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散文的阅读(共三课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03693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理散文的阅读(共三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说理散文的阅读(共三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说理散文的阅读(共三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说理散文的阅读(共三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说理散文的阅读(共三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理散文的阅读(共三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理散文的阅读(共三课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理散文的阅读,总说,说理散文又叫议论性散文,它以文学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哲学文化的一些思考和领悟。这类散文融说理性与文学性于一体,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动人。,说理散文的特点,1内容的深刻性: 说理散文以明理为主,以“理趣”取胜。 2表达的文学性: 说理散文的文学性表现为:说理的形象性、结构的灵活性、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说理散文以形象的人、事、物、景作为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或记叙,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结构灵活,文辞华美,具有较强的审美性。,说理散文的特点,3强烈的抒情性: 说理散文既强调以理服人,也讲究以情感人,在情理交融中,让读者获得审美的愉悦

2、。,阅读要领,1.留意观点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中观点句多出现在结尾段,或每段的首尾句,表达方式多为议论。 2.分析思想载体或论据(人、事、物、景),探求文章观点 作者会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隐藏在人、事、物、景的叙述中,所以,分析这些思想载体的内容,找到它们的象征点、情感点,我们就能探寻到作者的观点。,阅读要领,3.梳理文章层次,把握说理思路 文章的层次,体现了作者的说理过程。 4.赏析表达技巧,品味艺术效果 说理散文的艺术魅力,体现在说理技巧、文章的语言表达。,说理散文的常考点,1阐释重要语句的含义 说理散文的重要语句主要包括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作者引用的语句、运用了艺术手法的语句等。

3、2概括(分析)作者的观点 在多数说理散文中,作者的观点不是集中表达的,它分散到了文中的多个思想载体(人、事、物、景)里,需要我们从中进行概括组合。,说理散文的常考点,3梳理文章的思路 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就需要我们梳理行文思路。梳理时,我们要逐段概括,辨析段与段的关系,划分意义层次。 4概括分析思想载体或论据的内容和作用 说理散文是用形象的人、事、物、景作为思想载体进行说理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抓住文中的提示,从形象的表述中提取出作者想表达的抽象道理。一篇文章中往往有多个思想载体,它们有着各自的作用,这需要我们结合语境深入分析。,说理散文的常考点,5赏析说理散文的艺术特色 常考的赏析点为:文章的结

4、构安排、语言特色、修辞手法的运用、论述技巧的赏析等。因此,我们要熟悉这些常用手法的艺术效果,联系文本,进行赏析。 6联系现实,评价、探究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探究时,要立足文章,结合现实,不可脱离文本随意发挥;表述时,要观点明确,思路清晰,例证充分。,重要考点的突破,(一)阐释重要语句的含义 设问方式 请结合文段,简要阐释某词的含义。 思维流程及答题要领: 如果需要阐释的词语是代词,请结合文本,阐明该词语指代的内容;,重要考点的突破,如果需要阐释的词语属于 形象性的表述,请联系上下文, 提取形象表述背后的抽象意义;如果该词语使用了修辞,一

5、定要透过修辞,看到作者想表达的本意。 如果需要阐释的词语含义深刻,表达较为抽象,请结合本句或本段作者的观点,用直白的话语阐释该词语的抽象意思。 如果需要阐释的词语有着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在阐释其意思后,也可简要说明其艺术效果。,重要考点的突破,(一)阐释重要语句的含义 设问方式 请结合文段,简要阐释某句话的含义。 思维流程及答题要领: 如果需要阐释的句子中有含义深刻的词语,请先阐明该词语的含义,这样整个句子就容易理解了;,重要考点的突破,如果需要阐释的句子结构复杂,请先分析该句的句子成分,结合文本弄清句子主干的意思,理解修饰成分对中心语的限制。然后便能理解整句意思了; 如果需要阐释的句子是一个

6、关系复杂的复句。请先明确复句关系,结合文本,梳理各分句间的层次结构,这有助于整个句子的容易。例如,如果句子是因果复句,那么我们就要结合文意,弄清哪句表述的是原因,哪句表述的是结果。 如果需要阐释的句子有省略,那么我们就应结合语境,先将省略的内容补充上去,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句意。,重要考点的突破,(二)概括(分析)作者的观点 设问方式 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全文或某段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思维流程及答题要领: 明确概括的范围,筛选重要的信息点。筛选时重点留意这些语句:议论抒情的语句,过渡语句,每段的首尾句等;,重要考点的突破,分析思想载体或论据的内容,提取作者蕴含其中的观点态度; 梳理行文思路,把握作

7、者观点的发展变化。 联系相关背景材料。这里的背景材料包括:文章的写作背景、文中表现的历史文化背景等。 看分答题,分点表述。每一点只表达一个意思,不要遗留得分点。,重要考点的突破,(二)概括(分析)作者的观点 设问方式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作者某一观点(原因或意义)。 思维流程及答题要领: 理解作者的观点,明确作者用了哪些材料来阐释观点;,重要考点的突破,分析这些材料,辨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究它们是怎样表现作者观点的; 梳理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说理思路; 答题时,分点作答,要做到观点清楚,语言简洁。,重要考点的突破,(三)说理散文思想材料或论据的分析 设问方式 使用材料或引用语句,有什么作用?

8、思维流程及答题要领: 理解材料主要的内容。 指出其证明的观点。 点出其艺术效果:增加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采,练习评讲:文段一,1.首先提出读书是心灵活动的观点,接着列举时人偏离读书本旨的现象,最后揭示读书的意义。 2. 读与自己契合的作品,能产生强烈共鸣,继而心智受到极大启迪,生发新知,开拓新领域。 3. 读书应避免功利化,脱离俗见俗闻; 读书要与阅历相结合; 要读与自己气质相近作家的书; 读书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读书要有真知灼见),练习评讲:文段二,1立功的影响是有限的、易逝的,立言则是无限的、永存的。 立功要靠机遇,立言则无需机遇。 立功很实际、易被理解,立言要靠诸多判断的累

9、积、不易被理解。 2不矛盾,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表述。前者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其内在价值。后者是指因缺失条件而未获得名声的人,其内在价值同样不朽。,练习评讲:文段二,3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是指树立圣人之德;“立功”包含功业和声名;立言则指创立学说。我国传统文化认为立功优于立言;叔本华则认为立言优于立功。但它们都强调“德”的首要作用。,练习评讲:文段三,1AC(A项 “意在引出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错,C项“清凉散”的比喻理解错误) 2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 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山水佳处; 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赏自然。,练习评讲:文段三,3生动表现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 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亲切自然,更具说服力; 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山等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于变化。,练习评讲:文段三,4示例一: 这句话点明了自然山水与艺术、人生的紧密关系。山水以及自然景物,会影响艺术和人生;而对待艺术和人生的态度,同样会使自然山水染上人化的色彩。陶渊明、谢灵运等人,能发现自然的美好,忘却尘世的烦忧,因而写出“悠然见南山”“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清新自然的诗行。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写“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却不免有些寂寞,自然外物因为点染上他独特的情绪色彩,具有生命的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