速度V 来流的冲角,1、单独螺旋桨(敞水桨)推力与转矩,敞水桨推力(thrust)示意,1、单独螺旋桨(敞水桨)推力与转矩,敞水桨推力(thrust) T=n2D4KT 敞水桨转矩(torque) MQ= n2D5KQ KT为推力系数, KQ为转矩系数, 由水池试验求得。 它们都是进速系数的函数。进速系数: J=Vp/nD 螺旋桨的推力和转矩随进速Vp的增大而减小,但螺旋桨效率随Vp增大而增大。 当Vp为0时,其推力和转矩最大,称为系柱推力和最大转矩,这时螺旋桨效率也最

4、低。,1、单独螺旋桨(敞水桨)推力与转矩,J=Vp/nD 进速系数,2、船体对推力的影响(伴流的影响),伴流分布: 沿船体前后方向,船首最小、船尾最大,离船体越远,伴流越小; 船尾处沿螺旋桨的径向,上大下小,左右对称 螺旋桨进速 伴流对提高螺旋桨推力是个有利因素,3、螺旋桨对船体的影响(推力减额),船尾螺旋桨工作时,其产生的水流柱,引起船体尾部流速加快,压强降低,从而使船体阻力产生增值,这部分增加的阻力称为阻力增额。 计算时常处理为推力减额 式中: T推力减额 t 推力减额系数。,三、滑失比及其影响,1、滑失比的概念 滑失(Slip)是指桨理论上应能前进的速度与对水的实际速度Vp之差,即: 其

5、中: n螺旋桨的转速; P螺旋桨的螺距; p为螺旋桨处的伴流系数,约为0.20.4。,1、滑失比的概念,有的文献中,也将滑失S定义为:螺旋桨旋转一周在轴向所前进的实际距离hpVp/n(即进程)与螺旋桨螺距P的差值。,1、滑失比的概念,滑失与螺旋桨在理论上应能前进的速度的比值称之为滑失比Sr(slip ratio),即: 滑失与滑失比中的螺旋桨进速Vp若用船速V代替,得出的结果分别称为虚滑失或虚滑失比。 虚滑失比是表征不同航行状态下作用于螺旋桨负荷的参数,船舶在海上航行时,船上经常用虚滑失比来计算船速,一般以百分数表示滑失比。,1、滑失比的概念,影响滑失的因素 滑失与船速有关,而船速与船舶的阻力

6、有关,阻力越大,船速越低,滑失越大。因此船舶污底越严重、遭受的风浪越大,滑失也越大。 2、滑失的作用 滑失能够提高螺旋桨推力,回收一部分(伴流)能量 滑失越大,螺旋桨的推进效率越低。 3、滑失在操纵中的应用 可利用螺旋桨的滑失提高船舶的舵效。 注意避免使主机超负荷工作而损坏主机。,四、主机功率与船速,1、主机功率分类 机器功率(Machinery Horse Power)MHP 指示功率(Indicated Horse Power)IHP 蒸汽机 制动功率(Brake Horse Power)BHP 内燃机 轴功率(Shaft Horse Power)SHP 汽轮机 收到功率(Delivere

7、d Horse Power)DHP 推力功率(Thrust Horse Power)THP=TVp 有效功率(Effective Horse Power)EHP =RV,四、主机功率与船速,2、主机功率关系 螺旋桨收到功率DHP与机器功率MHP的比值称为传递效率,其值通常为0.950.98。 有效功率EHP与收到功率DHP之比称为推进器效率,该值约为0.600.75。 有效功率EHP与主机机器功率MHP之比称为推进系数,该值约为0.50.7。 这就是说,主机发出功率变为船舶推进有效功率后己损失了将近一半。,3、船速分类,额定船速(maximum speed) 主机以额定功率和转速在深水中航行的

8、静水船速; 是船舶在深水中可以使用的最高船速。 海上船速(sea speed) 主机以海上常用功率和转速在深水中航行的静水船速; 为了留有一定的储备,主机的海上功率通常定为额定功率的 90%,主机的海上转数通常定为额定转数的9697%。 经济航速(economic speed) 以节约燃油、降低成本为目的,根据航线条件等特点而采用的速度。 有最低耗油率船速,最低营运费用船速和最大盈利船速三种。,3、船速分类,港内船速(harbour speed) 主机以港内功率和转速在深水中航行的静水船速; 也称为备车速度或操纵速度 在港内航行,“微速前进”的功率与转速是主机能发出的最低功率,最低转速; 一般

9、港内船速要比海上船速低,其主要原因: 港内航行阻力增大,为了减小主机扭矩而降低船速; 港内机动航行时频繁用车,为了保护主机而降低转速; 一般港内最高主机转速为海上常用转速的 7080%, 港内倒车最高主机转速为海上常用转速的 6070%。,五、螺旋桨横向力,螺旋桨转动时,不但产生控制船舶前后运动的推力或拉力,由于螺旋桨本身的特性和船体的影响,还会产生使船舶发生横移和偏转的横向力,称为螺旋桨横向力YP。 螺旋桨横向力对船舶产生的效应,称为螺旋桨效应(简称车效应)。 螺旋桨横向力的方向取决于螺旋桨的转动方向,其大小取决于螺旋桨转速、船舶载况、船体现状等因素,其中与螺旋桨的转动方向的关系最为密切。

10、螺旋桨横向力的成因: 沉深横向力、伴流横向力 排出流横向力、推力中心偏位产生的横向力,1、沉深横向力,沉深(h) 螺旋桨盘面中心距水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螺旋桨的沉深h。 沉深比(h/D) 沉深h与螺旋桨直径D之比h/D,称为沉深比。,1、沉深横向力,transverse force of propeller submergence 与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1、沉深横向力,成因: 螺旋桨上叶和下叶的沉深不同,转力也不同; 条件: h / D0.650.75 时; 浅水中可能搅动海底泥沙,横向力更加明显。 作用方向: 与桨旋转方向相同;右旋固定螺距螺旋桨船,进车时,指向右舷,倒车时,指向左舷; 在沉深比

11、较小和浅水中是较大的量。,2、伴流横向力,transverse force of wake effect 伴流横向力方向: 与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2、伴流横向力,成因: 受纵向伴流影响,螺旋桨上部桨叶相对于水的进速比下半部桨叶要低,水流的攻角相对较大,所受到的转力比下部桨叶大 大小: 随船速的提高而增大,随船速的降低而减小。 在船舶静止或后退中,船尾伴流可以忽略,伴流横向力也可以忽略。 方向: 与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 不论是进车还是倒车,伴流横向力均是一个较小的量。,3、排出流横向力,transverse force of discharge current,3、排出流横向力,成因: 进车受伴流

12、的影响,上半部排出流轴向速度较小,因此作用在舵上的冲角较大,使舵叶右侧的水动力大于左侧,造成推尾向左的横向力; 倒车排出流打在船尾右舷尾外板上冲角较大,面积较为宽广,所以形成较强的冲击力 ; 条件: 进车伴流存在;倒车排出流作用在船尾。 方向: 就右旋FPP而言,正倒车均使船首向右偏转; 总体而言,倒车排出流横向力是较大的量,4、推力中心偏位,成因:船尾上升斜流 推力中心将稍稍偏于旋转方向 推力中心偏位的方向与螺旋桨旋转的方向一致。 船速越高、桨转速越高,推力中心偏位越明显。 推力中心偏位引起的横向力较小。,螺旋桨的致偏作用(右旋FPP单桨船),六、螺旋桨效应,右旋固定螺距螺旋桨(FPP)单桨

13、船的偏转趋势 静止中进车 前进中倒车 静止中倒车,1、静止中进车,开始船速较低 伴流、进车排出流以及推力中心偏位的影响均较小; 船舶在沉深横向力的作用下使船首左偏。 空船或轻载时,h/D较小,沉深横向力较大,船首左偏较明显;重载船沉深横向力较小,则几乎不出现偏转。 船速的提高 沉深横向力减小, 伴流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推尾向左的影响增强,将逐渐削弱甚至克服沉深横向力的作用。 不论出现左偏或右偏,均可用23舵角加以克服保证船舶直航。,2、前进中倒车,开始船速较高 伴流横向力的影响使船首左偏; 倒车排出流横向力使船首右偏的影响则较弱; 沉深横向力的影响使首右偏; 总体而言,偏转方向不定,此时用舵就

14、能克服偏转。 船速降低 倒车排出流横向力的影响逐渐增强, 而伴流横向力逐渐减弱, 船首将出现明显的向右偏转。 舵效极差,因此即使操舵也无效果。 为控制船首右偏,只有在倒车前先操左舵,使船先具备左转趋势。,3、静止中倒车,开始时 伴流尚未发生 倒车排出流横向力及螺旋桨沉深横向力的影响; 船首向右偏转。 此时,吸入流产生的舵力极低,操舵无法克服偏转。 退速的提高 沉深横向力的影响相对减弱 排出流横向力的影响也将因船体左侧所受水动力的影响而作用减弱。 此时,船首右转减缓,偏转速度逐渐稳定,进行船尾向左后方的大直径旋回。,螺旋桨致偏效应的运用*,右旋固定螺距螺旋桨(FPP)单桨船,螺旋桨横向力最明显的

15、致偏效应是: 静止中、低速前进中或后退中倒车时均出现船首右偏现象,且用舵难以克服。 实践运用: 向右就地掉头 自力靠码头操纵 系靠单浮或单点系泊,螺旋桨致偏效应的运用*,向右就地掉头,螺旋桨致偏效应的运用*,自力靠泊操纵,螺旋桨致偏效应的运用*,系靠单浮或单点系泊,3-2 舵及其效应,舵是船舶控制航向的重要操纵设备 舵的作用: 小舵角,使船舶保持其航向 中舵角,改变其航向 大舵角,进行紧急避让(或旋回) 内容: 舵的种类及几何要素 舵的水动力特征 舵效及舵效指数 影响舵效的因素 提高舵效的措施,一、舵的种类及几何要素,1、舵的种类 按照舵面积对转动轴的位置分布进行分类: 普通舵 平衡舵 半平衡

16、舵,1、舵的种类,普通舵 舵的全部面积分布在舵轴的后方; 水动力作用中心距离舵轴较远,故转舵力矩较大,所需舵机功率较大。 舵轴上的支撑点较多,故强度较大。,1、舵的种类,平衡舵 舵宽的一部分分布在舵轴前方; 水动力作用中心距离舵轴较近,故转舵力矩较小; 舵轴上的支撑点较少,故强度较小。,1、舵的种类,半平衡舵 舵宽和舵高的一部分分布在舵轴之前; 这种舵的性能介于普通舵和平衡舵之间。,1、舵的种类,按照舵抛面的结构分类: 平板舵; 流线型舵; 特种舵。 按照舵的支撑结构分类: 多支撑舵; 双支撑舵; 半悬挂舵 悬挂舵等等。,2、舵的几何要素,舵面积(AR) 舵面积比(A R / L pp d) 集装箱船:1/55 左右 大型油船:1/65 以上 展弦比() 舵高(h),又称翼展 舵宽(b),又称翼弦 舵平衡系数(k) 舵面积在舵轴前后的比例关系的系数。 用舵轴前的面积与整个舵面积的比值表示。,二、舵的水动力特征,1、单独舵(敞水舵)的舵力 2、使舵力减小的流体现象 3、船尾舵的性能,1、单独舵的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