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xx市社会事业成效总结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32801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成立60年xx市社会事业成效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中国成立60年xx市社会事业成效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中国成立60年xx市社会事业成效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中国成立60年xx市社会事业成效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中国成立60年xx市社会事业成效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中国成立60年xx市社会事业成效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成立60年xx市社会事业成效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中国成立60年XX市社会事业成效总结建国60年XX市社会事业成效总结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为标志,我国进入了和谐发展的新纪元。六十年来,XX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在经济领域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科学制定各项发展政策,不断加大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得社会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科教文卫事业繁荣进步,社会保障逐步健全,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逐步走上了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一、引科技之光,开创新先河,实现科技事业迅猛发展建国60年,XX市工业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活动规模

2、不断扩大,科技开发能力不断提升,科技产出硕果累累,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下,XX市科技工作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壮大。90年代以来,XX市科技活动人力资源迅速增加,截止到XX年,XX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10311人,比有历史数据记载的1996年增加3565人,增长了 %。其中,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人员6374人,比1996年增加3742人,增长了1倍还多;科学家和工程师人员占全部科技活动的比重由1996年的 %提高到现在的 %,提高了 个百分点。科技人员结构不断优化,为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前景。科技创新

3、产出成果丰硕。通过不断改善科技发展宏观环境,XX市初步形成了鼓励创新、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和氛围,产生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专利事业呈快速发展趋势。60年来,XX市已建成国家级和省级技术研发中心39家(占全省的 %),其中国家级研发中心1家。覆盖了包括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橡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1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科技创新产出水平大幅提高。XX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 亿元,比1996年增长 倍,年均增长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份额为 %,比1996年增长了 个百分点。同时,XX市逐步建构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

4、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激活创新源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科技投入快速迅猛增长。随着XX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XX市科技经费投入稳步增加。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筹集经费,结合企业的产品特点开展科技创新活动。XX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共筹集科技活动经费 亿元,是1996年的 倍,年均增长 %,其中企业自筹资金 亿元,是1996年的 倍,年均增长 %,增幅高于总额增幅 个百分点。从经费筹集的来源渠道所占比重看,与1996年相比,企业自筹资金占比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和政府财政资金占比回落。XX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自筹资金占筹集总额的比重为 %,比1996年提高

5、22个百分点。二、百年大计,教育先行,促进教育事业协调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处于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更是将科技和教育事业摆在了国家重中之重的发展领域。建国60年来,XX市加大投入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工作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了全市人口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建国60年来,XX市开辟多元投资渠道,初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大幅度增加。XX年,全市财政教育经费投入达到 万元,人均教育经费支出 元,与XX年相比,财政教育经费增长 倍

6、,人均教育经费增加 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成绩显著。普通中学学校数由1949年的5所,发展到XX年底的262所;专任教师数由建国初43人,发展到XX年底14404人,翻了近九翻;学生数由1949年1187人,发展到XX年234556人。初等学校数由1949年907所,发展到XX年668所;专任教职工数1949年为609人,发展到XX年为15800人;学生数由1949年83912人,发展到XX年320953人。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在校生人数逐年提高。高等学校数建国初有0所,截止XX年底有3所;高等学校截止08年底有教职工数4595人,其中专任教师3181人;高等学校截止08年底有学生数54

7、684人,其中毕业生数14894人,招生数19518人。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全市以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为目标,狠抓师资力量建设,切实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到XX年,全市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 %、 %、 %,与1980年相比,均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三、代表先进,坚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繁荣昌盛XX市历史悠久,文化事业自古兴盛。建国60年来,文化艺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几年来,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下,XX市的文化强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

8、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事业全面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全市10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设有文化站,共102个,其中乡镇文化站有58个,街道办事处文化站有44个。全市已建成农村文化中心171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 ;社区文化中心82个,占社区总数的98%。其中,沁阳市、孟州市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修武、武陟、温县、解放区被命名为全省文化先进县(区)。XX市东方红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解放区的电建社区、山阳区的龙源湖社区和中站区的梅苑社区先后荣获了“全国群众文化先进社区”称号(目前,全省共有13家)。XX年,XX市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市(全国

9、仅有5个),孟州市被确定为试点县(全省只有6家)。XX年,我们在全市农村乡镇实施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全省率先提前3年实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放映目标,得到了国家文化部督导组的充分肯定。XX年又将电影放映覆盖面扩大到全市包括四城区办事处和两个县级市办事处所辖的1831个行政村。群众文化精彩纷呈,文化艺术硕果累累。近几年来全市共举办大型广场文化活动100余场,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展览50多次,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100多次,举办全市文化专干培训班10余期,组织指导乡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全市共获得各类群文比赛国家级奖项60余个,省级奖项650余个。近年来,全市共创作不同风格、题材的剧本50

10、余部,创作小戏、小品、曲艺类作品100多个。XX市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成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在积极开展中。目前,在XX市1092处文物古迹点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91处,馆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上级别文物6千多件。有4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20项(含4项国家级)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闻广播事业快速发展。建国60年来,XX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围绕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和谐发展服务为中心,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XX年底,全市拥有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及转播台7台,平均每周播出时间 小时;与1986年相比,电视台增加了6座,播出时间增

11、长了 倍。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 %。XX年,在省级广播电视政府奖评选中(省里只对市级进行评选,县区不参加评选。),XX市也获奖1项。体育事业蒸蒸日上。XX市体育事业围绕建设体育强市总体要求,以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提升竞技运动水平,各项体育工作取得了较快进展。建国60年来,XX市共建3个体育基地。市城区其它系统和六县(市)还有小型体育馆4座、体育场8座、运动场12座、游泳训练馆1座、标准游泳池25座、灯光篮球场16座、训练房10座等,共计2225个体育场地。近几年,成功举办了三届XX市直机关运动会,举办了XX市第十届运动

12、会,承办国际男篮邀请赛4次,全国性比赛7次,省级比赛9次,举办市级比赛153次。XX年、XX年和XX年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XX国际太极拳年会(XX年年会改为交流大赛)。中国XX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已成为以太极拳比赛为主体,集文化交流、商贸洽谈、旅游观光、产业发展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提高了XX的对外影响,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达到了以武会友、共同进步的目的。每月一次的U-17国际乒乓球比赛已连续举办了6年,中央电视台直播,扩大了XX对外影响。四、改善条件,保障健康,卫生保健水平显著提高建国60年来,XX市坚持立足于以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加快卫生事业的发展。与199

13、0年比较,XX年全市人口死亡率由 下降到 ,婴儿死亡率由 下降到 ,孕产妇死亡率由 /10万下降到 /10万。卫生条件大为改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整合卫生资源,提高服务水平等举措,促进了全市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蓬勃发展。1949年全市卫生机构数为13所,医院床位数45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数330人。据有统计年份起,1978年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 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 人。截至XX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23个(其中医院154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2553张,医院床位数11774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数14115人,医生数561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 张,平均

14、每千人拥有医生数 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到所有县(市)、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 万人,参加合作医疗率达到 %,参保率创历史新高。疾病预防控制力度加大。全市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处置、预测预警、宏观决策三大功能建设;加强了霍乱、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结核病等预防控制措施;进一步拓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重点人群的干预,全力推进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大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稳步推进结核病防治工作,XX市目前现代结核病初疹病人控制率维持在90%以上。继续巩固和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全市儿童五苗接种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开展了免疫针对性疾病、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工作。妇

15、幼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依法规范妇幼保健管理,强化产科质量,加强新生儿筛查,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市妇幼保健机构11个,拥有医用床位556张、卫生技术人员762人,与1997年相比,机构数增加4个,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增长 倍和 倍。目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已达到100%,婴儿死亡率为 ,孕产妇死亡率为 /10万,分别比1990年降低 和 %。各项妇幼保健工作指标继续保持省内先进水平。五、科学规划,健康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建国60年来,XX市的社会保障工作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龙头,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机制转换、制度创新,各项改革全面深化。社会保险覆

16、盖面不断扩大。XX市各级社保机构相继成立,社会保险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和社会保障扩面征缴取得新突破。1995年制定出台了XX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调整养老基本生活保障缴费标准和建立缴费标准调整机制,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扩覆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工作。到XX年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 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 万人,工伤保险参加人数 万人,生育保险参加人数 万人,基本建立了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各级党委、政府及劳动保障部门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不断健全目标考核制度,强化了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就业的工作推动机制。XX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万人,农村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