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83786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X 页数:51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干知识回扣考点深化探究高考链接突破,知识串联,主干梳理,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2)结果:到1952年, 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2.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措施:优先发展 ,先后建成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等企业。,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重工业,(3)结果: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 奠定了初步基础。 【史论拓展】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从现实需

2、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工业化,3.三大改造 (1)措施 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 的高潮。 (2)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 。 (3)结果: 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公私合营,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史论拓展】 过渡时期及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特点 (1)含义:过渡时期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

3、956年三大改 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所谓“过渡”是指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2)特点 社会性质:就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就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成分占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社会主要矛盾: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政治制度:在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

4、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共同纲领的临时宪法作用结束。,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 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 (2)内容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 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 。 (3)影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农业国,工业国,2.失误探索 (1)表现 总路线: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地建设社会主义”。 “大跃进”:片面要求 、大办农业。 人

5、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 。 (2)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多快好省,大办工业,公共食堂,【教材补遗】 “三面红旗”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在1960年5月以前曾被称作“三个法宝”,5月以后又称为“三面红旗”。在总路线指导下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但使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出现严重困难,而且还损害了党的建设。对“三面红旗”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思想进行再认识,吸取历史教训,是有现实意义的。,3.纠正错误 (1)措施: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

6、”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 、巩固、 、提高”的方针。 (2)结果: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国民经济 基本完成。 【问题思索】 对“八字”方针的认识 (1)含义:调整是指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及劳动生产率。 (2)关系:调整是八字方针的核心,调整的目的是巩固、充实和提高。,调整,充实,调整任务,4.国民经济的劫难 (1)劫难 原因:“文化大革命”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扩展到 。 表现: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7、 (2)调整 1971年, 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1975年,邓小平提出 的思想,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经济领域,周恩来,全面整顿,【构图解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考点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一五”计划的特点和实质 (1)特点 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 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渐进性和长期性。 一体(主体是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辅相成。,(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

8、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史论结合】 史料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中央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解读 史料指出“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阅读史料时最为关键的是快速把握史料主旨,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特别留意史料中的标点符

9、号和关联词,如史料中的省略号和“但是”后面的关键信息。信息表明当时中国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但又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做法不同。 问题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以及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答案】设想: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不同:不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主张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考点二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同点及影响 (1)不同点 “大跃进”片面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泛滥,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属

10、于生产力领域。 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盲目变革生产关系,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属于生产关系领域。 (2)影响:“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二者是造成1959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史论结合】 史料1 “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自然大进军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 1958年2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 史料2 “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

11、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 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解读 史料1、2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中的失误。解读史料时注意两则史料出处中的时间信息,从时代背景去分析史料中的现象。史料1第三个省略号后的内容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特点高指标;史料2分号前的内容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 问题 史料1、2体现了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出现了哪些问题?,【答案】史料1再现了“大跃进”的

12、本质特点,即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和高指标,明显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史料2体现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即扩大公有化、集体化的规模,实行军事化的管理形式,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明考情,考题1 2018全国卷 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境。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解考题,【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提取相关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

13、计划,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进行了大规模的资源勘探工作,D项符合题意。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新中国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A项说法错误;漫画主要反映的是资源勘探,而不是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B项与题干及漫画信息不符;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C项错误。,考题2 2018全国卷 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 )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答案】 B

14、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通过对漫画及画中文字的观察,能够看出奶奶和阿姨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从而得出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故B项正确。漫画及画中文字未体现工业化,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于1958年兴起,故C项错误;当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牺牲农村、农民和农业,集中力量发展城市重工业,D项说法错误,且在材料中无法反映。,考题3 2016全国卷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

15、趋于缓慢,【答案】 A 【解析】本题以“一五”计划期间的投资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B项表述与题干矛盾,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减少,会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不平衡;题干中提到的是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而并非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故C项错误;题干核心信息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压缩住宅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说明投资主要用于生产性建设领域,这促进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故D项错误、A项正确。,考题4 2015全国卷 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16、 (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考题5 2015福建卷 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答案】 D 【解析】 “过渡时期”是指19491956年,A项“始终”说法不符合图片信息,排除;“三大改造”期间是19531956年,B项“均高于”说法不符图片信息,排除;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此时农业总产值呈下降态势,故C项错误;1958年开始“大跃进”运动,D项符合图片的信息,故选D项。,考题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