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8单元检测题含解析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3224643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8单元检测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8单元检测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8单元检测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8单元检测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八单元检测题(满分:60分 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计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这次会议是遵照哪一文件精神召开的(C)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D中国土地法大纲21947年,华东野战军通过孟良崮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哪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C)A中原解放区 B陕北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3(2016青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之间从合到分,然后再合,再分。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B)A社会主要矛

2、盾 B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4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是(A)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翻身农民丈量分配土地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农民踊跃参军参战 C三大战役 D解放全中国5(2016青岛)1947年6月30日,在黄河中下游河南与山东交界处,一声炮响之后,晋冀鲁豫解放军10余万人马开始由北向南强渡黄河。指挥这次军事行动的是(A)A刘伯承、邓小平 B谭震林、贺龙 C林彪、罗荣桓 D陈毅、粟裕6“时间:1948年911月;主要战场:锦州、沈阳;结果: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这是小明同学对某战役知识的梳理,这场战役的历史影响是(B)A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3、 B解放了东北全境C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71948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花飞来,一切惟听天命而已。”蒋介石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B)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节节胜利C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北平D毛泽东和朱德下达了渡江战役的命令8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的时间和事件是(A)A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 B1949年4月百万雄师渡江C1949年10月1日共和国成立 D1949年初北平解放9(2016娄底)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敬仰人

4、物”,晚清状元张謇得票最高。张謇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C)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大 D近代报纸非常普及10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是在(B)A辛亥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D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1(2016成都)民国19年,在一位生活在南京的16岁男孩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C)A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型 B着中山装到学校去读书C在校见到老师行跪拜之礼 D同学之间以“某君”相称12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了1300多年,它最终废止的朝代是(D)A隋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13在19世纪末的上海

5、,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体现了西方列强入侵后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上海走在大众传媒的前列。当时上海的报纸是(C)A民报 B 国闻报 C申报 D 时务报14“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我们听到这首激发中国人民抗战意志的民族战歌,便会联想到当时年仅22岁的作曲者(A)A聂耳 B冼星海 C徐悲鸿 D侯德榜15“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B)A人民群众直接参加了淮海战役B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支援前线C人民群众推小车参加了淮海战役D国民党害怕人民群众的小车二、非选择题(共3题,计30分)16阅读下列材料

6、,然后回答问题。(10分)材料: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时期时间标志战线影响原因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192419271924 1 国民党 “一大”的召开革命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后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共同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反帝反封)第一次分裂土地革命19271937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带来可乘之机蒋介石等叛变。共产党建立根据地,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19371945抗日统一战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第二次分裂解放战争194619491946 6 撕毁“双十协定”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蒋

7、介石实行独裁,发动内战【团结合作】(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及第二次合作时期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2分)黄埔军校;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2)说说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影响。(2分)促成了全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争端再起】(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2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任举两例即可)【感悟历史】(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2分)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有理即可)【面向未来】(5)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

8、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2分)加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加强高层领导人的对话;加快大陆经济发展,缩小两岸的经济差距;加强两岸人员往来等。(有理即可)17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过程。(10分)材料一:清政府为了解决严重的财政危机,增加了各种苛捐杂税;许多地方官吏还把近代民族工业作为敲诈的对象。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特设实业部,并令各省设实业公司,以发展农、工、商、矿各业,作为“裕国裕民之计”。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矿企业,一经申请,无不批准立案。遇有侵夺工商私产、破坏营业者,即令有关部门查清妥为解决。材料三: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1913689家3

9、3亿元27万多19201795家50亿元55万多材料四:民国初年中国轻重工业比例统计表(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2分)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摧残。(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2分)辛亥革命提高了资产阶级的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振兴工商业的措施。(3)材料三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呈现何种态势? (2分)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繁荣,是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的春天”。(4)阅读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2分)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发展缓慢。(5)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角度谈谈造成

10、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2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工业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18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材料二: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材料三: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1)材料一中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

11、教育方面的措施。(4分)优先发展。废除八股文;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2)材料二中的“此事”指废科举,此事发生于哪一年?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3分)1905;商务印书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张对近代教育的作用。(3分)胡适;文学革命;促进国民教育的发展。八上历史第七、八单元检测题1C 2 C 3 B 4 A 5 A 6 B 【解析】题干里的“时间:1948年911月;主要战场:锦州、沈阳;结果: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告诉我们

12、,此次战役是辽沈战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辽沈战役的历史影响是解放了东北全境,故选B。 7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知识,通过时间:“1948年”,以及阅读材料,我们可判断出当时蒋介石的心态很消极,出现这一心态的原因是: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节节胜利,故答案选B。8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长江北岸。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渡江作战的命令,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故选A。9C 10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有关知识的识记

1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故选B。 11 C 12 D 13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生活变迁的相关知识,1872年,上海创办了申报,民报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机关报,国闻报和时务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报纸。所以答案是C。 14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义勇军进行曲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聂耳、冼星海投身于抗日洪流中,以他们卓越的音乐才能,创作了大量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由著名戏剧家田汉作词。故选A。 15 B16(1)黄埔军校;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 (2)促成了全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3)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任举两例即可) (4)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有理即可) (5)加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加强高层领导人的对话;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