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2018年高考化学分项汇编--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78964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AA】2018年高考化学分项汇编--化学反应原理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AAA】2018年高考化学分项汇编--化学反应原理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AAA】2018年高考化学分项汇编--化学反应原理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AAA】2018年高考化学分项汇编--化学反应原理综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AAA】2018年高考化学分项汇编--化学反应原理综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AA】2018年高考化学分项汇编--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AA】2018年高考化学分项汇编--化学反应原理综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2018年高考化学分项汇编-化学反应原理综合1【2018新课标1卷】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2)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N2o5(g)分解反应: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t/in0408016026013001700p/kPa35.840.342.5.

2、45.949.261.262.363.1已知:2N2o5(g)2N2o4(g)+o2(g)H1=4.4kjol12No2(g)N2o4(g)H2=55.3kjol1则反应N2o5(g)2No2(g)+o2(g)的H=_kjol1。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t=62in时,测得体系中po2=2.9kPa,则此时的=_kPa,v=_kPain1。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_63.1kP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_。25时N2o4(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p=_kPa(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3)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第一步N2o5No2+No3快速平衡第二步No2+No3No+No2+o2慢反应第三步No+No32No2快反应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填标号)。Av(第一步的逆反应)v(第二步反应)B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o3c第二步中No2与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D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答案】o253.130.06.0102大于温度提高,体积不变,总压强提高;No2二聚为放热反应,温度提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提高13.4Ac【解析】分析:(1)根据还原剂失去电子转化

4、为氧化产物判断;(2)根据盖斯定律计算;根据压强之比是物质的量之比计算;根据温度对压强和平衡状态的影响分析;根据五氧化二氮完全分解时的压强计算出二氧化氮、氧气的压强,然后再根据二氧化氮转化的方程式计算平衡时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的压强。(3)根据三步反应的特点分析判断。由于温度升高,容器容积不变,总压强提高,且二氧化氮二聚为放热反应,温度提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提高,所以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大于63.1kP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五氧化二氮完全分解时的压强是63.1kPa,根据方程式可知完全分解时最初生成的二氧化氮的压强是35.8kPa2

5、71.6kPa,氧气是35.8kPa217.9kPa,总压强应该是71.6kPa+17.9kPa89.5kPa,平衡后压强减少了89.5kPa63.1kPa26.4kPa,所以根据方程式2No2(g)N2o4(g)可知平衡时四氧化二氮对应的压强是26.4kPa,二氧化氮对应的压强是71.6kPa26.4kPa218.8kPa,则反应的平衡常数。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原理,侧重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有关分析与计算,题目难度较大。试题设计新颖,陌生感强,计算量较大,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压强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从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角度去理解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注意结合反

6、应的方程式和表中数据的灵活应用。也可以直接把压强看作是物质的量利用三段式计算。2【2018新课标2卷】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已知:c(s)+2H2(g)=cH4(g)H=-75kjol1c(s)+o2(g)=co2(g)H=-394kjol1c(s)+1/2o2(g)=co(g)H=-111kjol1该催化重整反应的H=_kjol1。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填标号)。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低温低压某温

7、度下,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2olcH4、1ol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数为_ol2L2。(2)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相关数据如下表:积碳反应cH4(g)=c(s)+2H2(g)消碳反应co2(g)+c(s)=2co(g)H/(kjol1)75172活化能/(kjol1)催化剂R3391催化剂R4372由上表判断,催化剂R_R(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_。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

8、数(k)和速率(v)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标号)。Ak积、k消均增加Bv积减小,v消增加ck积减小,k消增加D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v=kp(cH4)p(co2)-0.5(k为速率常数)。在p(cH4)一定时,不同p(co2)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pa(co2)、pb(co2)、pc(co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答案】247A劣于相对于催化剂R,催化剂R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消碳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ADpc(co2)、pb(co2)、pa(co2)【解析】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根据反应

9、特点结合温度和压强对平衡状态的影响解答;根据转化率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常数;(2)根据活化能对反应的影响分析;根据反应热结合温度对平衡状态的影响以及图像曲线变化趋势解答;根据反应速率方程式分析影响其因素结合图像解答。(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相对于催化剂R,催化剂R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消碳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所以催化剂R劣于R。A正反应均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k积、k消均增加,A正确;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均增大,B错误;c根据A中分析可知选项c错误;D积碳量达到最大值以后再升高温度积碳量降低,这说明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D正确。答案

10、选AD。根据反应速率方程式可知在p(cH4)一定时,生成速率随p(co2)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根据图像可知pa(co2)、pb(co2)、pc(co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c(co2)、pb(co2)、pa(co2)。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图像的分析与判断,化学计算等知识。图像分析是解答的易错点和难点,注意化学平衡图像分析的答题技巧,看图像时:一看面: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起点,拐点,终点,然后根据图象中呈现的关系、题给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做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解答。3【2018新课标3卷】三氯氢硅(SiHcl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

11、。回答下列问题:(1)SiHcl3在常温常压下为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遇潮气时发烟生成(HSio)2o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SiHcl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H1=48kjol13SiH2cl2(g)SiH4(g)+2SiHcl3(g)H2=30kjol1则反应4SiHcl3(g)SiH4(g)+3Sicl4(g)的H=_kjol1。(3)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k和343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343k时反

12、应的平衡转化率=_%。平衡常数k343k=_(保留2位小数)。在343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a_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速率=正逆=,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R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处=_(保留1位小数)。【答案】2SiHcl3+3H2o(HSio)2o+6Hcl114220.02及时移去产物改进催化剂提高反应物压强(浓度)大于1.3【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主要包括反应与能量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平衡的相关内容。只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利用平衡速

13、率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根据题目表述,三氯氢硅和水蒸气反应得到(HSio)2o,方程式为:2SiHcl3+3H2o=(HSio)2o+6Hcl。(2)将第一个方程式扩大3倍,再与第二个方程式相加就可以得到第三个反应的焓变,所以焓变为483+(30)=114kjol-1。a、b两点的转化率相等,可以认为各物质的浓度对应相等,而a点的温度更高,所以速率更快,即VaVb。根据题目表述得到,当反应达平衡时,所以,实际就是平衡常数k值,所以0.02。a点时,转化率为20%,所以计算出:2SiHcl3SiH2cl2+Sicl4起始:100反应:0.20.10.1(转化率为20%)平衡:0.80.

14、10.1所以=0.8;=0.1;所以点睛:题目的最后一问的计算过程比较繁琐,实际题目希望学生能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应该等于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的比值。要考虑到速率常数也是常数,应该与温度相关,所以不能利用b点数据进行计算或判断。4【2018北京卷】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1)反应:2H2So4(l)2So2(g)+2H2o(g)+o2(g)H1=+551kjol1反应:S(s)+o2(g)So2(g)H3=297kjol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2)对反应,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p2_p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3)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ii补充完整。iSo2+4I+4H+S+2I2+2H2oiiI2+2H2o+_+_+2I(4)探究i、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L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序号ABcD试剂组成0.4ol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