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学说名解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22405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家学说名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各家学说名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各家学说名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家学说名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错简重订派:维护旧论派: 辨证论治派 2、伤寒学派: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临床的诊治基础,后世许多医家专门研究伤寒论,形成伤寒学派。 3、河间学派:阐发火热病机及其辨证论治规律,临床善用寒凉,形成河间学派。 4、易水学派:金代刘完素以脏腑的虚实寒热来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创立脏腑病机学说,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李杲继承发展元素学说,创立脾胃内伤学说,成为易水学派的中坚人物。 5、攻邪学派:金代张从正主张邪留则正伤、邪去则正安的观点,治病以攻邪为首要任务,善用汗、吐、下三法。 6、丹溪学派:元代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及“相火论”,认为治阴虚火亢证,不仅是泻火,还要重于养

2、阴。在 7、温病学派: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课题的医学流派。 8.温补学派:以薛己、赵献可、张介宾等为代表、以研究脾肾命门的生理特性和病理变化为中心治疗以温养补虚为主的一个医学流派。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之通道,人体所有组织的腠理,为气液运行的通道。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2.气液宣通: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在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成做气液宣通3.亢害承制:五运消长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有余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4.六气皆从火化:六气之中,火热之气与风、湿、燥、寒关系密切,往往相兼为病

3、,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过程中都能化生火热。在疾病过程中火热又常常成为风湿燥寒的后期转归,火热病机成为六气病机的中心,从而形成六气皆为火化5.甘温除大热:用甘温之剂来补益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即甘温除热法6.内伤热中证:多出现于脾胃内伤疾病的早中期,由于内伤脾胃,阴火内潘而产生的一系列热象之证称为内伤热中证7.内感阴证:指饮食生冷、误服凉药或口鼻吸入雾湿之气等损及太阴、少阴、厥阴所出现的一系列肝脾肾阳虚衰征候8.内已伏阴:劳倦、禀赋素弱、饮食生冷等所致人之本气先有虚损9.三邪理论:张从正所称三邪,即指天地人三邪10.情志疗法:情志的异常变化,既可引起本脏的神气病变,又可导致相应脏器的神气病

4、变,所以可用响应的治疗措施,即以“五行相胜之理”治之11.六郁:是指气、湿、血、痰、热、食等六种郁证的总称12.伤寒时地议:指古今风气不同,南北水土有异,近时南方多热病,医者当师伤寒论意而变痛,从时从地从人灵活运用。13.内虚暗风:大江以南天地之风气和居民的禀质,有异于西北地区,临床所见中风病人的发病机理往往是“真阴既亏,内热弥甚至,煎熬津液,凝结为痰,壅塞气道,不得通利,热极生风,而致猝然僵仆”。因此,他将类中风称为“内虚暗风”14.治吐血三要法:即血虚宜补之、需热宜清之凉之、血瘀宜通之15.治形论:指张介宾提出的“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16.

5、戾气:指时行疫病的病原,称为“戾气”,为杂气之一17.募原:又称膜原邪从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解,是为半表半里18.主客交:主。正气;客。邪气。邪气和血脉合而为一。在疫病传变过程中,有的患者素体尪赢,伏邪已溃,表里分传,里证虽除,正气业已衰微,不能托出表邪,留而不去,因与血脉合而为一,结为痼疾,由于“客邪胶固于血脉,主客交浑,最难得解”19.伤寒三纲鼎立说:指“明以冬月伤寒为大纲矣,至伤寒六经中,又以太阳一经为大纲,而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谓为三纲鼎立20.急流挽舟:喻昌首创,主张“下痢必从汗先解其外,后调其内”。且有失于表者,外邪入里,病虽日久,也往往仍可印其邪气出之于外21.畜鱼置介:喻昌重视同气相求之原理,认为人体“阳欲上脱,阴下吸之;阴欲下脱,阳上吸之”22.甘药培中:指以甘平或甘凉濡润为主的濡养胃阴之法23.阳化内风:指“身中阳气之变动”导致“内风动越”24.虫蚁搜剔法:指叶天士治疗久病入络,应用虫蚁之理是“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与攻积除坚,徒入脏腑者有间”。用药如蜣螂、蜂房、山甲、地龙、全虫等,以此来搜剔络脉,松透病根,临床上每多应用,称为虫蚁搜剔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