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版】初中议论文阅读技巧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68442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A版】初中议论文阅读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8A版】初中议论文阅读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8A版】初中议论文阅读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8A版】初中议论文阅读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8A版】初中议论文阅读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A版】初中议论文阅读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A版】初中议论文阅读技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阅读教学之议论文第一部分议论文知识一、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一)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议论文一般都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要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标题、开头、结尾、归纳。(二)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它被论点统帅,为论点服务的。(1) 论据的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所用的事例可以是概括的,也可以是具体的。如果运用了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同时就是使用了举例论证方法。 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

2、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警句等。注意,有的时候道理论据也指作者的推理。(2) 论据的作用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论据,证明论点(如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3) 论据补充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的限制。(三)论证(1)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么证明”的问题。(2)常见的有以下四种:举例论证、道

3、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一)举例论证:所举的能证明论点的具体事例、概括事实、各种现象、统计数据,及作者对此所做的分析,合为举例论证。(摆事实、事例论证)作用:举出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事实胜于雄辩,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二)道理论证:作者引用的能证明论点的名人名言、为人们承认的理论,作者针对论点所做的分析等。作用:引用的名言或者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三)比喻论证:能直接证明观点的比喻句作用: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文章论证的道理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四)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论证论点。对比的可以是两个不

4、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相反或相对的性质。作用: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证明了的观点。三、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结构(1)一般形式: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2)类型:并列式;总分式:总分总、总分、分总;递进式四、议论文的语言-严密性、准确性、概括性(杂感:生动性、鲜明性)例一:“我们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用“比较”二字,加以限制,措辞严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五、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首先要了解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5、)。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家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起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一) 开头的内容(1) 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两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式(2) 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引用名人名言,提出中心论点;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或提出论题);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提出中心论点;作者从故事中提出中心论点。(二) 结尾的内容(1)总结全文,得出的结论;(2)点明或深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

6、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六、论证方式议论文分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和驳论,并不是截然分离的。往往是立论中有驳论,驳论中含立论,只是看哪种为主就是了。驳论文可参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二部分议论文常见题型一、 开头的作用解题思路1.引出下文(通过事例、名言、自然或生活现象)引出论题或中心论点。2.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3.作为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二、找论点解题思路看清要求,补充的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道理论据格式:写一句名言或俗语即可。事实论据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实在不会时,可以编,但要注意具有真情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五、论

7、证方法及作用解题思路(见第一节)巩固练习(见第三节)六、分析论证过程解题思路1.通过提出论点或分论点。2.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3.最后得出的结论。(或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题型示例1.敬业与乐业一文的论证过程,我们可以这样表述:首先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然后分层论述了如何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最后劝勉听众要敬业与乐业。2.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的论证过程,我们可以这样表述:首先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提出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然后举阿基米德、王尔德事例证明了“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最后举一个火车上读书的少女为例向人们

8、发出“人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的劝勉。七、论证的严密性解题思路有助于人们完整、准确地把握的内涵(理解的观点),避免产生误解,使论证更加完整、严密。题型示例1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早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怯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炼,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节选自善待挫折)(1) 有人认为,这一段不要,文章也是完整的,可以删去,你的看法呢?答:不能删去,这一段有助于人们完整、准确地把握挫折

9、的内涵,避免产生误解,使论证更加严密、完整。八、语序题解题思路1是否和文中的某一句话或一个词相照应。2是否有递进关系(或者其他逻辑关系如古今、中外、个人到国家等)。3.是否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典型例题1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批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节选自怀疑与学问)(1) 文中画线一句,四个“常常”(怀疑辩论批判修正)的内容能否颠倒,为什么?答:不能,因为先有怀疑、辩论,后又批判、修正。颠倒后不符合人们

10、的认识规律。九、文段的作用解题思路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有时不好回答时,也可只答一个方面)1. 结构:(1)开头-引出下文;(2)结尾-总结全文;(3)中间-承上启下。2. 内容:论证了的观点(或写出段意)。十、指代题:这、那、此(或写出段意)解题思路(指代题)指代的内容往往就在这些词的前面(前一句或前几句),有时也指这一段的分论点。十一、开放性、拓展题解题思路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一般要求:(1)明确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2)联系文本;(3)联系实际加以论证或阐述;(4)结论(回扣题目的要求)第三部分重要题型专练-论证方法及作用(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

11、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问题:这一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法之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二)如今有些人,总是特别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深刻,因此总是千方百计伪装自己、表演自己。固然,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但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诚、丰富来赢得更多的掌声。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问题:文章这一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一种并简

12、要分析它的作用。 (三)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我们的目光能够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作家苏童自他的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名声大振,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一直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而言,其实没有多少秘诀,无非就是他们比平常人更能“心系一处”而已。问题:文章这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第四部分真题演练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相信自己。人们常说,人要有主见,才会办好事。唐代韩愈初次考举人时,文章并未受到主考官的赏识。结果落第了。三年后,他再次去考,主考官还是此人,连文章题目也未变,韩愈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地将上次所写的文章原封不动地写了一遍,出乎意料的是,这次主考官对他的文章大为欣赏,结果当然中了举。初看这则故事,觉得韩愈有点“狂妄”,可仔细一想,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自信”。如果他惶惶惑惑,另外重写一篇,也许又是名落孙山。自信,是坚持正确的意见,面对困难不灰心,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目标。爱迪生一生中进行了大量的发明创造工作,但他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如果他当时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