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69348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A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8A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8A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8A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8A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A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A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初中生制定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的内容,这样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对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无裨益。那么,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有效地复习,有哪些对应的复习策略?诗词鉴赏考点要求: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和诗歌意境2、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写法作用4、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

2、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这一要求的具体内涵:“初步”意味着难度不会太大;“鉴赏”意味着不同于一般的阅读,即:要在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能从诗词鉴赏的角度,对主题、形象、情感、语言等进行赏析;“浅易的”意味着所选篇目会比较短小、易懂,如五绝、七绝等。基于这样理解,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阶段可重点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掌握课本内容,打实基础要培养起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首先必须学好课内的古诗词。与过去的古诗词学习相比,我们不仅要能多读成诵,准确无误地理解作品内容,还要能有意识的用鉴赏的眼光去品赏作品,并把有关鉴赏的知识在课本中点划圈钩,以便日后复习。学好课内

3、的古诗词,绝对是形成鉴赏能力的基础,特别是对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一定要做到重点把握。比方类似下面的这些古诗词,就很值得我们在学习时细细地品读,并认真记录、积累相关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和文化。古诗分类:古体诗(古风):古诗、楚辞体、乐府诗、歌行体。长歌行诗绝句江南春泊秦淮近体诗(格律诗)起承转合(五言、七言)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黄鹤楼1、按音律形式分婉约派:代表李清照醉花阴词:有单双调之分,都有词牌。豪放派:代表苏轼江城子“苏辛”曲:天净沙秋思(小令)叙事诗石壕吏2、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春望月夜泊秦淮江城子哲理诗长歌行论诗山水田园诗过故人庄滁洲西涧战争边塞诗使至塞上凉州词怀古咏史诗赤壁3、

4、按题材内容分写景抒情诗浣溪沙山下兰牙短浸溪咏物言志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即事感怀诗泊秦淮赠友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送友人它们的特点分别是: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战争边塞诗: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怀古咏史诗:怀古咏史诗往往以历史典故为题材,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

5、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咏物言志诗: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赠友送别诗: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例如:七年级上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1

6、)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概括回答。(3)整首诗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请做具体分析。这是一首哲理诗,写得通俗易懂,很有特色。围绕诗后的三个习题,我们可以了解这一类诗歌的鉴赏特点。第一题是品味特别有表现力的字词-“放过”和“拦”,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第二题侧重对全诗内容的把握,即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第三题则从整首诗的表现特点来设问,即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这是哲理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再如,

7、八年级上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简要回答。(3)作者的这个愿望可以从哪些字词见出?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的?以上第一、二题跟前一首诗类似,侧重语言的品味和主题理解。第一题“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第二题,本诗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第三题则涉及古诗词鉴赏的其他一些特点。前一问需要我们平时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古诗词中,常被用来暗示、象征

8、某种含义的有代表性的词语,如诗中的“戌”“轮台”“铁马”“冰河”就往往被用来暗示边塞、战争等含义,这些典型词语的积累很益于我们去把握这一类诗词的内涵。第二问则涉及古诗词写作中另一种常用的方法,即作者通过梦境曲折地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再如八年级下册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对这首诗内容及意境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诗人起笔不落俗套,从相见之难落笔来衬托别离时的痛苦。B诗人借窗外百花凋零的景象抒发相思的凄恻之情。C诗中尾联运用了典故,这是诗人借以安慰自己,表达希望能够再与亲人相见的情

9、感。D作者写此诗其实不在写情,而是为表达被贬谪的痛苦与郁闷。2诗中第二联用了比喻的手法,其中有一字还运用了谐音,是哪一字?谐什么音?结合全诗可以看出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李商隐的无题是一首咏叹忠贞爱情的经典之作。结合提问,我们也能从本诗中了解许多诗歌鉴赏的角度、技巧及应注意的问题。如,第一题的A项中就涉及到古诗词中衬托手法,B项中的借景抒情的手法,C项的典故运用和第二题中谐音使用,无不是古诗词写作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技巧。D项则体现为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其中的“表达被贬谪”还需要欣赏者对作者的生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为李商隐虽然终身潦倒,但无被贬谪的经历。这就告诉我们了解作者的生平情况对理解作

10、品的思想内容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应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以上三首诗丛不同角度给了我们鉴赏古诗词的启示,所以,我们确实只有先学好课本中的古诗词,并在学习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才能有助于我们打下一个古诗词鉴赏的坚实的基础。二、整理积累规律,学会方法除了学习阶段打下良好基础外,复习阶段的整理提炼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整理提炼,有意识地重温并积累一些古诗词鉴赏方面规律,乃是培养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关键。7-9年级全六册课本中共有古诗词89首,1-6册中分别有15、10、17、20、15、12首。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整理。如:二、主题归纳内容/情感题目作者朝代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

11、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渡荆门送别李白唐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别后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夜雨寄北李商隐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水调歌头苏轼宋武陵春李清照宋望江南温庭筠宋蒹葭诗经春秋无题李商隐唐表达思归之心,羁旅之愁。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赤壁杜牧唐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石壕吏杜甫唐春望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观刈麦白居易唐泊秦淮杜牧唐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闲适恬淡的心情。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饮酒(其五)游山西村陆游宋西江月辛弃疾宋表

12、达忧国之思、报国之志、忧民之心。过零丁洋文天祥宋已亥杂诗龚自珍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渔家傲范仲淹宋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宋雁门太守行李贺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宋即景抒情/言志登飞来峰王安石宋望岳杜甫唐使至塞上王维唐观沧海曹操三国抒发对自身遭遇的感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行路难李白唐相见欢李煜唐抒发对春天等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表现对年华已逝,好景不长的感伤。浣溪沙晏殊宋对国事的关心,代父从军的叙事诗木兰诗乐府民歌南北朝表达对爱情、理想的追求。关雎诗经春秋三、典故归纳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

13、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典故:闻笛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烂柯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

14、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典故: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词中意思和作用: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亲

15、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略”的。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