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四川省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71449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四川省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9A文】四川省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9A文】四川省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9A文】四川省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9A文】四川省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四川省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四川省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成都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册半期语文试卷教师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120分钟,满分150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A卷(100分)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A、偌大(nu)档案(dng)襁褓(qing)喑哑(yn)B、狩猎(shu)铁锹(qio)狡黠(ji)诓骗(kung)C、祈祷(q)吓懵(mng)彷徨(png)犷野(gung)D、沉浸(qn)妖娆(ro)禁锢(g)

2、蓑衣(su)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A、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骄,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B、格物致之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C、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D、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C)A、随着最后一个隧洞竣工剪彩,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贯通。B、参加了今年中考作文阅卷的张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很多文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C、

3、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D.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难道在物质丰盛的今天,我们的味蕾却丧失了对食物的感受吗?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2018年成兰铁路建成通车后之后,将会使我市到兰州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一倍。B.走进美丽的中华园,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C.国际刑事警察组织推出一款可以鉴别商品真伪和属地、名为“国际刑警组织全球登记册”的应用程序,由美国谷歌公司开发,可以通过扫描商品代码鉴定真伪。D.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因为人生除了挫折,还有诗与远方。二

4、、根据学习的文言课文内容,完成58题(12分)5. 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是(A)A.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B.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C.行收兵。(陈涉世家)D.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注:课本的课后练郊田之外和一室之内的两个“之”表限定,解释为“以”。)B.因屏人曰罔不因势象形C.扶苏以数谏故以中有足乐者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记之而去7. 下面对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A.“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意思是:“因为这样先主于是去见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

5、见到了(诸葛亮)。”B.“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意思是:“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国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做忠厚的长者,所以没有错怪他的意图。”C.“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的意思是:“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表示痛恨的。”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意思是:“现在如果凭借我们这些人来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作为天下反秦的首发,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8.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在陈涉世家中,陈涉

6、、吴广起义的导火索是“天下苦秦久矣”。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次起义,面对暴秦的统治,也迟早肯定会有人揭竿而起。B.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先恭后倨,表现了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的性格特点;唐雎先倨后恭,表现了唐雎正气凛然,不畏强暴的人物形象。C.出师表作者把“北定中原”看作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的职责本分,在此表中反复陈述出师的原因和利弊得失,即打动了君主,又说服了持不同意见的人。D.出师表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具体地说,-段是寓情于议,段是寓情于事,段更是辞情恳切,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第II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三、古诗文默写。(共6分)

7、9.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了却君王天下事, 。 ,枳花明驿墙。浊酒一杯家万里, 。(2) 默写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上阙或刘方平的月夜。(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善者不亏行之则远这是较早前的事情:南京市有一位叫沈现台的环卫工人,曾经捡到一百七十多个钱包归还失主,还曾多次为生病的陌生孩子捐款。不承想,做了那么多的好事不仅没有得到周围人的夸奖,反遭调侃:“你不是整天做好事吗,怎么连个奖状也没有?人家做好事都有奖励,你这好事做得莫名其妙。”沈现台心灵受到的刺激可想而知,于是给新闻媒体发去短信,希望得到一本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这件事值得品味,做好事、行

8、善举应不应该得到某种荣誉或奖励?在沈现台看来,奖励不奖励并不重要如果行善只图奖励和荣誉,那么就等不到这一天才说话。但他周围的人对他做了那么多善事却不曾有任何表彰和奖励不理解好人不能总是隐姓埋名、默默无闻、没有回报。那么,可以认为沈周围的人过于现实,思想觉悟不够高吗?愚以为不可武断作结论。几乎在沈这件事发生的同时,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有72.1%的中国人认为应当给善行以合理的回报或表彰。可见,给善行以回报,是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这个价值取向不仅与现阶段社会的物质利益原则不矛盾,就是任何社会条件下也都应当如此,让一个人永远地付出却不予一丝褒奖和回报是不符合常伦的。亚当斯密有一句名言:“我们的晚餐并非来

9、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做无名英雄可以是人们的自觉选择,也为我们敬仰,但不能是对所有人的要求。道德与金钱、善举与名誉、奉献与回报不仅不是水火不容的对立物,而且可以互补。合理的奖励和表彰既能使行善者的热情得到鼓励,也使得善举被宣扬、被推崇,让一个善举衍生出更多的善举,让一个好人带出更多的好人。正可谓:“善者不亏,行之则远”。徒手接坠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事迹被广为宣传后,其所在公司奖励她二十万元。用一些人的习惯思维来解读,这二十万元似乎应当捐助给福利院、残疾人、贫困山区学校什么的才合适。可吴菊萍并没有这样选择,面对记者的回答是,父母身体不好,住房要还贷款,还

10、要抚育孩子,“这笔钱我自己要留着用”。她话语甫出,赢得了绝大多数网民的认同。为什么?这样的选择一样很善良。我们不能要求奉献者永远地奉献,要让行善者得到应有的善报。善举需要滋养,滋养它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荣誉、奖励和补偿。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讲过这个道理,他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同时反对盲目行善取义的做法。子贡在国外赎回一个鲁国的奴隶,却不按鲁国法律规定领取国家补偿,孔子批评他说:“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意思是,如果大家都学你这样,那就有很多人做不到,鲁国设法赎回在国外的奴隶这一计划也就落

11、空了。相反,一次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落水者谢他一头牛,子路接受了,孔子很高兴,说,鲁国这种见义勇为者日后就会多起来。这可以认为是行之以善与善得以行的辩证法。行善而不图回报,这是一种至高的个人境界,但作为社会、当政者、受惠者则不能忽视奖励和报偿。不仅如此,古人甚至还主张奖励要快,“一有小善,不终朝而赏随之”,“使人速得为善之利”。因为这样人们“皆将鼓舞奔走,日夜惟善之归矣”。相反,一个社会如果总让“好人流血又流泪”,那么,善行就会踯躅,就会徘徊,就会止步。全社会都来奖励善行,善行就不再是稀缺资源,社会就会更加美好。(选自人民日报20KK年8月25日24版,作者:张心阳)1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

12、么?(3分)善者不亏,行之则远(如果答“全社会都来奖励善行,善行就不再是稀缺资源,社会就会更加美好。”得1分)11. 文章第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举例论证。(1分)举“最美妈妈”吴鞠萍接受二十万奖励得到网友认可的事例,(1分)具体的有说服力地论证了“要让行善者得到应有的善报”的观点,从而证明了“善行不亏,性之则远”的中心论点(2分)12. 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3分)先提出“作为社会、当政者、受惠者则不能忽视奖励和报偿”的观点,(1分)然后通过古人的主张和让“好人流血又流泪”的对比,论证了这一观点,(1分)最后提出希望社会能够奖励善行。(1分)五、写作(60分)在暗夜

13、里,你会感谢那个为你提灯照亮的人。在人生路上,也有那样的“提灯人”,帮你拨开迷雾,让你找寻到人生的方向.请以“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不得抄袭。B卷(50分)1、 诗歌鉴赏早雁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注释】虏弦开:指回鹘南侵。仙掌:指汉代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时幽居长门宫。1.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最显杜牧诗歌的

14、功力,你认为有哪些妙处?请任选一方面简要赏析。(2分)运用典故,借古讽今,借汉代仙掌、长门讽喻晚唐朝统治者无力拯救百姓的现实。绘形绘色绘声,月明灯暗本已清冷,孤影尤为形单影只,忽闻数声哀鸣更显凄凉。动静结合,仙掌、长门、月、灯等静景与影过声来等动景相互映衬共塑凄凉之境。2. 请联系诗句谈谈杜牧依托“早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诗歌前四句通过“早雁”惊飞四散、孤影哀鸣的悲凄境遇,反映了回鹘南侵给中原带来的灾难,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唐朝统治者无能的讥讽;(1分)后四句借劝说“早雁”留守潇湘,莫回中原以免受战争之苦,表达了对蒙受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国泰民安的向往。(1分)(大意如此即可,注意“

15、厌恶”“讥讽”“同情”“向往”等关键词语)2、 课外文言文(共12分)蔡邕听琴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扰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其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乡邦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注释吴人有烧桐爨(cun)者:吴地有人用桐木蒸饭。邕(yng):即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且精通经史、音律、天文,是蔡文姬之父。陈留:古地名,今河南境内。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 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