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91517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同志们:根据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安排,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干部素质和能力建设,县委决定举办一期农村干部培训班。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本期培训班县委书记同志和县长同志都要亲临课堂,与大家面对面地畅谈的未来与发展。希望大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回去后抓好落实。下面,围绕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这个话题,我谈几个方面的认识,供大家参考。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村干部的地位和作用继上世纪80年代中央连续五年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发布一号文件后(1882年1986年),从2004年到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九年再次聚焦“三农”, 强

2、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与此同时,中央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日趋关注,1999年,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2009年,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农村干部队伍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教育、培养、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从中央到地方,对农村工作越来越重视,对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越来越关注,村干部的地位更加凸显,作用更加重要,使命更加光荣。第一,“三农”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准确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对建设农村美好未来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大目标任务(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基本消除农民绝对贫困现象;切实保障农民民主权利;明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新号召。“三农”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被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来抓。第二,村干部责任更重大

4、、位置更重要。党章中规定“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党支部,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各级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的工作,说到底都要到村一级去落实、去完成。可以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村,农民增收的重点在村,影响农村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在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还在村,村干部肩负着重要使命和重大责任。第三,农村的发展与否关键在村干部。作为农村最基层组织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直接服务农村、面对农民。“村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村干部的点子多,大山也是金窝窝”。村干部是党和政府的“传话筒”,农民群众的“代言人”,农村工作的“生力军”,其能否真正履行好

5、职责,将直接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因而村干部如何履行其职责,对于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至关重要。二、村干部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和面临的主要矛盾(一)新形势对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素质,是指一个人能力和修养的总和。村干部的素质,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当村干部应具备的条件和水平。实践证明,一个村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干部能力素质的高低。一名合格的村干部应当具备的哪些能力呢?我觉得,至少有四个方面。1、要有带头致富、带民致富的能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没有经济的大发展,一切都是空谈。当前农村干部最根

6、本的任务就是带头致富、带民致富,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能够带领他们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把富民的本领作为选干部、用干部的基本标准,哪些人能为群众谋利益,能够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我们就提倡用谁。包括发展党员,也要重点向那些有市场经验、致富能力的能人倾斜。所以,大家要增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意识,在实践中抓紧强化、提升自身的致富和引带能力,不断增强带民致富本领。2、要有熟悉政策、依法办事的能力。当前,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民的法律和政策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农村工作靠过去那种“一吓、二压、三罚”的方法已经行不通,可以说,不依据法律和政策办事寸步难行。这就要求我们要带头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

7、策和涉农的法律法规,学深学透,运用自如,成为政策法规的“行家”。要带头宣传法律、宣讲政策,把政策和法律交给广大农民,让他们也成为政策法规的“明白人”。要带头依据法律和政策处理问题,化解矛盾,不走样,不“截留”,教育和引导群众自觉依据法律和政策来想问题、办事情,从根本上促进和谐农村建设。3、要有真才实学、示范带动的能力。每一名农村干部,要想带头致富、带民致富,为群众增收作示范、当表率,自己就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专业特长,掌握一些先进实用生产技术。只有我们自己在生产技术上棋高一招、技高一筹,指导才会有力,服务才会到位,群众才会信服。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要率先掌握和应用种养等方面的现代实用

8、技术,尤其是本地产业发展急需的先进技术。要积极地为群众提供技术咨询和科技指导,热心向群众传播新经验、新技术,真正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增收作用,让科技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法宝”。4、要有清廉无私、服务群众的能力。村干部在群众眼里是父母官,是主心骨。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有什么事,都盼着村干部能够帮助解决。所以,我们要牢固树立为民爱民思想,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要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对群众暂时不理解、不支持的事情,要通过向群众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把意义讲清,把政策讲明,理顺群众的情绪。要处以公心,处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不能偏亲向友,更不

9、能搞假公济私和以权谋私。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始终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不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营私舞弊,不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不贪污索贿,不大吃大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配合。(二)村干部要勇于面对矛盾困难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加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工作特别是村一级的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压力大。因此要当好村干部,首先必须处理好几个矛盾关系。1、地位与任务的矛盾。村干部说是干部,其实质依然是村民,但担负的工作任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大到党的方针政策,小到夫

10、妻吵架,每一项工作都与村干部有关,每一项任务都要靠村干部消化解决,很多时候靠的是个人的威望与经验,靠的是个人的感情。有时要完成计划生育、各项上交等重大、急难任务时,村干部往往只得采取强硬的简单粗糙的办法,搞得干群关系紧张,村干部吃了苦还讨不了好。这种地位与任务的矛盾,职责与职权的反差,从客观上制约了村干部作用的充分发挥。2、对象与手段的矛盾。村干部作为党在农村的一线工作者,其工作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群众。在村务管理上,过去一般是村干部说了就算,定了就干,群众对村干部在很大程度上有依赖性,“干部一声吼,群众跟着走”,村干部有威信、有威望。而现在一些人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

11、,对村干部的管理、教育漠然置之。甚至个别人因为各种原因和村干部过不去、对着干,村干部开展工作“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感到“行政命令莫用,思想工作失灵,经济调动缺钱,法制管理没权”,这种状况要求村干部建立新的管理机制和采用新的管理手段。3、政策与工作的矛盾。党的农村政策,是村干部发挥作用、做好工作的基本依据,为了具体地指导工作,各级党委、政府经常制定一些地方性政策、法规,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出现某些政策的不适应性和难操作性。加之一些村干部素质不高,认识水平有限,理解政策不深,以及农村问题的复杂性,村干部在执行政策中往往无所适从,没有主张,有的观望、徘徊,

12、有的急抓一把,急功近利,有的干脆放任自流,躺着不干。4、上级与基层的矛盾。村干部处于农村工作的最前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是组织领导者,又是生产劳动者。广大党员干部常年累月蹲在基层,和农民群众滚在一起。他们的任务繁重而待遇微薄;工作难度大且环境条件差。关心和支持村干部的工作,既是上级组织的职责,也是村干部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有些时候一遇到具体问题,上级和群众往往把村干部当“出气袋子”,村干部夹在中间受气。同时,农村基层干部管天、管地、管生、管死,长期处在矛盾的焦点,因此,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群众的对立面,影响着村干部作用的发挥。5、素质与要求的矛盾。抓好农村工作,要求

13、村干部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还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生产管理能力。但是,由于村干部一般都是本乡本土人,不可避免地受到小农思想、传统习惯和落后观念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很难超越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同时,农村教育的落后又严重地影响到干部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村干部身处基层,主要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在生产劳动中,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有限,因而在干部和形势要求上产生明显的矛盾。三、新形势下村干部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法我们都知道,对过去乡镇和村的工作,以前有两句顺口溜作过经典而极具讽刺的概括:“催粮催款,刮宫引产”。而现在,“皇粮”已不再交,国家

14、还要给农业生产补贴、农民有低保、60岁还有养老保险。很多村干部觉得,政策越来越好,工作却越来越不好做,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对新形势下村干部的工作任务定位不清晰、工作方法不正确造成的。(一)村干部的工作任务从管理向服务转变目前,村级组织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发挥着经济管理、社会服务、组织协调和社会稳定的功能。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但归根到底都要到村,都要由村干部去具体落实。工作头绪越多,越是要善于抓住重点。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村干部主要职责总结起来就是24个字:落实党的政策、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基础设施、维护农村稳定。1、传达、贯彻、落实党的政策不走样。近年来,为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央

15、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相继下发文件,出台了很多好的惠农政策,包括连续多年的中央1号文件以及新农村建设等,这些都是指导和抓好“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广大村干部要通过多种形式原原本本地向群众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用政策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要带头执行政策,按政策办事,处事有章可循、办事公开透明,不搞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把党的惠农政策落实好,让党的关怀和温暖真正暖到群众心上。当前特别要执行好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土地承包政策及其土地被征后的补偿政策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和物质利益。2、带头、带领群众发展经济不等靠要。这是村干部最基本的职责,也是最主要的责任。当前广大

16、农民群众盼的是致富,要的是服务,求的是保护,特别希望基层干部能提出致富的门路。如果村干部引导不力、服务不够,不能带领群众致富,农民急切致富的愿望往往变成失望,从而使村民对党和政府产生不满甚至抵触情绪。因此村干部们要着重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要帮助村民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把本村具有农业优势的产业做强做大。要对外开拓市场,对内引进实用技术,鼓励、培育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积极推进农产品的流通。要帮扶农村困难户,在争取农村低保和特困党员定补的同时,依据其困难原因,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要做好村集体财产和财务的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主动接受党委和群众监督,利用和管理好集体资产。3、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停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农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完善的生产生活条件是最终目的。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标语都在告诉我们这些道理:“要致富,先修路,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