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学案(含解析)岳麓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99085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学案(含解析)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学案(含解析)岳麓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提升(九)模块命题角度考频考情说明政治(2018全国,30)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特点5年3考1.从模块内容看,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是考查的重点。政治、外交及思想科技文化考查频率相对较低,但近年对现代中国外交、教育的考查逐渐增多。2.从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多为链接性考查。3.从命题特点看,多运用图文材料或创设情境,考查现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政策、历程、影响及成就。(2016全国,3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特点(2014全国,41)现代中国史学研究特征变化的原因(“文化大革命”)经济(2018全国,31)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特点5年8考(2018全国,3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特点(2017全国

2、,41)“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2016全国,31)“一五”计划的特点(2015全国,31)“一五”计划(工业化)(2015全国,41)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的变化(2014全国,31)“一五”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2014全国,31)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思想文化(2017全国,31)新中国初期教育的特点5年2考(2015全国,31)俄语教学与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主题一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社会转型折射出的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的变化【通史阐释】 (1)从政治角度看:表现为巩固政权;逐步确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并走向国际舞台,从政治的变化可以折射出该时期经济和思想文化

3、的变化。(2)从经济角度看: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工业化建设与三大改造同时进行,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完成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3)从思想角度看:1949年,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起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4)从教育方面看:废除旧的教育制度,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针对

4、训练1】 (2018福建三明质检)下列对图中现象阐释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取得辉煌成就B.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改变C.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私有制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解析根据材料图文“全行业公私合营”可以看出,这里涉及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变为公有,故选B项。“一五”计划辉煌成就主要指工业化,并没有特指社会主义改造过程,A项错误;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指的是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C项错误;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民主革命伟大任务的完成,D项错误。答案B主题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贸易折射出的外交、思想特点【通史阐释】 (1)从对外贸易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

5、贸易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封锁、禁运时期(19491971年)、坚冰突破时期(19721978年)、正常贸易发展时期(19791992年)、贸易快速增长时期(1993年至今)。(2)从外交关系看:封锁、禁运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美国对中国实施封锁和禁运的政策,中美贸易处于完全割裂状态。坚冰突破时期: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政治上的坚冰被打破,中美贸易的航船正式起航。正常贸易发展时期:1979年7月,中美签署中美贸易协定,规定两国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奠定了中美经贸往来的法律基础,两国贸易进入正常贸易时期。贸易快速增长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中美贸

6、易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随着贸易的快速增长,中美之间关于贸易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3)从思想意识形态看:封锁、禁运时期,美国推行全球霸权的“冷战”思维,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对立;从1972年至今,虽然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仍然影响着两国贸易的发展,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美贸易总体呈现向前发展的趋势。【针对训练2】 (2019安徽马鞍山模拟)尼克松为改善中美关系,决定放宽对华贸易管制,农业部认为这是增益本国农业的大好机会;财政部认为此举有助于从中国大量获取原材料;而国防部则表示不满,认为出口的一些商品“可能会被中国用作军事或更大的战略用途”。这说明美国对华政策()A.促进中美

7、关系改善 B.体现不同集团妥协C.彻底摆脱冷战思维 D.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解析据题干材料体现的是美国不同部门对放宽对华贸易管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的不同的结论,但是都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故选D项。促进中美关系改善是对题干的重复,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美国不同部门对放宽对华贸易管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的不同的结论,不能体现不同集团妥协,B项错误;彻底摆脱冷战思维是绝对化选项,C项错误。答案D继承与发展中的史学研究理论1.史学研究的步骤及原则(1)步骤: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历史解释。(2)原则:历史主义原则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切史学研究,都要从历史事实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都要用发展的眼光

8、,站在历史进步的立场上研究历史;都要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要重视历史的内在联系,尊重历史的客观规律;都要批判继承地对待历史遗产。2.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1)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即跨学科综合研究法,如计量史学、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2)历史比较法:将相同或相似的历史现象放到一起进行分析比较,获取结论。(3)二重证据法: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阶级分析法或者历史结构分析法:运用历史发展的结构或阶级立场角度研究历史。(5)“读史征信”:阅读相关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2017课标全国,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9、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解析续湘山野录涑水记闻对于宋太宗的同一行踪记载不同,说明B项正确。历史事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历史叙述不是呈现历史事实的唯一方式,故A项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历史叙述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因此多种历史叙述综合也不一定能真实反映历史事实,故D项错误。答案B(1)明确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学科的特点是由它的内容和社会功能决定的,具有史和论的高度统一性、过去性、具体性、阶段特征性、因果性、借鉴性、综合性的特点。(2)明确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研究者的立场不同。如站在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立场上;站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立场上等。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时代的局限性等。(3)注意史学研究运用辩证唯物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多种史观分析思考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4)注意史学研究的科学性、真实性、公正性。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