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科技局党建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217624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科技局党建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区科技局党建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区科技局党建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区科技局党建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区科技局党建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科技局党建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科技局党建工作总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科技局党建工作总结 一、20*年度工作总结(一)院地合作稳步推进。目前实施院地合作项目10项。同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为科技型企业创优环境,加强对企业在产学研方面的针对性指导,努力促进校企合作共建创新载体。(二)创新企业培育成绩初显。积极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加强对企业在产学研用方面的针对性指导,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于8月底推荐了远东电器、锐丰农机2家企业申报四川省科技创新型企业。(三)科技计划项目建设扎实有效。截止11月底,申报省级科技项目10项。申报市科技项目23项,目前已下达第一批项目9项共计73万元;预计全年争取省市科技专项资金100余万元。(四)知识产权保

2、护工作日益加强。一是组织开展专利状况调查,分解专利申报任务。根据市科技局下达的专利申报任务,局领导年初带领相关股室同志,深入企业对专利申报情况进行调查,鼓励企业积极申报专利,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二是在“”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期间,我们通过宣传标语、网站、报刊等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三是组织辖区企业参加了省、市组织的知识产权培训共3次;配合市知识产权局开展联合专利执法检查1次。截止11月底,共申请专利81件。(五)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开展了科技特派员联系示范户及示范基地工作。截止11月底,科技特派员引进农业动植物新品种、推广新产品15个,引进种养新技术17个,培训农民13000人次,重点帮

3、扶科技示范户25户,帮扶科技示范基地5个。二是抓好了“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科技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工作。三是达川科情所信息平台网络(/),加速了与外界的科技交流与合作;达川科技杂志免费赠送到全区各乡镇、各村社,截止11月底共赠送9期26000余份,预计年底赠送10期28000余份。实时发布相关实用服务信息,助推农业发展。四是科技宣传深入人心。邀请了西华大学、西南大学、市农科所的专家来我区进行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完成科普宣传培训8次,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科技人才匮乏;二是政策引导性投入不足,制约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三是研发基础力量薄弱,全区没有具备一定规模的科研机构,自主创新

4、能力不足;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实力不够,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带动能力还不强;五是技术市场发育滞后,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易及成果转化数量偏少。 三、XX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新品种引进。XX年力争引进农业动植物新品种5个以上,推广新产品5个以上。 (二)抓好中药材发展。XX 年,力争制定并出台支持道地中药材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乌梅、金银花、山胡椒、姜黄、白芷等适宜我区种植的道地川产中药材,并建立1个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积极鼓励支持XX县欣源中药村种植有限公司、XX市九丰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乌梅、金银花、姜黄等中药材gap种植基地认证,建立母本示范园,并积极进行精深加工。 (三)抓好瓶颈

5、技术攻关。围绕“四大产业”和“五大特色农业”,着力攻克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瓶颈技术难题。重点加强达川乌梅、安仁柚、米城贡米、葫芦山胡椒、达州脆李等五大优质品牌的技术攻关,重点攻克和解决乌梅不易储藏、安仁柚口感和质量、米城贡米优良品种选育、山胡椒育苗和成活率、达州翠李品种选育和改良等制约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的技术难题。 (四)抓好院地合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与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企业开展深入对接,紧紧围绕达川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关键技术问题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新产品研发、新兴产业培育,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机

6、制创新,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重点与四川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中药资源与种植研究所、XX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川内重点科研院所建立相关科技项目院地合作长期关系,为企业提供快捷、方便、高效、优质的服务。争取XX年实施院地合作项目10项以上。 (五)抓好科技园区建设。依托双庙乡蔬菜基地和达川工业园区,发挥科技特派员人才优势,加大对园区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力争2018年前建成1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20年前建成1个“工业科技示范园区”。 (六)抓好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引进。全力抓好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

7、科技创新,推进机械装备、电子电器、食品饮料、新型建材、蚕丝纺织等传统产业高新化改造。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力度,推动“三大园区“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培育推荐达州锐丰农机有限公司、XX市远东电器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力争培育引进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创新型企业。 (七)抓好科技联系户。以科技特派员联系科技示范户为抓手,开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在每个乡镇选择1户有代表性、种植或养殖积极性高,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加强科技特派员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指导,采用 “手把手”、“面

8、对面”的技术指导方法,指导科技示范户应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着重抓好20个重点乡镇的科技联系户工作,以此辐射其他农户和乡镇,充分发挥科技联系户的示范引领效应。 (八)抓好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请。XX年,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氛围。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专利行政执法工作,建立并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鼓励企业创造和掌握技术专利,尽快细化落实专利开发资助资金政策,不断激励企业和个人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加大专利申请力度,支持专利技术产业化,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力争申请专利70件以上。 (九)抓好项目申报争取。认真研究把握国家、省、市科技政策重点,围绕我区优势特色产业,组织力量加大争取上级科技资金支持扶持力度,确保在立项上取得新突破。XX年,以申报省、市科技项目为重点,争取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0项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